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历史之最(临县古往今来介绍,地理人文传统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临县

行政区划

临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东屏吕梁山连接方山,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北靠兴县,南接离石、柳林。面积2979平方公里(2013年)。辖23乡镇,是吕梁地区人口最多的县。

2013年,临县生产总值完成40.12亿元,增速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42亿元,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7亿元,增长33.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1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88元,增长13.8%。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

临县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临县面积2979平方公里(2013年)外文名称LinXian人口57万(2012年)别名临泉,临州方言临县话行政区类别县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所属地区中国 山西著名景点碛口古镇,义居寺等下辖地区临泉镇白文镇城庄镇三交镇,林家坪镇,碛口镇等 机场吕梁大武机场政府驻地临泉镇火车站吕梁站电话区号0358车牌代码晋J邮政区码033200地理位置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行政代码141124县委书记张建国县长李双会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政治

4地理环境

5自然资源

6人口民族

7社会事业

8经济

9交通

10文化民俗

11名优特产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临县夏属冀州,周属并州,春秋属晋,战国时属赵国。

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属太原郡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置临水县,属西河郡。

王莽时期,临水县曾改监水县。

东汉,复名临水县。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临水县并入离石县,仍属西河郡。东汉末,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三国初,仍属太原郡。

临周大地湫水河夜景

临县

魏黄初二年(221年),设置西河郡,仍属西河郡。

两晋时辖于离石,为匈奴占领。

十六国时期,属离石镇。

南北朝时期,北周时置乌突郡、乌突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改乌突为太和。

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临县属离石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石州

宋仍称临泉县、定胡县,隶属石州,属河东路。

元符二年(1099年),改属晋宁。

金天会元年(1123年),复名为临水县,废晋宁,属石州。

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改临水为临泉,属太原郡。

元至元三年(1337年),升为临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临州降为县,属太原府。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

万历二十三年(1595),临县改属汾州府。

清因明制,县属汾州府,冀宁道。

民国废除府州,县直属山西省辖,境内实行区所制,划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临县解放,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临县划为10个区。同年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两个县,临县设7个区,临南设5个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临县,临南合并,仍称临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属兴县专署管辖。

1952年划归榆次专署(后改晋中专署)。

1971年组建吕梁地区,划归吕梁地区。

1984年4-7月,改乡(镇)村制。临县设10个镇,28个乡。

2002年撤乡并镇,全县设13个镇,10个乡。

2004年7月,吕梁撤地设市,仍由吕梁市管辖至今。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截止2013年,临县共辖1

临县地图板块

临县行政区划

0乡:木瓜坪乡、安业乡玉坪乡大禹乡、车赶乡、安家庄乡石白头乡、青凉寺乡、雷家碛乡、八堡乡,13镇:白文镇、城庄镇、临泉镇、三交镇、湍水头镇、林家坪镇、碛口镇、招贤镇、刘家会镇、丛罗峪镇、曲峪镇兔坂镇克虎镇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

姓名​职务​工作分工​李双会​县长​领导县政府全面工作​白旭平​常务副县长​协助县长负责县政府日常工作​樊爱平​副县长​协助县长分管卫生计生、文化广电视、食品安全、档案、地方志等方面工作​

赵成杰​副县长​协助县长分管工业经济、商务、招商引资、国企改革、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商贸、工商质监、供销、材、劳动竞赛、电力等方面工作​

赵如宁​副县长​协助县长分管教育体育科技地震、交通运输及治超、发改物价、天然气行业、统计、重点项目、铁路及国省公路及高速公路地方协调、电信、邮政通讯等方面工作​

李晓春​副县长​协助县长分管农业农村、水利防汛、林业及森林防火、红枣产业、动物防疫、扶贫开发、民政救灾、残联等方面工作[1]​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地理位置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山西西部,东屏吕梁山连接方山,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北靠兴县,南接离石、柳林。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52″一38°14′19″,东经100°39′40″一111°18′02″。

折叠

地形地貌

临县属黄士丘陵沟窒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海拔1923米,最低点海拔673.6米。根据地貌形态可分为东北部土石山区,面积148.67平方公里,海拔1350-1923米之间。中部大面积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为1933.3平方公里,海拔1000-1300米。西部黄河沿岸丘陵基岩裸露区,面积830.37平方公里,海拔673一1100米。湫水河两岸山间河谷区,面积66.69平方公里。

折叠

气候

临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较为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少雪。由于东北高而西南低、海拔相对高差1267米的地势特征,形成东北寒凉、西南热暖的明显气候差异。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雨较少,且时空分配极不平衡。

日照:临县年平均大阳总辐射量为140.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2807小时,日均7.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3%,日照时数最多的6月为286.5小时,最少的12月为204.7小时。

气温:临县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气温介于6.5℃一11.3℃之间。东北部年平均气温6.5℃,西南部年平均气温11.3℃,南北相差4.8℃,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全县无霜期平均为160天左右,由东北向西南延长,相差30天左右。

降水:临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18.8毫米,从东北向西北、西南递减,东北部白文地区年降水量为558.1毫米,西部兔坂地区年降水量为417.6毫米,西南部丛罗峪地区年降水量为454.4毫米,分别级差为140.5毫米、103.7毫米。在全年降水中,季节差异很大,春季占14.4%,夏季占58.2%,秋季占24.7%,冬季占2.7%。而7、8、9三个月总降水量323.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2.5%,为雨量集中期。

蒸发量:临县年平均蒸发量为2149.8毫米,是降水量的4倍,高于吕梁地区其他各县。年内蒸发量的极大值出现在5、6、7三个月,月均367.5毫米,为同期降水量的6.5倍。

折叠

水文

临县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全县河流具有明显的夏雨型和山地型河流特征。清水流量小,洪水流量大,水量不稳定,变化频率高;河道较短,坡陡弯急,冲刷严重,泥沙含量高,洪水利用率很低。境内水资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量。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2476亿立方米∕年。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土地资源

临县土壤面积394069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8.2%。耕种土壤面积2318945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8.8%。耕地面积163万亩。

折叠

矿产资源

截止2006年底,临县己探明各类矿产17种,主要有煤炭、煤层气、含钾岩石、铁、铝钒土等。

煤炭:面积约2570平方公里,占临县县总面积的86%,煤储量311.75亿吨。

煤层气:探明储量4000多亿立方米。

岩石:勘探预测可靠含钾岩石储量为10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正式完成C D级储量4.7447亿吨,其中C级3.6亿吨。

铁矿:均为沉积型、风化残积型山西式铁矿,主要分布在东部城庄、玉坪、湍水头及南部招贤、林家坪一带。已探明储量573万吨。

铝矾土:主要分布在湍水头一带,面积2.5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836万吨。

石灰岩:主要分布在郝家岔一一庞庞塔一一枣洼一带,储量约为25亿吨。

花岗岩大理石:共12个品种,主要分布在紫金山、架尔梁山、银洞山,总储量约2亿立方米。

折叠

水利资源

临县水资源总量为2.75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1.983亿立方米/年,占水资源总量的72.1%,地下水0.767亿立方米/年,占水资源总量的27.9%。

折叠

生物资源

临县已发现动物资源共224种,其中褐马鸡、金钱豹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老鹰、雕、鹃、黑卷尾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临县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棉花、蔬菜等;植物资源有78科382种,其中中草达177种,甘草、冬花、柴胡等20余种材年产量均在1000公斤以上。临县经济林面积75万亩,其中红枣林面积70万亩,木材林面积24万亩。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2007年,临县总人口为595578人,其中农业人口550708人,占总人口的92.47%。非农业人口44870人,占总人口的7.53%。人口密度为199.1人/平方公里,是山西省第二人口大县。临县有育龄妇女147703人,已婚育龄妇女112638人。

折叠

民族

截止2007年,临县是一个汉族聚居的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很少,居住的仅有回族、藏族、满族、壮族四个少数民族的15位同胞,占临县总人口的0.00259%。都为女性,其中有满族7人,回族5人,藏族2人,壮族1人。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事业

2006年,临县有24个乡镇中心校;中小学校986所(民办学校53所),其中小学919所(复式小学698所,单人校262所,寄宿学校66所),中学67所(完全中学3所,高中2所,职中2所,单办初中44所,八年制学校16所);中小学在校生数104862人,其中小学60554人,初中36302人,高中8006人;教职工总数6638人(公办6093人,县聘545人)其中小学4122人,初中2104人,高中412人。专任教师6110人,其中小学3744人,初中2002人,高中364人。

折叠

城市建设

东岳大街路规划开发总面积15.02公顷,设计标准为城市道路主干道Ⅲ级,道路起于218省道,终到南塔桥西桥头,设计长度为677.653米,宽度为54米。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临县市民广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内设花园、喷泉、草坪、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折叠

医疗卫生

2009年,临县有人民医院、合医中心等10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3个乡镇卫生院,1所城区社区服务中心,14所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31所村卫生室。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共有业务用房总面积5.5万平方米,医疗器械总价值1000多万元。有开放床680张。在册正式职工1628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6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459人,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护士资格988人。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第一产业

种植业:2009年,临县粮食总产量达到90872.88吨,比2008年增加26.8%,油料总产量达到11050.9吨,比2008年增加28%

2010年,临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25亿元,增幅9.8%;农业总产值68750万元,比2009年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比2009年增长17.8%。

畜牧业:2010年,临县大畜存栏2.06万头,比2009年下降5%,奶牛存栏1269头,比2009年同期上升9%,出栏0.3260万头,比2009年同期下降9%。猪存栏11.98万头,比2009年同期上升4%,出栏21.92万头,比2009年同期上升1%。羊存栏18.92万只,与2009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8.23万只,比2009年同期上升1%。鸡存栏187万只,比2009年同期上升1%,出栏109万只,与2009年同期持平。肉类总产1.8751吨,比2009年同期上升8%,奶类总产4406吨,比2009年同期上升4%。禽蛋产量22060吨,比2009年同期上升11%。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其中牧业收入420元。

林业2010年,临县封山育林完成0.97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00%;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3.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1000亩,封山育林任务10000亩,占下达任务的100%;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完成0.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补植补造4.31万亩,干果经济林1万亩,均占下达任务的100%。

通道绿化完成太佳高速临县东段15千米,岢大线、三碛线通道主林带补植补造100千米;新铺开岢大线三交-湍水头交通沿线绿化10000亩,太佳高速临县出口通道景点绿化1000亩;结合新农村建设,完成28个村庄绿化任务。结合科技攻关,完成省级科技示范工程1000亩。

折叠

第二产业

2009年,临县工业总产值(现价)累计完成111931.4万元,比2008年同期119126.1万元降低6%。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55965.30万元,比2008年同期57927.3万元降低8%。销售收入累计完成126405.5万元,比2008年同期152405.6万元降低17%。临县完成税收38478.78万元,比2008年同期291339万元增加32%。

截止2010底,临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256405万元,占计划145000万元的156%,占2009年同期的232.2%。完成23000万元。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39584.1万元。完成142000万元。销售收入累计完成215572.1万元,完成220000万元。实现利税累计完成874491万元,完成90000万元。实现利润累计完成548133万元,完成60000万元。

折叠

第三产业

2010年,临县商品购进额4150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6.8%,商品销售额4250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8.1%,生产资料销售额2650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9.2%,农村便民店建设24个,改造基层社2户。

临县2010年实现销售2394万元,比2009年净增632万元,增幅为35.88%,销售收入2007万元,比2009年净增580万元,是年度目标的129.81%,完成利润95万元,比2009年净增78万元,是2008年的558.82%,费用率年度目标为18.24%,实际完成15.4%,比2009年度目标下降2.8%。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2013年,临县公路通车里程为2923.989km,其中二级公路118.357km,三级公路160.894km,四级公路479.836km,等外公路2164.902km,公路网密度为26公里/百平方公里,临县23个乡镇中有22个乡镇通了油路,通达率为95%,全县行政村通油率为41.5%,村村通客车率为71.5%。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民俗

道情:临县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它是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歌舞、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由音乐和剧目两大部分组成。由五声音阶组成,轻快、活泼、开朗、优美。

唢呐:临县大唢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大西北黄土风味。是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

秧歌:临县秧歌是临县春节文化活动的主要传统形式,流传千年之久。

折叠

编辑本段

名优特产

简介​​​莜

临县莜面由莜麦炒熟磨成粉而成。可捏角(包馅,一般为羊肉胡萝卜馅),可做栲栳,可搓鱼鱼,可用河捞床制莜面河捞,佐料以辣椒、醋、蒜沫、香菜、花椒面、柿子酱、羊肉打卤等为主。莜面口味奇特,口感坚韧。

临县莜面栲栳栳

临县莜面

​​​黄

黄河鲶鱼,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灰黑色,无鳞。头扁口大,有须两对。肉味美,为一优良的食用鱼类。鳔滋补,可入。

黄河鲶鱼

黄河鲶鱼

临县豆腐用大豆先去皮,水浸软,再磨成豆浆,煮熟,加卤水,后空出水分,在木制容器内压制成型。滑嫩适口,如再加辣子为佐料,口感更好。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颜色纯白,质地精细。

鲜嫩远近闻名的豆腐

临县豆腐

大烩菜分荤、素两种,素烩菜以大白菜、南瓜、西葫芦、豆角、土豆、胡萝卜、豆腐、粉条等为原料,肉烩菜加羊肉或猪肉。做法是先将锅加热,倒入少许油,放入盐、大葱、大蒜、香菜、大料(猪肉烩菜)、花椒(羊肉烩菜)等佐料,再将上述原料翻炒后加水炖熟为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