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历史之最(“成周兴旺之地,赢秦创霸之区”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关中西部的凤翔县,在唐代以前一直被称为雍。它是我国古代一座著名的城市。在春秋时代到战国中期以前;雍城秦国的都城。从秦徳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到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8年),雍城作为秦国的都城长达294年,历经十九个国君。当时,秦国一代又ー代国君就是以这里为中心,苦心经营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为向封建制过渡准备了条件。


一、雍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战略作用

雍城位于关中西部的渭北高原上,在古代,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南控汉中、四川的通道,西扼河西走廊的门户,纸坊河、雍河、白起河、凤凰泉环绕四周。河川纵横,土地肥沃。整个雍城的平面略似正方,南北长3200米,东西长330米,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其规模之大,超过了当时作为全国政权象征的东周洛阳王城。

近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弄清了雍城旧址的范围和四面城墙的建筑位置,并发现了残存的一部分城墙遗迹。雍城东凭横水河,西依灵山,南临汧河、渭水,北靠君坡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雍城成为当时一个理想的都城。


雍城及其附近地区,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西周末期到春秋初期,关中地区曾是各个游牧部族激烈争夺的地方。秦国定都雍城以后,占据了汧河流域和渭河平原。这里水草丰盛,便于畜牧,更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农业和手工业传统。秦国建都于此,既占据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又吸收了西周的文化遗产,因而得以迅速兴旺发达,征服周围部族,建立起一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建都雍城以后几十年内,秦国就把领土扩展到今天的陕西甘肃边境和陕北地区,后来又向东发展,进逼中原,至而渡过黄河,出击当时势力强大的晋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古人曾评论说,雍城的所在地是成周兴旺之地,赢秦创霸之区”史实充分说明,雍城在秦国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雍城古城复原图


二、雍城的建筑水平与承启作用

据文献记载,秦国的历代国君先后在雍城兴建了四处较大的宫室,这些建筑都相当豪华。在城区西北的姚家岗,近年来先后出土了三批青铜建筑构件,共六十多件。这批青铜构件多是由铜板和框架组成的箍套,用作宫殿壁柱上的装饰元件。铜板表面刻有花纹,形状有拐弯处用的曲尺形,梁柱尽头用的尽端形和梁柱中间用的中段型等多种。

出土的曲尺形铜件图


铜件花纹图案奇丽,制作精巧,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这种金属构件装饰梁柱的工艺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史书里记述过这样一件事秦穆公时,戎族部落的使者由余来到秦国,看到宏伟壮丽的宫殿,深为感慨地说“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则苦民矣!”从这些话里,也可想见到当时秦国宫殿的豪华和建筑技术水平的高超。

规模宏大的宫殿区,在雍城共发现了三处。除了前面提到的姚家岗以外,在马家庄、铁丰两地发现了大型的宫殿进址。马家庄的建筑群是秦国的宗庙遗址,其中包括祖庙、昭宙、穆庙三座宗庙,以及中庭、回廊、散水、大门、围墙等重要建筑遗迹,总面积在五、六千平方米以上,而且保存得比较完整。整个宗庙坐北面南,在中庭的170多个祭祀坑里发现有人、牛、羊、车、马等祭祀物。

祭祀图


在古代,宗庙在政治上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许多重大事件往往是在宗庙中研究决定的。,这个宗庙也是秦国统治者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关于这个地方,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据说,秦哀公统治时期,伍子胥带领吴国兵马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大夫申包胥奔来雍城向秦国请求援助。开始,秦哀公不同意,申包胥便一连哭了七日七夜,滴水未进,终于感动了秦哀公。他派出五百乘战车驰援楚国,解了楚都之危。这个故事曾被司马迁写进《史记》,后来又编为历史剧《哭秦庭》而广为流传。据考查,申包胥当年所哭的“秦庭”,就是现在的马家庄宗庙遗址。

这个遗址的全面发掘,使我们得以目睹中国古代这种兼具宗教、政治两种意义的建筑物的真实面貌,对于研究先秦的宫室、礼仪制度,以及中国建筑发展史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马家庄宗庙遗址在建筑风格上,承商周、启秦汉,弥补了扶风周原的西周遗址和咸阳东北的秦代宫殿之间的空白,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系列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三、发掘雍城之南“北园”的意义

雍城之南不远的三畤园,也就是春秋早期所称的“北园”所在地。北园一带,地势坦荡辽阔,土层深厚,林木葱郁。,这里曾被秦的历代统治者选作为秦公的墓区。

1976年到1981年,考古工作者经过六年的勘察,在北园中发现了十三座秦公陵园,共三十二座大型墓葬。每座秦公陵园由不同数目的大墓组成,有的陵墓的主墓及其陪葬墓还被两条壕沟围绕着,以保护陵园的安全。秦国的大墓从平面形状上可以分为中字形、甲字形等五种形状,形状的不同反映着坟墓等级上的差别。中字形是秦国君主的坟墓,甲字形坟墓的等级比中字形的略低一些。其他形状的墓坑则是用来埋葬车马、奴隶的殉葬坑。


考古工作者在凤翔城南的南指挥乡发掘了一座大墓,也就是南指挥一号大墓,是迄今所知我国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一座墓葬,这座墓全长300米,墓室深24米多,墓葬面积达5300百多平方米,从1976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已挖掘了整整八年,挖掘深度仅及其墓深的三分之二,距离墓底尚有八米多深。可以想见,当初修建这座陵墓时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

从发掘的一号大墓的现状看,秦代陵墓与商代陵墓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秦始皇陵以及其他秦汉陵墓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发掘图


四、雍城发现我国最早的冷库——“凌阴”

在对秦公墓地考察中,人们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当时秦国君主的尸体是如何保存的呢?通过对雍城遗址的发掘,这个疑问得到了回答。1976——1977年,在风翔姚家岗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储藏天然冰的库房——凌阴。《诗经·七月》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就是描写冬季储存冰块的劳动景象。可见西周早期已经有“凌阴”的设施了。

冬季开凿冰块劳作图


姚家岗的凌阴遗址像一个倒置的长方形棱台,实际上是一个大坑。坑底铺着片石,坑口四周有用于搬运冰块的回廊,回廊四面筑墙,上面有屋顶。通向凌阴的通道中装有五道槽门,其作用是排除冰水,而且能隔绝室外暖空气对凌阴的影响。这座凌阴容量很大,可以储存190立方米的冰块。这些冰块,除了夏天供统治者食用,降温以外,主要用于遇到丧事后冰尸防腐,等待安葬。,姚家岗的凌阴遗址可以说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卫生用冰储存遗迹。


五、雍城驰名中外的石鼓文

位于雍城对面的北园,既是秦国君主的墓葬区,又是秦国贵族的狩猎场。《诗经·秦风》中的《驷驖(音tie)》三章,就描写了秦国统治者在北园狩猎的情景。诗中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秦君驾车驭犬、逐鹿其中的生动场面。

狩猎图


秦国统治者对于狩猎极为重视,因为它也具有事训练的意义。当时,秦人曾写过许多赞美狩猎活动的诗,这不研究秦国早期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秦国人把这些诗文刻在象鼓一样的石头上传之后世,这就是今天驰名中外的石鼓文。这是我国最早的石刻,它的文字在我国汉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初期,古人才注意到了石鼓的重大价值,特别是经过中唐诗人韦应物、韩愈等人作诗称颂,更引起了世人的瞩目。由于年代久远,石鼓散失比严重。唐人李吉甫在其《元和郡县图志》一书中说“石鼓文在县南二十里许”,这恰好是北园的所在地。

石鼓文图


六、

雍城是秦国早期历史的一个见证,在这里,秦国的政治、事实力和社会经济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奠定了称霸中原的基础。当秦国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开始迅猛东进,与诸侯争雄之时,雍城则由于地理位置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让位给更加著名的秦都咸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