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朝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哪里?

奇闻怪事 2023-08-17 09:36www.nygn.cn奇闻怪事

诗人有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在何处却,或说在山西的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安徽的贵池。那么,杜牧的《清明》所指杏花村究竟是现今何处呢?

  第一种说法是今山西汾阳县杏花村。早在1500多年前的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

  历史上,我国着名文人、学者、、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进北京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的题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尽善村”。

网络配图

  虽然有人认为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是江南的春景,但在唐代山西的春天恰恰也是春雨纷纷,雨水充足。其实,唐诗中描写山西及北方春天的诗句甚多,唐代着名才女在《寄刘尚书》一诗中说“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独孤良在《清明宴游》中云“细雨莺飞重,春风酒酝迟。”姚合有诗“代相杂,汾河海暗连”、“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山西汾阳说却有一点争议,那就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杜牧涉足汾阳的文献记载。

  但杜牧有《并州道中》一诗,有研究者便认为杜牧曾到过太原,因唐时并州州府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太原,而从太原到汾阳不过150华里,因而推断出杜牧可能经太原往汾阳品酒。

  第二种说法是湖北黄州(古齐安)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歧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仍扼守汉麻公路,处于麻城、新洲、黄陂、红安四县交界处。《黄州府志》还载杏花村在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交通要道,杜牧过此赋诗,是很自然的事情。

  杜牧是否到过这里呢?有诗为证。《题木兰庙》“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为木兰庙所题的诗。杜牧从黄州到木兰山,必定经过杏花村。

  杜牧清明而遇雨,想借酒消忧解乏,正是这里,谪迁黄州,也曾路过这里,与隐居在杏花村的旧友陈季常邂逅。

网络配图

  而对于杏花村的“酒家”,这里流传的民谚云“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据《麻城县志前编》(卷之三)载,这里的酒是的“水酒”,“纯以糯米酿者,其曲内无血肉品,故酒味最醇。

  漉净余滓,入瓷瓮固封贮之,经年色黄,味尤美”。这种酿酒方法流传至今,是麻城特有美酒。据《复斋漫录》记载,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后的二三年左右,宋代词人谢无逸也路过这里,并于杏花村驿壁上题《江城子》一首“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阴浓”

  第三种说法是安徽贵池杏花村,有学者认为山西汾阳属于华北,而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算是江南多雨的现象,不是黄河以北地区的气候。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自春季开始,北半球白昼渐长,南方暖气团逐渐北移,在阳历四月清明前后,正好移至大陆的江南地带,与北方冷气团交会,造成这一时段的蒙蒙春雨。但在北方,清明时节仍为干冷的天气,不会有“雨纷纷”的情形。

  不仅如此,贵池的杏花村还得到了大量文献古籍的印证。《江南通志》(1829年)、明嘉靖二十四年、清四十三年(1778年)的两部《池州府志》和清年间、年间两部《贵池县志》

  以及清二十四年(1685年)刻本《杏花村志》、1915年《杏花村续志》都从不同角度认定杜牧《清明》诗吟的就是贵池西郊之杏花村。

网络配图

  其中清道光年间《贵池县志》,归纳各种志书对池州乃杏花村的记述作了综合表述“池州府志在秀山门外里许,有古井、阑刻‘黄公清泉’四字。明天间,顾太守元镜作‘杏花亭’于此地。

  邑人郎遂有《杏花村志》。《江南通志》因唐杜牧诗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得名。《南畿志》有古井石圈刻‘黄公广润玉泉’六字。”该志载有清康熙年间池州同知《周疆筑杏花亭碑记》、《又募杏花村种杏树檄》和蒋韶《杏花村记》

  上述三文分别写道“自有清明诗,后村遂以杏花名,且筑亭于中,为游人止息地”;“照得杏花村,自杜公留句而后遂成千古名区,闻其风者多深卧游之”;“杏花村者唐杜司勋刺池时,牧童遥指杏花村之句而因以名焉”。

  至于杜牧是否曾到此一游呢?据《江南通志》记会昌四年,牛李党争正烈,杜牧也身受其害,从黄州调任池州刺史,仕途不尽如意。以他的个性,公余之暇,到城外的野店喝上几杯,借酒浇愁,是必然的事情。

  各地关于“杏花村”地望之争,愈演愈烈,也许牧诗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个杏花深处的村庄而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