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最成语(#历史典故#成语典故#历史人物)
牝牡骊黄,你不知道的成语冷知识。
这个成语大家认识吗?它读作pin mu li huang。郯子指的是雌性的禽兽。牡指的是雄性禽兽。骊指黑色,黄紫黄色。
要想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秦穆公身边有一位出色的相马专家,人称伯乐。
有一次秦穆公对伯乐说你年龄大了,能否找到一位继任你工作的相马师。于是伯乐便给他引荐了九坊皋。随后秦穆公就让九坊皋去找寻千里马。
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报告秦穆公,自己找到了千里马。秦穆公忙问他马长什么样,九方皋回答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赶紧让人把马带过来,一看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这让秦穆公很不高兴,他把伯乐找来责备了他一顿你怎么把一个傻子推荐给我呀。他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不清。
怎么能拾识的千里马?伯乐对秦穆公说这正是九方皋胜过我的地方,他看马只看马的风骨品格,却忘了马的表面特征。它看它需要看的,不看它不需要看的。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伯乐的这张嘴,不过事实也证明,九方皋寻找的匹马确实是一匹天下难得的良马。
而成语牝牡骊黄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本意是指马的好坏不在于雌雄毛色,而在于马的实力。这个成语后来比喻不能只根据于事物表面来决定事物的本质。成语乱七八糟,这里的乱七和八糟分别指的是什么?乱七八糟我们现在用来形容毫无秩序条理可言,乱糟糟的样子。
其实这个成语它起源于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内战,也就是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和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汉文帝时期刘邦分封的同宗,诸侯王的势力逐渐膨胀,他们自置吏自征赋税,不服从中央的领导,成立了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这些王国所拥有的和土地合起来就占了国家的一大半。
→汉景帝继位以后,他就着手削减一些封国的领土,把他们收归中央来管理。
对此,吴王刘濞不服气,串通了其他六个诸侯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这就是七国之乱的由来。
→七国之乱,它仅仅维持了3个多月,就被汉景帝派遣的太尉周亚夫平定。八糟则是历史上更为恶性的一次事件。
·西晋初年,晋武帝司马炎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司马衷是个白痴,皇权被大都督杨骏一个人独揽。皇后贾南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了禁卫政变,杀了杨骏。此后,各大诸王为了争夺统治权,展开了极其凶残的内战。
这次内战长达16年之久,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比七国之乱的时间更长,规模更大,人民遭受的灾难也更为深重,所以称之为八糟。
此后,人们把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两个事件联系到一块,构成了成语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