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刘文辉简历(川军团是哪一年成立的,团长

生活趣事 2023-08-14 22:19www.nygn.cn生活趣事

团长是谁川军中著名将领【刘文辉简介】刘文辉的后代,刘文辉的儿子川军团是哪一年成立的,任川军第二军军长的刘湘,川军都是土生土长普通的四川人,附川人抗战(简转)  在八年抗战中,刘文辉在军政上有刘湘提携援手,一、300万川军出川抗战  1935年5月后,但刘文辉并不着急,任下级军官的刘文辉对侄子刘湘忠顺不逆。

川军团是哪一年成立的,团长是谁

1935年1月整编前的各路川军编制如下
  第20军,军长杨森,辖6个混成旅共18个团。另一宪兵大队,一精练司令,一机炮指挥,一手枪大队,共6个团。第21军,军长刘湘,辖9个师,5个独立旅,四路边防司令,叁路警卫司令,两路警备司令,一城防警备司令,一独立支队,共125个团。另有一宪兵大队,一机枪司令,一炮兵司令,一警卫大队,一税警总队;一航空司令,飞机10架;一川江公安舰队,炮舰2艘;一战车大队。第23军,
  军长刘邦俊(原为刘存厚),辖1个师,6个团。另一特务大队。
  第24军,军长刘文辉,辖4个师,一屯殖司令,共27个团。
  第28军,军长邓锡侯,辖5个师,一特科司令,一警卫司令,共42个团。另一宪兵司令。
  新6师,师长李家钰,辖7个旅,共19个团。另一特科司令。
  新23师,师长罗泽洲,辖4个旅,共12个团。另有特科叁大队。
  以上新6、新23师及24军独立,其他统归刘湘指挥。共有兵力约340个团。
  1935年3月,整编后的川军编制序列如下
  第20军,军长杨森,编为第133、134、135叁个师,计6个旅14个团。
  第21军,分编为21、23、44叁个军,以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分任军长,统归刘湘直辖。共计83个团。第24军,军长刘文辉,编为136、137、138叁个师,共16个团。
  第28军,改45军,邓锡侯为军长,编为125、126、127、128、131五个师,共24个团。
  第29军,改为41军,军长孙震,编为122、123、124师,共19个团。
  新6师,改为104师,李家钰任师长,编为3个旅9个团,另一独立团。
  整编后,川军缩编为不到170个团。
  (以上资料见《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

川军中著名将领

  川军抗战著名将领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唐式遵
  川军著名将领、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坂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和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宁死不屈,跳墙殉国。王铭章殉国后,所部官兵抵抗战至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4000余人。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一带布防的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城中残留官兵,均战至,以手榴弹自戕,无一被俘投降。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睢阳之后,一人而已……”
  川军出川后,最先进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yu禹)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该师官兵英勇顽强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下600多人!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立下大战功。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
  刘湘
  抗日战争300万川军用血肉创造抗战神话
  --------------------------------------------------------------------------------
  04/04/2007/13:53 华夏经纬网
  日本直到战后对这方人民也心怀嫉妒和羞愧,无法打倒四川是日本人一个神秘的阴影,灭川灭中国的宿命始终无法打破。今天日本仍然受到这方人民的鄙视。
  纪念川军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而对于60多年前60多万巴蜀英烈来说,四川,一个走了再回不来的故土。
  国民党眼中的“杂牌军“,共产党眼中的“国民党兵痞子“
  没有碑,没有名号、没有荣誉,只有默默的牺牲和曾经被毁的塑像,却赢得无数的悼念-光荣的川军。
  最纯洁的部队--一心为民族独立抗击侵略,最纯洁的部队。心无杂念,不求占地盘。相对国共两军,算得上高尚。
  最单纯的部队--主动请缨,热脸去挨冷屁股。走路出川,没有武器弹药补充,到处受排挤。远没有GCD会讲条件。
  最勇敢的部队--武器比共党的还差,都是四川土枪,还打阵地战。说起“肉包子打狗“,老泪纵横是川军老人的真实写照。川军伤亡64万余人。
  川军都是土生土长普通的四川人,喜欢悠闲恬静,而大义面前敢赴死,大多数没有出过川,只为了在危急关头担当起拯救民族的重任。天下已然大乱,武器太差,补给、指挥、任务一遍混乱,一接触即阵亡几千人,才发现为国牺牲原是如此之近。川军拿出了四川人的气概,从山西到湖南,从上海到重庆,8年里无数川军战斗在城市乡村,牺牲在异土他乡。
  解放后,川军的主要工作是蹬三轮、泥水匠、做小生意,一辈子无人过问。
  抗战胜利60周年,让我们记住他们?
  附川人抗战(简转)
  在八年抗战中,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谨以此文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川人。
  一、300万川军出川抗战
  1935年5月后,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试图吃掉四川军队。GCD紧抓统战工作,鼓动川军停止内战、上前线。周、朱、叶等赞誉抗战的决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
  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缗抗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
  “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8年中,四川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川军伤亡64万余人。
  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家六口人的生活。
  “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于,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4.5万名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赴印缅补充远征军。四川无数大中学生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前线。
  二、川军伤亡64万余人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及其残暴的“武士道“,当时是威震一时的。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1938年1月20日,刘湘去世,终年仅48岁。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日救国“感召下,出川后军纪严明,沿途鸡犬不惊,深受各地民众欢迎。抗战八年中,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十分之二,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最惨烈的牺牲!
  川军中广大将士“不把日寇驱出国境,誓不生还“,催人泪下的动人事例举不胜举。抗战八年中,川军为挽救国家危亡与日寇鏖战,牺牲巨大。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三、后方民众共赴国难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由于四川这个“大后方“是“陪都“所在地,所以负担巨大。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30%以上。战时粮食奇缺,全川物价暴涨。成都1942年12月至1943年1月,一月之内米价上涨3倍以上,粮、糖、盐、火柴等,都曾限量供应。几千万四川普通民众都挣扎在饥寒线上。
  万般困苦艰难的情况下,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生产,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军火枪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是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川江上赤裸上身的航运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表的不完全统计,抗战中四川各地献金总额为5亿多元。这些钱,是四川人民一滴一滴地挤出来的血!这笔巨款,有力地支持了抗战。
  日本人深知“中国大后方“四川的重要,对四川的轰炸前后持续了6年多时间,四川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灾难。从记事起,“跑警报“这三个字就是父辈嘴巴头常唠叨又很有恐怖味道的名词!
  抗战后期,盟军加大配合中国空军作战的力度,从1943年12月起在成都周围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轰炸、驱逐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
  就是这些衣衫褴褛忍饥忍饿的民工们,流血流汗,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的原始工具,在半年时间里就修建好各个机场。1944年6月16日,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飞到日本钢铁中心八幡市上空投弹,八幡霎时变成火梅。这是从中国第1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土。到这一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令日本法西斯胆寒。
  四、抗战精神永垂青史
  当年300万川军,穿一双草鞋、扛一支“老套筒“,带了川中父老的嘱托,一步一步走向生死未卜的前线。1944年7月7日,成都东门城门洞立了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市民通常称为“无名英雄铜像“。铜像造型是一国民革命军人,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欲出征冲锋状,形态威武,长期为成都市民敬仰。
  幼时常听父辈讲传说有年寒冬腊月沉沉深夜,有个衣衫单薄的穷军人走到城门洞边卖汤圆的小摊子前,看来是又冷又饿,埋头呼呼呼地只顾吃汤圆。眨眼间,穷当兵的却不见了!卖汤圆的小贩恍然大悟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苦啊,是那个赴国难牺牲的“无名英雄“从阴间来吃汤圆了!消息传开,百姓们都哭了“天冷了,他又冷又饿,莫让他在阴间受苦呀!“于是一家又一家,流泪端来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到铜像前祭奠。这哪是传说?这是四川民众对出川抗战牺牲将士的深切悼念啊!
  1966年“文革“时,这座成都标志性建筑,以铜像是“国民党兵痞“的罪名被砸碎。1989年8月15日,市政府将塑像重塑于万年场。
  近日,成都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在成都东郊重新修建了占地50多亩的“烈士陵园“,这座川军抗日英雄纪念碑已迁入陵园供人们悼念。这座烈士陵园还为1000多名为成都的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烈士修建了陵墓。(转自中华网)
  樊傻儿原型范绍增
  民国28年初,范绍增率八十八军出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又转移浙西作战;冬,调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民国30年春节时,老百姓慰问范部。范在张渚各界劳军会上说这回打日本人,不是老百姓帮忙,还是打不赢的;二回我们不把仗打好,老百姓要吐我们口水!
  范虽在前线打了胜仗,却被蒋介石调任为没有实权的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范一气之下,于民国31年初回到重庆。

【刘文辉简介】刘文辉的后代,刘文辉的儿子

【刘文辉简介】刘文辉的后代刘文辉的儿子

  刘文辉,字自乾,法号玉猷。刘湘的叔叔,俗称“刘幺爸“。民国第24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文革中病故。

家族提携

  刘文辉晚年照片刘文辉(1895年-1976年),1895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大邑一农民之家,生于1895年1月10日。在6个兄弟中排行老六。刘氏祖籍安徽徽州,清初移民入川安居名山县(今四川省雅安市辖),后迁居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世代务农。民国年间,刘氏家族平步青云枭雄辈出,出了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还有1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清“的说法。刘文辉和刘湘叔侄,是刘氏家族最耀眼的将星。刘氏一家权势之盛,可见一斑。据刘氏族谱记载,大邑刘氏开山始祖刘应良系安徽徽州人,清初移民入川。到了第七代孙,刘宗贤中举,名闻乡里,其生三子:刘公晶、刘公敬、刘公赞。刘公敬有四子,长子刘文纲生三子:刘湘、刘元树、刘元职。刘公赞生六子:刘文渊、刘文成、刘文远、刘文昭、刘文彩、刘文辉。刘文彩父亲刘公赞是晚清贡生(一种经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家境相当于富裕中农。刘公赞有六儿一女,长子刘文渊是个书生,曾考中秀才,后学习法律,担任四川省谘议局议员、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早年刘文渊曾在刘家祠堂设塾,为弟男子侄授课,所以他是最受刘家人尊重的。父母去世后,他被尊为族长。次子刘文运是农民,心眼很窄。二十年代中期六弟兄分家就起因于他。刘文彩与他很疏远。三子刘文昭素好老庄,“无欲无为“,颇具散仙风范。文昭右腿略有残疾,以裁缝为业。成天伏案缝纫,与世无争,性淡如水。刘文彩与刘文昭交情甚笃,晚年组织“公益协进社“,请刘文昭坐头把交椅,自己屈就副职。素来不问红尘之事的刘文昭这次竟也欣然应允。老四刘文成早年经营烧酒坊,后来凭藉刘文辉的关系,当上了“机械修理厂“厂长,其实是个造币厂。造钱的人哪会缺钱花,于是他开银行,买房田,由于在成都房产很多,被称为“刘半城“。虽然富甲四方,刘文成却很吝啬,他的众多孙子们出去拜年,个个都有赏钱得,但别人家的小孩子给他拜年,却很难指望得到赏钱。五子:刘文彩六子:刘文辉刘文辉小时其父刘公赞对其备加宠爱,在刘文辉年龄稍长的时候就送他到刘家祠堂读书。刘文辉自小聪慧不凡,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13岁时,为报考成都陆军小学,刘文辉虚报年龄16岁。就试时,虽对试题一片茫然,但刘文辉并不着急。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另发议论“欲强国必先练兵,兵不强则不能御外侮,将兆瓜分之祸。裕国必先富民,富民之道在兴工固农,救民之道在因势利导……“离题万里,夸夸其谈。校长拍案称奇,特召面试,见他品貌不俗,有心栽培,当场就破格录取。从此,刘文辉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后来他被保送至西安陆军中学、北京陆军第一中学就读,直至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的那年夏天,刘文辉从保定军校第二期读完炮科毕业。大哥刘文渊陪他到成都,拜望已是川军将领的嫡亲堂侄刘湘。热情接待两位堂叔的刘湘在思忖:求职的堂叔年少气盛,如何安置?岂能长期屈就侄儿之下供使唤?想来想去,让幺爸(四川话,最小的叔叔)另攀高枝,从旁援手为妙。倘若他得意,自己有提携之恩,不难联手对付异姓诸雄;假如他失意,自己问心无愧。于是,保举引荐刘文辉投奔川军第八师陈洪范,在陈洪范属下任上尉参谋。在陈洪范师5年间,刘文辉由上尉参谋升为营长、团长、旅长,升迁之快与刘湘照拂是分不开的。任下级军官的刘文辉对侄子刘湘忠顺不逆,让侄儿喜欢上了幺爸。 任川军第二军军长的刘湘,经一番策划,让刘文辉由陈洪范师的普通旅长,改任川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刘文辉明白侄儿的良苦用心,这混成旅旅长能摆脱陈洪范的约束,就可以自立门户、自主发展。他心里更清楚,这是侄儿精心安排的,感激之情深深埋藏心中。金沙江和岷江汇流的宜宾,是长江起点重镇。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为云、贵入川孔道、川边和云、贵物资集散中心。当上混成旅旅长的刘文辉,在刘湘的襄助下驻防宜宾,总揽这里的军、政、财、文大权,在这块宝地上开始了势力突飞猛进的新阶段。率部驻防宜宾后,刘文辉静心细想:要在宜宾站稳脚跟,麾下这点兵是不行的。熊克武、杨森敢抢地盘,不就是靠枪杆子吗?我一旅兵力敢和谁拼?敢向谁抢?要扩展防地就得扩军,要扩军就得花钱,这钱如何运作……他眼前一亮:如山的货物,繁华的市场,富饶的沃土,劳作的百姓--征税。运作征税敛财人嘛,他自然想到五哥---刘文彩。让他任船捐局局长兼四川烟酒公卖第20分局局长。忠心耿耿的刘文彩为助刘文辉当四川督军,敛财范围越来越广,从银号到商号、从信用放贷到变相高利贷、从办加工作坊到近代工业企业、从田赋预征到统税杂捐,都能驾轻就熟,大获成功。为了弄钱,只要有赚头的刘文彩都干。刘文彩弄到的钱,大多支持了刘文辉发展势力,扩大防区,抢夺地盘,提升权位。刘文辉在军政上有刘湘提携援手,在经济上有刘文彩支持,做四川督军、称霸四川的野心在心底萌动、膨胀。20年代初川军逐出滇黔军后,刘湘被川系军阀举为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可是,在这个位子上未坐热,熊克武在重庆的忠县、合江等地向刘湘的第一军发起攻击。受过堂侄提携的刘文辉自告奋勇倾全旅兵力,由宜宾赴重庆为刘湘守老巢、维护后方秩序。虽然刘湘败在熊克武手下让刘文辉有些难堪,却能以重庆卫戍司令的名义与保定军校的老同学邓锡侯谈判,达成“省军对刘文辉旅在渝维持治安表示慰劳,所部开拔宜宾驻原防,护送既已辞职的刘湘回籍“等项协议。此役,刘文辉助一臂之力刘湘心知肚明,刘文辉未损一兵一卒刘湘心中有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