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雨量之最(无法忘记的浩劫(续):建国
#夏日生活打卡季#
无法忘记的浩劫(续)建国后亡人数最多的75.8驻马店洪灾
一般人们没听过75.8驻马店洪灾水库溃坝事件,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
75.8洪灾警世碑
既然说到了“75.8驻马店洪灾”,禁不住思绪万千,每当想到那一年噩梦一般的8月,总让人唏嘘不已。
在整理该文章时从有关公开的资料中看到这么一组数据和文字
1975年8月5日至7日,确山县三天降雨1100多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水库垮坝。驻几十吨的钢筋水泥碉堡、靶场雷达和大炮都被洪水卷走,京广铁路一列火车被冲出轨道翻入河中,境内薄山水库告急时,武汉区某炮兵二师投入一千多名兵及六百多民兵险。
泌阳县8月4日至6日夜,全县所有大小河流水库全部漫顶溃决,全县一片汪洋。
西平县4天的降雨超过全县所有水库河流蓄水极值普遍漫溢决坝。
平舆县至8月7日,四处漫溢的洪水将原驻马店分区司令员李清顺及几百群众围困下落不明。
这场灾难的起始是长期干旱急转超强降雨,继而导致驻马店境内绝大多数河流、水库均超蓄水极值,漫溢溃坝,60亿立方米的洪水倾覆而下。特别是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田岗、竹沟两座中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在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水量太集中了,人力已无法抗拒导致驻马店全区泽国一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我不忍过多写出一些惨烈的数据,仅摘录几个零星公开资料可见其惨烈
原泌阳县沙河店公社位于板桥水库下游,75.8洪灾中全公社6千多人有827人遇难。
75.8洪水中,遂平县文城公社损失最大,36000人中近一半人遇难,其中们魏湾大队1796人亡929人。
这就不得不谈到板桥水库板桥水库是淮河流域的大型水库之一,位于当时确山县境内。
古往今来,淮河经常洪水泛滥,灾害频繁,在漫长的两千年历史上,差不多平均一年就发生一次水灾与旱灾。1916年大水,1921年大水,1931年大水,1950年大水,1952年淮河流域内涝成灾,受灾总面积三千万亩,仅河南就受灾六百多万亩。1950年4月,淮河水利工程局正式成立,选择石漫滩、板桥、薄山、南湾等十一处大中型水库库址修建水库。1951年,深知淮河水患的毛主席挥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当年2月,淮河水利工程局做出修建板桥水库的决定。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由河南省治淮总指挥部负责勘察设计,水库设计库容二点四四亿立方米,蓄水面积三十七点五平方公里,将淮河上游重要支流汝河拦腰斩断,控制流域面积七千多平方公里,总投资八百八十五万元。这在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且在当时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极其困难条件下,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愧为治国利民的壮举。当时集中了驻马店附近数县几万民工耗时13个月,于1952年5月正式建成板桥水库。水库建成后的23年,确实对当地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了幸福安居乐业,板桥也逐渐成为繁华的小集镇。
可谁能想到23年后的1975年8月5日。暴雨就像用盆往下倒一般且一刻不停。水库水位上升到一百零七点九米,已接近最高蓄水位。当晚,板桥雨量站测得日降雨量为四百四十八点一毫米,最大一小时降雨量一百四十二点八毫米。而按水库千年一遇的标准,最大日降雨量才是三百零六毫米,三日降雨量四百四十一毫米。可老天雨势汹汹,风雷滚滚,地动山摇,令人惊心动魄。8月6日23时,板桥水库水位已达112.91米,而水库设计最高蓄水位110.88米,已超过2米多,已是万分危急,然仍以每小时30厘米的速度上涨,天亮时水位已达115.7米,离坝顶只剩一米了。此时此刻,板桥水库下游的林庄雨量站,工作人员冒着雷电和狂风暴雨,克服重重困难,实测出降雨总量为一千六百三十一点一毫米,三日雨量一千六百零五点三毫米,8月7日二十四小时雨量一千零五点四毫米,其中六小时降雨八百三十点一毫米。三小时以上雨量记录分别为本地区最大记录的一点七至二点三倍,均超过中国大陆以往历次暴雨正式记录的最高值,林庄六小时降雨量超过1942年7月1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密士港七百八十二毫米的记录。雨量之大,雨型之恶劣不仅在国内没有,在国际未见。国家水电部后来将此次大暴雨定为75·8雨型。
据后人回忆8号零点后突然感觉天边升起耀眼的大火球,紧接着一声天崩地裂般地巨响,随着狂风嘶吼般地巨大水流声,人们意识到板桥水库出事了。说来也邪乎,大自然就是那么的神奇,这时雷也不响了,闪电也不亮了,如注的暴雨也停了,所有的灯光也灭了,锅底般漆黑的库四周只有轰隆的流水声,不一会,风停雨止,天空中居然出现了耀眼的星星。天亮后大家发现,水库里的水没了。板桥水库溃坝后,6亿立方米的滔天洪水直冲而下,以6米每秒的速度,掀起10米高的巨浪。仅一小时,洪峰就冲到了下游45公里的遂平县城,洪水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当时组织干群抗洪的遂平县抗洪险指挥部总指挥、县委组织部部长陈朝贤与县委常委王文华等与众多抗洪的干群被洪水吞没。
两个多小时后,洪峰翻越京广铁路,冲过西平、遂平两县继续向下游狂奔,全地区所有水电、火电厂全被淹没,整个驻马店地区1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尽成泽国,一片黑暗,电力中断、通讯中断、共和国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中断。
8日凌晨5点30分,从板桥水库垮坝厄运中惊醒过来的驻马店地委防指,用驻马店分区电台通过武汉区,再经过安徽合肥,向党中央报告。向水电部、河南省委、省防指、安徽省委、下游的安徽省阜阳地委报告灾情“板桥水库大坝于8日0点40分漫顶垮坝……特此报告”。好在武汉区炮兵某部政委李觉先率15个连队及机关干部1000多人及600多民兵及当地数万干群拼保住比板桥水库更大的薄山水库(薄山水库设计容量6.2亿立方米,满水位约近10亿立方米),当时距板桥水库溃坝仅差约一个半小时,否则如薄山水库再溃坝,这近10亿立方米的洪水再冲出来,驻马店75.8灾难更重将无法想像,当记头功。
由于保住了薄山水库,也导致了下游汝南县的宿鸭湖水库的压力稍减,宿鸭湖水库,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建成于1958年,控制流域面积4640平方公里。总库容16亿立方米,是一个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可以想像,如果当时薄山水库和宿鸭湖水库再溃坝的话,再多出约20多亿立方米的洪水,那就灭顶之灾的不仅仅是驻马店地区这15000平方公里了,恐怕下游的信阳地区及安徽省阜阳地区都将是一塌平洋。
中央得知驻马店市汛情后,立即进行部署险救灾,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坐镇指挥,一道道指示发往各部各省市区及解放各兵种,全国行动支援河南驻马店灾区,陆海空三40000多将士投入救灾,198支医疗队,3000多医务工作者奔赴灾区,那是当年共和国建国后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救灾。
河南省驻马店市位置
48年过去了,不少人并不了解那段痛苦的记忆。而河南,这块共和国的中原大地、华夏粮仓,75.8洪灾造成的影响也许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