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鸟类研究组发现 距今有1.25亿年反鸟类新属种

生活趣事 2025-02-08 11:27www.nygn.cn生活趣事

沈阳师范大学古鸟类研究团队近日取得了重要发现:繁盛于白垩纪的神秘“渤海鸟”揭开了其一亿多年的生命面纱。这一发现被美国学术刊物《古脊椎动物杂志》报道。

据了解,“渤海鸟”生活在约1.25亿年前的白垩纪,属于“热河生物群”中的反鸟类新属种,甚至被认为是现代鸟类的远古祖先。这一令人惊叹的化石于两年前被一位名叫郭的化石收藏家发现,因此被命名为“郭氏渤海鸟”。

这块化石保存完好,长约35.7厘米。化石揭示了“渤海鸟”的许多独特特征,包括较短的头吻部和上下颌的多个牙齿,以及前后肢的长而弯曲的趾爪,这些特征都接近等长,是树栖生活、以昆虫为食的鸟类的典型特征。

沈阳师范大学的胡东宇教授介绍,“渤海鸟”在肩胛骨与鸟喙骨的关节方式上与现代鸟类相反,属于反鸟类。反鸟类是鸟类起源后第一支成功辐射全球的类群,它们在白垩纪繁盛,但和恐龙一起在白垩纪晚期遭遇灭绝。

胡教授还表示,“渤海鸟”在手部演化上表现为原始反鸟类和进步反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化石上还保存了多枚前肢飞羽印痕和两枚末端丢失的带状尾羽印痕,这说明“渤海鸟”已经具备了拍打飞翔的能力,可以实现自由飞翔。

此次“渤海鸟”的发现不仅揭示了早期鸟类在白垩纪就存在形态和生态上的高度分化,更是沈阳师范大学在鸟类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继2009年发现“赫氏近鸟龙”之后,再次为全球古生物学界带来惊喜。这一发现对于理解鸟类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沈阳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无疑为我们揭开古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做出了重要贡献。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