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历史之最(中国羲皇文化之乡新密与老虎的古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文张怀州

老虎,是百兽之王,森林之王,性情凶暴,动作迅猛,爪牙锋处无比,现在除了在动物园里或者保护区里区能够一观其雄姿,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了。老虎在古代社会还时常出没,威胁人们的生存,越是久远的古代,老虎生存的圈子越大。由于老虎处在动物食物链的顶端,老虎的生存意味着一个野生动物群落生态链条的存在。

,也意味着一个与野生动物生物链条相匹配的生然环境如森林、草地的存在。这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研究老虎的行迹,来反观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反观古代社会的发展演进。今天,我们就通过研究老虎在新密的踪迹,看看老虎在新密历史的功过是非,来看看老虎是如何在新密消踪匿迹的。



老虎是伏羲救命神


原始社会,同居,人除了与天灾战斗,人还要与动物战斗,人类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新密是“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关于伏羲与老虎的故事,流传久远。传说,伏羲小时候,要去很远的地方去上学,上学之前,姐姐女娲都要给他烙一个馍当干粮,天天如此。可是有一天,伏羲给姐姐说,今天必须烙两个馍才能上学,姐姐顶不住弟弟软磨硬泡,就给弟弟烙了两个馍。姐姐觉得很纳闷,平常都是一个馍就顶一天,今天为啥要两个呢?是不是伏羲又耍什么花样呢?于是就跟在伏羲的后面,一探究竟。

她眼见着伏羲过了一山又一岗,来到一片树林前,伏羲正在一蹦一跳地向前走,树林里“嗷”地一声,跳出一斑斓猛虎,那猛虎拦在伏羲的前面,左一跳,右一跳,像是跟人玩耍讨巧一样,不象是要吃人的样子。伏羲从怀里掏出一个烙饼,扔给老虎,那老虎竟然叼起来,撒着欢地奔森林里去了。姐姐一看,原来是老虎索馍,又着急又无可奈何,就悄悄地回家了。第二天,也当没事一样,就给弟弟烙好两个馍当上学干粮。



过了好长时间,有一天,弟弟慌慌张张回家来,不由分说,拉着姐姐就走,边走边摧“快跑,快跑。”姐姐扭他不过,不得已,也没有收拾收拾,就跑了出来。面对姐姐的疑问,弟弟这时,边跑边说,马上要天塌地陷了,我们快到老虎嘴里躲躲。原来,是那个老虎告诉伏羲说,“我哪一天眼睛发红了,就是要天塌地陷,你赶紧跳到我的嘴里。可以逃避灾难。”



说话间,姐弟二人跑到了大森林边上,伏羲一声呼唤,斑斓猛虎从林子里跳了出来,来到了身边,并闭上眼睛,张开盆大口。伏羲姐弟也顾不得害怕,跳进了老虎嘴里。霎时间,只听得外面,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人们呼儿唤女,惨声一片。也不知过了多久,伏羲女娲发现来到了一座山上。山上花果遍野可采摘,土地平旷可耕种。而山下却是一片汪洋,无边无际。由于人类在大洪水中灭绝,世上只剩下伏羲女娲。二人测天意,姐弟成婚,繁衍人类。

在最早期的人类记忆中,老虎既是可怕的野兽,也是人类的救命神。布老虎是中国民间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玩老虎,就是源于虎崇拜。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中说,“伏羲本为虎图腾。”可见,在龙图腾之前,有虎图腾。


老虎组团去战斗

新密是黄帝文化之乡,黄帝文化的遗迹遍布市境。在曲梁镇下牛村一个地名,叫老虎圈。这里方圆近十里,沟谷纵横,丘陵相连,古时树森繁茂,人烟稀少。史载“神农氏衰,黄帝修德振化民,诸侯归之,黄帝于是乃扰驯猛兽,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

相传,黄帝时代,曾驯熊罴、貔貅、驱虎与炎帝作战。黄帝有一个妃子,名叫嫫母,面黝黑胆气壮,通兽言兽语,她座下骑着老虎,百兽皆服。初,黄帝与神农氏作战,九战九败,于是退守云岩宫,一方面,与风后等将研究兵法韬略,排兵演阵,训练士卒。,命嫫母训练兽,以备不时之需。那嫫母和巨灵氏等带着一批驯驭师把各地献来的野兽集中一起,关在老虎圈各条山沟内,树起寨栅,明令赏罚,培养感情,教以纪律,熊罴、貔貅、驱虎等经过调教训练,可随令进退自如,它们在驯育指挥下,随着鼓号声,或冲锋,或守御,列队组团,蔚为壮观,冲则必陷敌阵,守则敌不敢攻,望之令人胆战心惊。风后八阵练成,开合自如,随机变化,兽也战力强悍,于是黄帝誓师出征,一战而败神农,再战击败蚩尤,平天下。

虎为野兽,能为人用,非常人所为。古籍皆载黄帝曾驯猛兽用于战争,堪为古今奇观。


斗虎为戏


虎为百兽之王,人是万物灵长。可以说人与虎是自然界的双强。人们畏惧老虎的凶猛,又崇敬它的力量。战胜老虎成为人们的梦想,拥有老虎一样勇猛无畏的精神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我们可以想像,人们打回了一只猛兽,作一场“戏”(戲),持戈与穿着虎皮的人“作战”,再现激烈战斗场面,奉于神灵,这既是一种隆重的庆祝,也成为一种隆重的祭礼。这样的“戲”也成为百戏之源。在古代“斗虎”是人们娱人娱神的一种方式,据说西汉时期就“耍老虎”已出现并流传于黄河中游。

密县汉墓众多,出土很多汉画像砖,画像砖画像取材广泛,其中有不少与虎相关的题材,比如,御虎、虎牛斗、射虎、搏虎、虎猪斗等,虽然只是以虎的斑纹线条及四肢动作做简单刻画,线条简洁,却徐徐生动,虎虎生风,惟妙惟肖,准确传神。

它们有的伏地昂首,跃跃欲扑,有的跃起猛扑,张口啸天,有的对峙相搏,剑拔弩张,有的回首一啸,虎尾高悬,有的四脚腾空,作身驱飞驰状,等等,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搏杀的紧张气氛。观后,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古代匠人艺术的精湛。


先民从百兽之王老虎的气魄和腾、跳、扑、卧等动作中受到启发,以老虎生猛、灵动、活跃、威严,融入各地文化特质,或武术、或祭祀、或地方性故事演绎等,创编出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的民间传统舞蹈——虎舞,又称“耍老虎”。

舞虎在场内或高台 (丘陵、高山)做出扑、咬、腾、挪、跃等各种惊险动作,并绕场表演,或急速奔跑、跳跃,或缓步腾挪,其表演场面宏大热烈,场内场外遥相呼应,撼天动地。

整个表演在刺激与振荡中一气呵成,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这种表演形式在焦作地区广为流传,现列进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名录。

狮子并非中国物产,最早的记载是公元85年,安息国王遣使奉献。经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以后,国际交往增多,狮子才频繁传入中国。佛教以狮子吼形容佛法佛教的尊严,用狮子充当菩萨罗汉们的坐骑,被民间视为瑞兽,在中国人眼里成为威严尊贵的象征,用来驱妖避邪,娱乐生活。


各位文史控,赶紧来进圈!精选中原区域文史精品,呈现文化盛宴。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链接

新密苟堂的这片一千年前的古代湖泊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郑风苑

历史上的密县县城为何要由大隗迁至法桥堡城?

新密打虎亭汉墓发掘出汉代豆腐制作工艺,引发现代专家连连赞叹

新密市李堂村王庙轶事 | 郑风苑

天爷洞,郑州附近的这个人文圣地,风光秀丽而且免费!|郑周友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着一座香山庙,为何专门纪念白居易?

新密平陌山上竟然藏着一座香山庙,为何专门纪念白居易?



作者介绍

张怀洲 河南省读经教育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郑州中华经典读书会发起人、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新密市政协文史委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