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连惨案历史之最(李善长:随朱元璋打天下,有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极为传奇的皇帝,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便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要知道,元朝是由骁勇善战的蒙古族建立的。

朱元璋能从一介无权无势的草根,一步步走到皇帝,靠的不仅是人脉、智谋,还有强有力的武力手段。

正是因为其是平民出身,所以在明朝建立的初始,那些跟随着他出生入的大臣们都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奖赏。

李善长就是其中一位,两人相识于微末,关系向来要好。

可到,李善长却换来了一个被满门抄斩的结局,这究竟是为何?请容我慢慢说道。


相识于微末

李善长从小就喜爱读书,不仅通晓发家学说,还能有着能掐会算的本事,能够通过一些寻常人难以察觉到的细节去推算事情的发展。

与李善长相遇的时候,朱元璋并非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彼时的他只是红巾中的一个小头目。但那时候,朱元璋便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

在他南下平定滁州之时,李善长前来拜见,两人一见如故,李善长还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大胆谏言,他说要想平定天下,一定要做到知人善任,不能随意滥杀,以免错失良才。

朱元璋觉得李善长说的十分有道理,于是留他做了幕府书记,让他掌管文史书籍。

不仅如此,李善长还被他委任了“人事主管”一职,朱元璋让他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帮他一起创造盛世大业。

在那时候,李善长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但凡来投靠朱元璋的人,统统都要经过李善长的考验。

后来朱元璋自称吴王之时,李善长还被任命为了右相国。

在他的辅佐下,将士们都极其服从朱元璋的管教,民众也是安居乐业,生活和谐美好。不仅如此,李善长的帮助下,朱元璋管辖之地的财富日益渐长,不仅前线将士们都能吃饱穿暖,百姓也不再贫困。

可以说朱元璋能在短时间内推翻元代统治,李善长功不可没。

洪武元年(1367年),元朝灭亡,同年九月,朱元璋论平吴之功,封李善长为宣国公。改制,以左为大,以李善长为左相国。

可惜,人一旦拥有了权势,就会逐渐被利益所蒙蔽双眼。朱元璋如此,李善长也是如此。

还记得朱元璋曾问过李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是太过分了吗?”李善长思考之后,请求除大逆之罪以外,全部免去连坐之罪。

朱元璋欣然应允,还命令他与刘基等人一同等裁定律令,颁示朝中内外。

李善长没有想到,自己当年极力保留下来的一条法规,却成了让他们家族彻底绝后的夺命刀。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

李善长虽是个颇有才干之人,但却极为善妒,尤其是当他将权利把控在自己手中之后,他经常会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暗自打压那些与他不对付的员。

当时的朝堂还分为了三派,一派是由一同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乡组成的淮西集团,另一派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一派是两边都不站的中立员。

明朝才建立没几年,员之间的内斗就已经非常严重了。

李善长本是淮西集团的领头者,但因为员内斗问题,他也慢慢开始被朱元璋所忌惮,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告老还乡。

但在离开之前,他却举荐胡惟庸为自己的接班人。

在胡惟庸的带领下,淮西集团逐渐压过了浙东集团,迎来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朱元璋还借力打力,利用淮西集团铲除了不少员,只因其身居高位,加上出身低微,这才养成了这种谨小慎微、宁可错杀不肯放过的狠辣性格。

1380年,在利用胡惟庸扳倒数位德高望重的朝臣之后,朱元璋又干起了卸磨杀驴之事,掀起了一件震惊全国的“胡狱”案件。凡是跟胡惟庸有所勾结的,都被斩首示众。

原本李善长也在被斩首的名单之中的,但朱元璋念其为自己立下的汗马功劳,再加上那时候的李善长已经告老还乡,没有插手朝堂之时,这才捡了一条性命。

但作为帝王,朱元璋也有着同样的毛,那就是生性多疑。而李善长这次虽然逃过了劫,但却已经被朱元璋列为了重点观察对象。


杀身之祸的导火索——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他还借此为刃,连续诛杀数个名将,据统计,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之人已经超过了1.5万,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重大政治案件,也是一件离奇惨案。

说起蓝玉,他算得上是朱元璋的亲家,当时朱元璋为了扶持太子朱标,特意为他留了超一流的武将班底,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志愿,彻底清除北元兵团。

而蓝玉身为朱标的舅父,自然是尽自己全力去辅佐他,正是有这层关系在,蓝玉曾经犯下的荒唐事朱元璋都视而不见。

可人算不如天算,朱标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朱元璋悲痛万分,而后准备立朱允炆为皇帝,但他又怕跟朱标关系尚好的蓝玉会针对朱允炆,毕竟朱标在世之时,蓝玉就经常帮着他对付朱棣。

,朱元璋以蓝玉与元妃有染,目无章法,意图谋反三重罪行,处了蓝玉。虽然根据历史学家分析,当年蓝玉并没有谋反征兆,但皇帝要的从来都不是确切的证据,只要他认为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威胁到他的江山社稷,即便是虚无缥缈的理由也要让它站得住脚。

除了蓝玉之外,还有上万人被诛杀,这也成了轰动朝野的一项惨案。

自此之后,朱元璋的皇位算是彻底立住了,按理来说,不会再有人敢在他眼皮子下面搞小动作了。

可在这时候,李善长跳了出来。

他以为自己远离朝政,就不受场的规定束缚了。

在蓝玉案爆发不久之后,他就托淮西集团的关系,调来了一些人手,为自己修建府邸。正是这一举措断送了他的性命。

朱元璋见李善长明明远离了场,却还能“控制”淮西集团,是个善于隐忍之人,若是继续留着,一定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朱元璋便下令将李善长缉拿归案。

由于之前的李善长曾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所以朱元璋赠送给他了一枚免金牌。

李善长在情急之下,将金牌拿出来了,本想靠着它保自己一命,却没料到那枚免金牌是不能免除谋反大罪的。

,李善长全家上下七十几人都被斩首。


李善长也没想到,自己聪明一世,却败给了借兵修建府邸这件小事。

纵观李善长这一生,他确实是借着权势打压对立的朝臣,做了一些错事,但罪不至。再加上和朱元璋之间的交情,他本是能够安度晚年的。

之所以回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还是因为权势害人。有了权势,李善长变得善妒,心胸狭隘,有了权势,朱元璋变得多疑,眼中容不得一粒沙子。

正所谓“君要臣,臣不能不。”在那个封建年代,是没有什么章法可循的。

但不得不说,朱元璋虽是手段狠辣,却也杜绝了胡惟庸那般人的产生。明朝,也成为了皇权最为集中的朝代。

只能说,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悲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