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夫人刘志兰简历(抗日将领左权的夫人刘志

生活趣事 2023-08-14 20:16www.nygn.cn生活趣事

——刘志兰、左太北、左权 婚后一年就为年已35岁的左权生下女儿左太北,左权的夫人是谁﹖左权的夫人是刘志兰 刘志兰生于1917年,退休后的左太北决定寻访父亲战友、重走革命之路,官至司长刘志兰是翻泽么抗日将领左权的夫人刘志兰后来的生活情况怎么样        左权牺牲6年后,在左权死后的多年里,看到刘志兰对于左权将军的爱,左权牺牲6年后,刘志兰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

抗日将领左权的夫人刘志兰后来的生活情况怎么样

        左权牺牲6年后,31岁的刘志兰重组家庭,改嫁陈守中。

       左权牺牲后她也才知道丈夫曾被污陷为“托派”,并戴“罪”作战10余年。后经她四处奔走、多次写信,中央终于为左权受王明路线打击迫害一事予以平反,并取消了对左权同志的“留党察看”处分。这也说明左权当年并未错爱刘志兰,如果他活着,刘志兰不他生活上的好伴侣,也是他政治上的好同志。

      全国解放后刘志兰在北京市委党校工作刘志兰最先离开北京,到包钢设计院任党委书记。“文革”前,刘志兰又调离包钢到太原工作,文革开始后她曾被打倒后又被平反,在太原一家医院任职,刘志兰查出患上淋巴癌,经受了多次化疗的折磨,1992年逝世。

左权的夫人是谁﹖

左权的夫人是刘志兰

 

刘志兰生于1917年,北京人,刘志兰从小生长在北京,和她的六个姐妹个个如花似玉,被誉为七仙女。她身段玲珑,肌肤雪白,讲话时声音清亮。不仅如此,她博览群书,文采好,下笔千言;更有一手好书法,北师大女附中的不少同学以其字为帖。在一二·九运动时期很活跃,是北师大女附中“民先”队长。当年,刘志兰为许多异性所爱慕,到延安之后在中共北方局妇委工作,并任陕北公学分校教导员。对其追求者也是很多。但刘志兰也是心高气傲对他们并没有上心。

   

  1939年2月,刘志兰随中央巡视团到太行山巡视,代表中央妇委讲话,一下子引起朱总司令夫妇的注意。朱总司令很关心左权的婚事,左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军事干部,黄埔一期的学生,和彭德怀同为湖南老乡,两人在最艰苦的抗战时期,并肩战斗在太行山上,友情深厚。在多次和夫人康克清商量要给左权介绍个合适的对象,但左权对女友要求高,从苏联学习回国10年一直独身。刘志兰有才有貌,能力超群,真是郎才女貌!   朱总亲自出马,找到了刘志兰。老总问明刘志兰还没有男友后,就坦言向她介绍左权“这事用不着多考虑啦!我看你们二人彼此都不会有意见。”康克清也对刘志兰说“像左副参谋长这样的人,这样的条件,怕你到别处再难找到第二个了。”1939年4月16日同左权在八路军总部潞城北村结婚,老总亲自主持了他们的婚礼。刘志兰也被公认为“领袖夫人中的头号美女”。    

   

——刘志兰、左太北、左权

 婚后一年就为年已35岁的左权生下女儿左太北。1940年在延安保育院工作。1942年才25岁的她,在与左权婚后仅仅相处了一年多就永别了。她当时伤心欲绝,后在朱总司令一再安慰鼓励下而强忍悲痛,并在延安《解放日报》撰文纪念左权。渡过了悲伤时日后,她主动远离了丈夫生前的圈子,靠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

左权牺牲6年后,31岁的刘志兰重组家庭,改嫁陈守中。

 

 

——和彭德怀、浦安修的合影

 

左权牺牲后她也才知道丈夫曾被污陷为“托派”,并戴“罪”作战10余年。后经她四处奔走、多次写信,中央终于为左权受王明路线打击迫害一事予以平反,并取消了对左权同志的“留党察看”处分。这也说明左权当年并未错爱刘志兰,如果他活着,刘志兰不他生活上的好伴侣,也是他政治上的好同志。

   

  全国解放后刘志兰在北京市委党校工作刘志兰最先离开北京,到包钢设计院任党委书记。“文革”前,刘志兰又调离包钢到太原工作,文革开始后她曾被打倒后又被平反,在太原一家医院任职,刘志兰查出患上淋巴癌,经受了多次化疗的折磨,1992年逝世。

 

——

——晚年刘志兰

左权将军唯一的女儿,退休后一直寻访父亲旧部,官至司长

1942年5月,曾经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辽县英勇殉国, 他牺牲时年仅37岁,留下了风华正茂的妻子和正当两岁的女儿。

而就在两年前,左权去往延安之前只留下了一张合影,那时他的女儿左太北才出生不满百天。

长大后的左太北每每看到这张照片都痛哭不已,她想象着父亲的样子,却十分模糊。

终于,退休后的左太北决定寻访父亲战友、重走革命之路,并整理出了一部传记。

几十年过去,尽管年逾古稀的左太北,对父亲的印象早已被时间冲刷,但靠着这本“回忆录”,父亲的英姿被永远地留存了下来……

左太北出生在辽县,因生在太行山北麓,被父亲的革命战友彭德怀元帅赐名为“太北”。

左太北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自有记忆以来就从未见过父亲——她对左权的了解都来源于他人的转述。

有人告诉她,父亲是一名“抗战英雄”,左太北便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左权牺牲后,年仅25岁的妻子刘志兰很是消沉地度过了一段时间。

在1942年的《解放日报》上,刘志兰还发表了一篇悼念亡夫的文章 “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我都不愿相信。我愿意20年寿命换取,仍盼望你还能驰骋于太行山际,若是你重伤归来,我也将以你的残缺为荣。” 这其中哀思,让人闻之潸然泪下。

后来组织上考虑到她独身一人的艰辛,建议她再婚 。几年后,刘志兰改嫁给了左权曾经的秘书长程守中,左太北就在二人的抚养下长到9岁。

1949年时, 膝下无子的彭德怀夫妇将左太北接到身边 ,想要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

左太北被送进了北京八一小学,那时她还并未觉出自己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直到有次学校组织给毛主席汇报,全校只派了七名同学,其中就有左太北。

更让左太北激动的是,毛主席见到她,不仅细细询问了她的家庭与生活状况, 还给予了一番大大的鼓励 ,其他同学都羡慕不已。

而后她有次去天安门看烟火时偶遇周总理,周总理也亲切地对她说 “你是北北吧?以后长大了可要向你爸爸学习呀!”

于是在这样熏陶下长大的左太北也延续了父亲的热血与初心,一心想要加入军队、为国出力。

高考后她找到养父道 “我预备报考‘哈军工’。” 但彭德怀并不建议。

可左太北没有这么容易放弃,她仍然在志愿表上写上了哈军工。她信心满满地等待着消息,不料几天后,左太北却接到通知 她的政审没有通过。

不甘心的左太北当即找到了哈军工校长陈赓。陈赓得知左权女儿来访也非常高兴,他道 “当初见到你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没想到现在都这么大了。我与你父亲在黄埔军校时可是上下铺哩!”

左太北与他寒暄了几句,接着告知来意 “叔叔,哈军工的录取线我已经通过,但通知上说政审方面有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赓听完十分惊讶 “英雄的女儿怎么会不过审呢?” 他叫来相关负责人询问一番,这才得知, 原来问题出现在左太北曾经加入过国民党的二伯上

陈赓很是爽快地为左太北做了担保,他对左太北说 “看在你父亲的面上,哈军工不会不要你的!”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左太北果然被军事工程学院录取。而这时她才深刻地体会到,那个素未谋面的父亲在党的份量,明白了“英雄”这两个字究竟有多重。

1965年,毕业后的左太北顺利进入航天研究所工作,完成了她报效祖国的心愿。而后, 属于她人生的爱情也悄悄降临了

据左太北道 “与丈夫沙志强第一次见面时,他穿着一身旧军装身上还打着两块大补丁,看起来尤其朴实。” 但实际上,沙志强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含金量非常之重。

见面后,左太北的性格与品质也打动了沙志强,二人很快确立了关系。婚后,这对夫妻生活得非常幸福,左太北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她不仅连续不断地接济着太行山的贫困户,还为改善老区的贫困做出了许多贡献—— 左太北在努力地向父亲靠拢。

而就在左太北以为生活会像这样一直平淡地延续下去时,1982年5月的一天,母亲刘志兰把几份资料慎重地交给了她,这其中就包含父亲写给母亲的十一封家书。

母亲回忆道 “你出生的那一年,正是革命最紧张的时候。我记得你父亲走前那天正是百团大战前夕,他一边忙着战斗部署,一边还要过来帮你洗尿片、喂米汤。后来他去了前线,还曾时时给我写信……”

从那以后,左太北每每看到这些信,便忍不住泪流满面。 左太北开始想象着父亲的样子 ,并迫切地想要了解他过去的那些革命经历。

1991年,刘志兰被查出了淋巴癌,日日需要接受化疗的折磨。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时,刘志兰想起了第一任丈夫左权,她忍着病痛写下这段话 “人生如白驹过隙,坎坷波折、忧患安乐,直到闭了眼睛……”

母亲去世后, 留给左太北的唯一念想,只剩下了那十一封家书

时间一晃而过。2000年,左太北在“中国航空工业”综合计划司副司长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了,她有了更多时间去遵循自己内心的指引。

于是左太北干脆将所有的精力, 都放在了寻访父亲革命的故地与整理他的传记上 ,对此,丈夫沙志强也给予了十分地支持与尊重。

左太北打开那些信,在经历岁月沉淀后,她对父亲有了更加感性的认知 “原来父亲不止是英雄,他还是一个贴心的丈夫、有爱的父亲。”

在左权的信中,有对女儿的疼爱与回忆 “忆起当时我们闲坐时,北北十分调皮,一时坐在地上,一时又从妈妈的怀里爬到爸爸的怀里,那时真是快乐!望来信时能多报道她的一切。”

也有在他牺牲前三天时,给爱妻写的一封信,怀揣了对妻子的思念与无奈 “亲爱的志兰,相见时难别亦难,如今已分离二十有一个月,而我却不知何日才能相聚。十分想念!” 如今几十年过去,信纸早已泛黄,但其中所饱含的感情却分毫未减。

2001年12月,61岁的左太北决定, 给父母去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 。她怀揣着如同孩子般的忐忑心情写道 “如今桌前灯下,追思起往事,百感交集。”

在这封永远不会到达收件人手中的信里,她告诉父亲 “你走后家人一直瞒着奶奶你逝世的消息,直到几年后部队派人去慰问时,奶奶掏出了当时周总理寄来的抚恤款和书信,大家才知道,她的心里原来是清楚的,只是很少在人前表现出悲痛。” 写到这里,左太北的泪水早已染透了信纸。

2002年,左太北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将那些书信整理出来, 出版成一部《左权将军家书》。

此后,左太北还开启了重走“革命之旅”,找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她与刘伯承之子刘太行一起沿着一二九师那场“十字岭战斗”的突围路线走了好几遍。

她一边走,一边想象着父亲当年的样子,以及他是否同样走过脚下这条路。

左太北道 “在这个过程中,是我觉得与父亲最为贴近的时刻。连树上的黄雀叽喳声,都像是父亲派来的使者在与我对话。”

2006年7月,左太北又参加了一场关于烈士子女“情系长征路——革命慈善万里行”的活动。这群年过60的革命后代们带着“五不”原则,遵循着革命的俭朴作风, 踏上了这条历经11个省区的八千多公里路程

左太北在接受采访时说 “每次参与这样的活动,我心中都会留下‘父亲是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的深深烙印。我相信,人民会永远怀念他!”

在那些家书以及父亲于抗日时写下的四十多篇文章中,在那些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以及父老乡亲的感激中,左太北慢慢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左权。

与那些父慈子孝的故事不同, 她只能凭借着这样的方式了解了记忆中未曾谋面的父亲 ,是那么的独特却又深刻。

2019年6月25日,79岁的左太北于北京逝世 ,她安然地走完了人生的路程。这位烈士之女虽然离去了,但她却留下了一部可供后人传颂的文献,这是属于时代的印记。

而正是这些珍贵的文件才能使我们了解到那些逝去的英雄、那段壮烈与沉重的 历史 ,才能使吾辈谨记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要知道,如左权般的父亲还有许多,正是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民族的胜利,才有了无数个家庭的团圆。

刘志兰是翻泽么

俗话说得好,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枚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她就是左权将军的夫人,刘志兰。她被称为“领袖夫人中的头号美女”,学识与勇气俱佳的革命女战士。缘分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让两个惺惺相惜的人,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走到了一起。也只有在和平的年代里,才有资格谈论天长地久。烽火连天,时局混乱,我们国家优秀的共产党员只能牺牲自己的小家而顾全大家。在左权将军三十七岁时,作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他,在指挥抗击日军大扫荡的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得知此噩耗的刘志兰,几近崩溃。她看着眼前还在咿呀学步的孩子,曾经完整的一家三口,就这样剩下了她们母女二人。久久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的刘志兰,只能继续投身到革命工作中,以获得心灵的抚慰。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年3月15日,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平桥乡黄茅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他记事起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在他还是婴孩时期,便失去了父亲。左权的童年时光里,总是经历着受冻和饥饿。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左权就开始为家做着许多劳苦的农活,来为母亲减轻负担。悲凉的身世,没有让他变得懦弱,反而让他从小便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十七岁时在县立中学读书的左权,通过《新青年》等进步读物,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他将来投身革命事业的一颗火种。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经辗转,在十九岁时,左权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一九二五年,有陈赓作为入党介绍人,左权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一名优秀的党员。毕生为了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曾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几年后归国,将先进的军事思想和革命理论带回中国,彻底投身于中国的解放大业。在军事上,左权将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作战思想中,左权将军一直主张稳中求进,不焦躁,不惶恐,以守为攻,以静制动的原则。在黄崖洞保卫战中,在左权的领导下,我方杀敌数十倍,并且我方损失极小。这是历史上一次极其成功的保卫战争。天妒英才,在一次突围战中,左权被炮弹击中头部牺牲,享年三十七岁。英雄的一生就此落幕,对于我党和我军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也留给她的妻女无限的哀痛。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被称为“领袖夫人中的头号美女”的刘志兰,究竟是有着怎样的美貌呢。后人们是否因为她的美貌,而忽略掉了她崇高的革命精神,以及对于左权将军深深的爱。刘志兰从小成长在北京,她的性格中有着北方姑娘的爽朗和大方。家中姐妹七人,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刘志兰从小聪明机灵,落落大方,又写得一手好字,在北师大女附中时就是备受欢迎的风云人物。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展开了全面的侵华行动,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犯我国土,伤我国民,日本侵略者的姿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痛恨。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作为当时的革命圣地,刘志兰毅然决然地前往那里。出发前,或许她从未想过在延安,她会拥有一段婚姻,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会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从来到延安的那一刻起,刘志兰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无心再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一切与革命工作无关的事,从来不能占据她的内心。恋爱和婚姻的问题,她从不考虑。在朱老总把左权将军介绍给她之前,对于左权的名字她早有耳闻。这个有勇有谋,能文能武的大将,在当时的革命队伍里,也是一位名人。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在1939年,两个人在潞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简短的蜜月期过后,二人又都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中了。直到不久后,女儿刘太北出生,左权还是无暇顾及她们母女二人。年纪轻轻就做了母亲的刘志兰,会抱怨,会对左权耍小脾气,左权深知对于她们的亏欠,他也包容了刘志兰的抱怨和脾气。就当他们觉得来日方长的时候,殊不知已经是时日无多。一颗炮弹带走了左权的生命,从此他与她天人永隔。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乱时代的爱情,不只是你侬我侬,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同为共产党员的二人,对于革命事业的目标高度一致。平安便是那个年代里,一对爱人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敌人犯我中华,一直在前方作战的左权将军,无暇顾及年轻的妻子和襁褓之中的女儿,他只盼战争能够早日结束,回到妻女身边,家人团聚。用现在的话来说,左权和夫人刘志兰当时是用着相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一致的二人,在朱老总简单的牵线搭桥下,很快就确定了关系。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是时局动荡,条件艰苦,有今日无明日,朝不保夕的生活,看起来与浪漫毫无关系。但就是在那样的年代里,见证了最令人动容的感情。如今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流于表面形式化的爱情,在刘志兰对于左权的那种深情面前,显得肤浅和不值得一提。在左权死后的多年里,刘志兰一直为左权平反的事情多方奔走。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上阵杀敌的左权将军,一直是“戴罪”之身。这是在他离世后,刘志兰才知道的事情。那一刻,刘志兰对丈夫无比心疼,对迫害者深恶痛绝。在巨大的气愤之中,也忍受着对丈夫的思念,她四处奔走,与多方沟通,最终让左权将军在党内受到处分一事,被平反。这样的情义是胜过于爱情的,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得到这样一个人的深情。刘志兰的美除了外在,也在于心灵。这位领袖夫人中的头号美女,也是当之无愧。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打满算,左权和刘志兰总共做了三年的恩爱夫妻。在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里,让人对于生命无常,都无从感叹。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子,一个有情有义的妻子。人的生命本身就很脆弱,何况是在革命的年代里。为了祖国的和平事业,有多少革命英烈战死沙场,有多少失去丈夫的妻子,又有多少失去了父亲的孩子。这样一份战乱之中的深情,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动容。看到刘志兰对于左权将军的爱,不禁会让人感叹,这样至死不渝的感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还会不会有。这位被称为“领袖夫人中的头号美女”,她也同样有一份头号的深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