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说历史之最的句子(主席认为唐太宗李世民的
李世民的事能力非常出众,主席曾拿他与明太祖朱元璋做过对比,结论是李世民略胜一筹。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起于寒微处,奉天统中华,夺九五之位,重开大宋天,其事能力毋庸置疑。
先是十月,太祖亲领马步数万众,一马兼二步,征浙东,悬金牌镌云“奉天都统中华。”至是,克婺州,于省门建立二大黄旗,两傍立二牌,旗上书云‘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牌上书云“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宝图。’ 俞本《纪事录》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开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出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气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明史·太祖本纪》
我遭逢国家动荡之时,从家乡开始,最初只想保全自身性命。等到过江之后,看到天下豪强所作所为,仅仅只是让老百姓民不聊生。豪强之中,张士诚和陈友谅是最大的蛀虫。张士诚凭借着他的富有,陈友谅依仗着他的强悍,只有我没有什么可以依仗的。我唯一的优点是不爱杀人,向外散布信义,奉行节俭之道。还有我们君臣齐心,才能堪堪和两位大寇分庭抗礼。最开始我和他们俩相僵持,张士诚离我近,我应该先攻击他。
但我认为,陈友谅骄横,张士诚量小。陈友谅骄横所以容易起一些变故,张士诚没有远见所以没啥威胁,所以要先讨伐陈友谅。
鄱阳湖大战,张士诚一定不会出姑苏城一步,来援助陈友谅。如果先攻张士诚,陈友谅一定会倾巢而出,我将会腹背受敌。
二位大寇被我消灭后,应当出兵北伐,要先攻击山东,后攻击河洛之地,在潼关那里止兵,不能仓促攻击关陇之地。因为张思道,李思齐,帖木儿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不可能立即拿下,过于着急就是孤注一掷,很难平定天下。
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之,直接调换方向,向北进发。拿下燕城,西征。张思道,李思齐看到没有趣怪网希望了,直接投降。纵使帖木儿拼抵抗,也无济于事。如果没有先攻打燕京,竟然和三员大将硬碰硬,谁能知道最终的胜负呢?(本人翻译水平有限,如有错误,多多斧正)
如此精辟的理论,为之动容。大局上的战略思路,环环相扣,只有这样才能夺得天下,建盖世功业。
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忧天下。语云“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明史 太祖本纪》
明史太祖本纪曾这样评价朱元璋,他料敌如神,所以他才能平定混乱,得到天下。
朱元璋对战局的把握分析,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才能之下,谁还能比他更出众。我们的毛大大同志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自古能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则朱元璋耳”——毛大大
《沁园春 雪》是主席众多诗词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唐宗宋祖稍逊风
唐太宗,就是被主席誉为古今最厉害的事家李世民。不过主席稍微揶揄了一下,说他缺少文治。挑剔如主席,也只能说李世民文治不显达,对他的事能力,挑不出半点毛。
让我们来看看唐太宗李世民的逆天人生:
李世民少年从,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上面太长了,一下
16岁 解救了当朝皇帝隋炀帝 史上著名的雁门之围
19岁 和他父亲李渊起兵造反
同年代替父亲李渊打赢了霍邑之战(替父从 青出于蓝)
20岁 浅水原之战 安定陇西,再无西顾之忧,关中已定!
22岁 虎牢关之战 生擒窦建德 迫降王世充 一战定北,唐朝疆域至此已定,战功赫赫
为此李渊封李世民天策上将 (这也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27岁 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他哥李建成 李世民登基成为太宗皇帝
我时常在想,我16岁时候在干点啥?哦,那会我才上初三,天真烂漫。
19呢?22呢?我还是别回忆了。
唐伯虎在桃花庵里写过这么一句: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我现在改一下:若将唐宗比鄙人,一照万古一不见。看完这句不对仗的拙劣句子,不禁喷饭于桌前。
自古能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则朱元璋耳——毛大大
主席诚不我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