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湿地生态体系面临崩溃 恢复或需十年

考古发现 2025-02-07 09:08www.nygn.cn考古学家

姜声扬报道:酷暑之下,洞庭湖畔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原本碧波荡漾的水面,如今只剩下不到往年的三成水域,昔日的洞庭湖湿地仿佛变身成了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草原。天气干燥炎热不仅使得各种疾病滋生,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持续的降雨不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可怕的旱灾。目前洞庭湖区的生态体系面临严峻考验,随时可能崩溃,从而引发连锁灾害,如洪涝、鼠害、蝗灾甚至疫情等次生灾害。

记者现场报道:本应进入汛期的洞庭湖,却遭遇干旱侵袭,昔日宽阔的水面如今只剩下了一片片干枯的沙地。当地居民向我们反映,每年河水至少漫过桥墩的三分之一,而现在却难觅水的踪迹。沿着河边望去,曾经的芦苇荡早已枯黄死去,失去了生机。在汛期来临时,这些芦苇还能帮助我们抵御虫害,促进生长。而现在,千年洞庭湖已经见底,湿地沙化严重,鱼虾蟹等水生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岳阳市民刘先生指着干枯的河床心痛地说:“这里以前都是水啊,现在连芦苇都干死了。汛期来临时,这些芦苇还能帮我们杀虫呢。”学者警告称,旱情不断蔓延,洞庭湖区的生态体系可能会彻底崩溃,而恢复生态湿地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深圳市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王合成表示:“我们必须警惕旱灾引发的各种生态灾害,如鼠患、黄灾等,这些灾害会让我们已经严峻的灾情雪上加霜。”

随着持续的旱情发展,人们必须同时做好抗旱和防涝的准备。因为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大旱之后往往会有大涝。我们应利用当前低水位的时机,及时进行水库隐患的排查和除检工作,以防患未然。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保护好这片美丽的湖泊湿地区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