历史女子之最(历史中那些惊才绝艳的女子(3))
上婉儿 唐代女、诗人、皇妃。因祖父上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上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家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相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代朝延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在大唐,上婉儿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武则天统治时期。她深受器重。在治理国家方面表现出女相风范,她才貌双全又善钻营,可惜在宫延的斗争中没能把握好分寸,以悲剧结束一生。 上婉儿以过人的才智、传奇的经历,成为我国五千年浩瀚历史中。让人念念不忘的奇女子。
平阳公主 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为太穆皇后窦氏。唐朝建立后,册封平阳主。武德六年(623年),去世,谥号为昭,,后世称之为平阳昭公主。 “巾帼英雄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功成名就天下定女儿红装换战袍。”这首诗说的就是唐朝的巾帼英雄——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出生时,其父李渊还是太原留守,并没有当皇帝。隋朝大业末年,李渊决定起兵。平阳公主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关中豪杰,统领“娘子”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长安。她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一位率领千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是唐朝第一位有谥号的公主。当时,有大臣质疑女人下葬用鼓乐不合礼法,唐高祖李渊直接回怼“鼓吹是乐,有哪个女子能与她比肩?指挥千万马驰骋沙场、战无不胜?”正因为李渊的坚持,平阳昭公主成为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采用礼殡葬的女子,真正的生荣哀。
玉真公主 唐朝公主,唐睿宗和窦德妃之女,唐玄宗、金仙公主同母妹。唐玄宗有两个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两个公主都在很年轻的时候,自愿做了女道士。唐朝思想观念较为开放,一部分女孩不愿意嫁人,趣怪网希望过更为自由生活。“女道士”就是比较体面的身份掩饰可以宴请客人,宛如沙龙的女主人。玉真公主作为皇家女孩,是其中较为特别的存在。 由于玉真公主是唐玄宗胞妹,加上金仙公主开元中即已去世,玉真公主是与唐玄宗缘关系最近之人,故在开元年间及天宝初,她是极有权势的,而且比较关心朝廷大事,政治地位很高。玉真公主出家为道后,拜方士史崇玄为师,赐号“持盈法师”。为了求师悟道,公主与当时的著名道士和文人来往频繁,时常召集文人宴饮作乐,不少朝野内外的名士、墨客欢聚一堂。大诗人李白就是通过玉真公主的引荐进入翰林院的。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家世显赫,其祖上原为北魏宗室之长,其母高氏为北齐宗亲,父亲长孙晟则是隋朝有名的事家、外交家。有个成语叫“一箭双雕”,说的便是长孙晟出使突厥大放异彩的故事。得其舅父促成,嫁与秦王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继皇位后,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长孙皇后在历史上素有贤名,留下的都是温良恭俭让的故事。13岁,嫁给李世民后,随其南正北战,患难与共。在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秦王李世民明争暗斗的那些日子,长孙皇后小心翼翼地上下周旋,史称“孝事高祖,谨承诸妃,尽力弥缝”。被册封皇后之后,她不但能打理好后宫,还能规劝李世民纳谏。公元636年,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走完了短暂的一生,在她与唐太宗相守的20年间,她协助太宗治国安民,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历史贡献。
梅妃 原名江采萍,唐玄宗宠妃之一。因擅使石斛珍珠汉方养肤,别号斛珠夫人。 梅妃,其人不见于正史,后世笔记小说中梅妃却频繁出现。最早记载梅妃故事的是宋代无名氏所撰的《梅妃传》。按照《梅妃传》提供的信息梅妃本姓江,是福建莆田人。她的父亲叫江仲逊,世代行医。她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取名“采萍”。开元年间,高力士出使闽、粤一带,见其貌美,就将她带回了长安,并献给了李隆基,善于文辞的她在李隆基身边很是得宠。因为她生性喜爱梅花,住的地方遍植梅花树,李隆基便戏称她为“梅妃”。后来杨贵妃进宫,梅妃失宠了,被迁入上阳宫。直到安禄山起兵,李隆基弃都出逃。没能出逃的梅妃在“安史之乱”中失踪。等到杨贵妃马嵬坡身,李隆基重返长安时,他才想起梅妃,得知梅妃失踪的消息后,李隆基悲痛欲绝。 (选自《她们惊艳了时光 》图来自网络 ,侵权可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