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造的历史之最(红25*与红四方面*有何渊源?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说起红长征的历史,绝大多数人都将目光关注于三个方面长征,尤其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红一方面的精彩表现。

但事实上,除了三个方面的长征以外,还有一支队不容忽视,虽然其人数较少,但却在长征途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在紧要关头挽救过中央红。

这支部队的名字叫做红25,在历史上只是一支偏师,很容易被人忽视。

但就是这样一支弱小的部队,却在长征历史中创造了奇迹。

说起早期的红25,就不得不说吴焕先,吴焕先是红25的魂。出生于大户人家,为人英俊潇洒,足智多谋。更为难得的是,他能早早脱离阶级束缚,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1927年9月9日,吴焕先作为湖北秋收起义的代表,发动秋收起义,在随后轰轰烈烈的大起义中,这位“公子哥”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甚至还出和毛主席类似的游击战八会。

1929年,徐向前担任红四长,在他的带领下红四飞速发展,并且随后组建成了红4方面,下辖红四和红25。这支红25,有相当多的成员都是吴焕先带出来的,而他本人也担任了2573师政委。

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张国焘心怀不轨。

他后续将红四方面带离鄂豫皖苏区,挺进四川,这是一个极为冒险的决定,虽然壮大了红四方面的力量,但原先的红25就此编入了其他的部队。

1932年,吴焕先等人重建红25,由吴焕先本人担任长,其中徐海东担任73师师长。

但正如资料所记载,此时的红25主力早已被带走,又因为当地青壮年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红25参的战士大多都是十余岁,所以这支新25也成为了我历史上最年轻的队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支崭新的25虽然“年轻”,但表现却颇为出彩。

吴焕先时期,他带领队连续打了几次胜仗,不仅度过了心涣散时期,而且还逐渐站稳脚跟,部队也扩张到7000多人。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吴焕先成为这支部队的灵魂人物。其中韩先楚上将、刘震上将、刘华清上将等人都是在这一时期参加的革命。

不过在1933年,红25遭遇转折点——当时,部队虽然胜利不少,但却遭到了敌人的层层封锁,部队减员十分严重。

就在这时,1934年,程子华受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派遣传达了长征和建立新根据地的建议。11月16日,红25开始了长征之旅,红25的长征路途十分遥远,长达9000余里,历时10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红25虽然实力较弱,但却是各大参加红长征的主力部队中,相对而言比较顺利,甚至没有出现任何重大失误。

红25先到达桐柏山区,但这里不宜建立根据地,只能进行转移——期间遭到蒋介石追击围堵,而后双方大战于独树镇地区,红25突破重重阻碍成功挺进了伏牛山区。

只是伏牛山地区不符合根据地建设,红25被迫转移,期间又和国民党反动民团大战,双方激战20多次,程子华和徐海东都身负重伤,但依旧杀出重围。

来到豫陕边界后,红25充分利用当地百姓,以及当地的丛林,在和川陕红陕北红的配合下,不过半年时间,红25主力发展到3700多人,地方游击师更是发展到了2000多人。

而且更可观的是,红25先后建立了4块根据地,根据地人口扩张到50万人。

红25的发展,自然引起蒋介石的恐慌,随后他调集了30多个团兵力,要求杨虎城在三个月内将红25全部消灭。可惜,即使如杨虎城也无法镇压红25,双方进行数次激战,

最终红25粉碎了敌人的计划。1935年7月,红25得知中央红的消息,于是作出决定要在一切行动中与陕北红集中成一个力量,配合红主力在西北的行动。

随后,红25离开了豫陕革命根据地,继续北上,在这一过程中红二十五灵魂人物吴焕先壮烈牺牲,徐海东成为红25的长

在徐海东的带领下,红25成功抵达延川县,胜利完成长征。之后,红25成功迎接中央红的到来,各大主力在陕北会师。

这就是红25的长征历史,可以说它的开局过于艰难,但贡献却不容任何人质疑。

,红25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这个成就了不得,因为红25成为了长征中唯一一支建立稳固根据地的部队

这块根据地人口接近50万,耕地面积达到了90多万亩。依靠着这片根据地,红25不仅打赢了两次反围剿战争,而且还有力配合了红主力北上。

,正如前文所说,当得知中央红北上的消息时,这支红毫不犹豫的放弃一切,以绝对的态度支持中央红北上。

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仅证明了红25的伟大党性,也能看出他们的牺牲精神。正如红25士兵们所说即使我们这3000多人都牺牲了,也要把党中央和一、四方面迎接过来。

当时有资料记载红25先逼天水,再渡渭河,攻占秦安,切断西兰公路

从8月14日到31日,红25在陇东的广大地区活动,切断西兰公路18天,有力地吸引了敌,缓解了中央红的压力。

然后,红25在徐海东的带领下,与红26、红27合编为红15团,徐海东担任团长

和吴焕先一样,徐海东也是传奇人物。他出任团长,就取得了两场战斗的胜利,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

之后又迎接中央红到达陕北,期间毛主席向其借钱,徐海东慷慨解囊大公无私,留下了一段佳话。

之后,红25配合中央红作战,发起了直罗镇战役,粉碎了敌人第3次围剿,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建立一个稳固的全国革命大本营作出重要贡献。

但这还没完,在三大主力会师后,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臣兵谏蒋介石。值此关键时刻,张学良约见周恩来,并且要求红派出得力部队到西安一带保护西安。

张学良等人亲自点名只有徐海东能安定东北西北的心,也只有他和他率领的红才能抗击来自南京方面的强大压力。

于是,红25在徐海东的带领下进驻商县地区,有力配合了当地的政治斗争,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是红25在历史上做出的贡献。

不说它由弱变强的过程有多经典,单说徐海东第一个进入陕北,吴焕先坚定掩护中央红北上,还有西安事变中,徐海东和红25的精彩表现,这些都足以让其载入史册。

而且除了以上这些大的方面以外,红25还做了一件“潜移默化”的事情。

正如前文所说,红25在长征途中比较顺畅,而这其中除了吴焕先和徐海东这两位重要领导人的指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红二十五积极灵活的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资料记载红25,每到一个新的地区,队领导都根据当地民情风俗,适时的制定出新的规定,要求部队严格遵守。

例如1935年8月15日,红25进驻到回民聚居的地方,省委就制定了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严格要求所有人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禁止用回民的水桶在水里面打水,每一个事情都细致入微,让当地回民感动不已。

尤其是吴焕先,他曾把当地知名人士都召集起来。

——在获得了对方的信任以后,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抗日救国主张宣传,既尊重了当地传统,拉近了党和人民的关系,还有力地传了抗日思想。

就连毛主席都对其称赞红25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的很好。

,虽然红25的长征之旅较为顺畅,但其实也做出了重大牺牲,

例如第223团团长,张忠发1935年8月牺牲,方炳仁1935年9月牺牲。第224团团长,叶光宏1934年12月牺牲。第225团团长,于祠远1935年1月牺牲,李发春1935年9月牺牲,张成毅1935年9月牺牲,周益华1935年9月牺牲。团团长杜本润1935年9月牺牲。

由此可见,无论是功劳贡献还是崛起之艰难,红25都值得人们称赞与尊重。也正因为如此,红25后来走出了97位开国将领,其中包括1名大将,2名上将,6名中将和88名少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