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之谜:他只是一个常败将军?

热点事件 2023-08-17 11:48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导读在《滕王阁序》中感叹“难封、冯唐易老”说的就是李广的故事。李广的名声想必大家都知道。曾经在《》中给他大夸特夸,说李广射石入之数寸。看起来挺离奇的。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将军最终未能封侯,留给世人无尽遗憾。

网络配图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将李广一生写得悲壮激越,脍炙人口,李广成了一位传奇式的英雄。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赞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老将行》感叹“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的《燕歌行》追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后来还出现了曲艺话本《汉李广世号飞将军》。人们咏叹之余,不禁发问在、以封侯赐爵重奖军功的年代,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史记。李将军列传》)戎马一生,名扬塞外,为何终不得封侯?人们试图解开这个“谜”,提出了种种看法。

  一说为“杀已降”。李广在世的时候,就对他自己没能封侯疑惑不懈,曾请教一位操望气之业(相面)的王朔。王朔针对李广自悔在任陇西太守时,曾杀过已降的800名羌人之事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这个看法有第一手的文字资料为据,在日本史学界相当普遍。但因蒙上了一层唯心论色彩,国内持此说者却不多见。

  二说为“杀霸陵尉”。李广曾因兵败而丢了将军职,一天夜晚回家路过霸陵亭,霸陵尉按规定不放行,李广手下的人说情道“这是过去的李将军。”酒醉的霸陵尉轻蔑地回敬道“当今的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过去当过将军的人!”后来李广复职,,借故杀了霸陵尉。明人董份于是说“广不能忘一尉之小憾,乃知功名不成,非特杀降也,亦浅中少大度耳,其不侯故宜。”(《史记评林》引)此说似以小节论大端,难以令人信服。

  三说为“治军不严”。宋人何去非认为“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而广每至败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广之治军,欲其人人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顿舍,警严管摄,一切驰略,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

网络配图

  (《史记评林》引)所谓“治军不严”,是与李广代的一位将军程不识治军整严相对而言的。李广领兵作战不讲“军阵”;停宿驻留,不击刁斗;幕府中那些表册文书也大多省约。他对征战大事还是肃审慎严的。司马迁就认为他与程不识一样是“名将”。所以,叶适对此辩驳说“李广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以常律论之,固非矣。”(《学习记言》卷二○《史记》)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中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李广是“攻兵之将”,程不识是“守兵之将”,“非可一律论也”。

  四说为李广系“常败将军”。宋人黄震说“李广每战辄北,因踬终身。”(《史记评林》引)司马光也认为“效不识(即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卷十七《汉纪》九)既然如此,不能封侯。,现代学者表示怀疑。因为《史记》仅记载了李广一生中的几次战事,并带有悲剧色彩,这是司马迁为塑造人物形象对史事进行剪辑的结果,没有说李广大小七十余战,一无战功。况且,司马迁称他为“名将”,匈奴兵将也敬畏李广,誉为“飞将军”,岂能是位“常败将军”?

  五说为李广不是军事全才。这实际是对常败将军说的修正。当代论者认为,从《史记。李将军列传》看,李广虽多失利,但确属一员“猛将”;,他既独勇寡智,又“自负其能”,犯了骄兵之忌,不免败多胜少,不侯,那是理所的事。吕锡生《略论卫青的出身、战功、将才》即持此说。,据史载,汉武帝时将军并非全才,且疆场血战逊色干李广而封侯者,,所以,此说也不是全面之论。

网络配图

  六说为汉武帝的偏见与卫青的压制。这种说法唐代已经存在。王勃《滕王阁序》叙说历史上高才之士境遇坎坷,在“李广难封”之句,将李广的不封,归咎于汉武帝。当代论者认为,由于李广数次征战失利,汉武帝于是产生了偏见,觉得他“数奇”(命运不好,不吉利),不胜重任。李广一次出征时,武帝就嘱咐全军统帅、大将军卫青不让他居前夺首功;卫青出于私心,让好友公孙敖出任前锋,代替了身为前将军的李广,致使李广失途误期,触犯军律,自刎而亡。

  宋怀仁的《李广不得封侯考辨》(《北方论丛》1984年第3期)持此说,有代表性。此说不同拘执于李广本身的前五说,而是从汉武时代的政治、军事上探索原因,视野较为开阔。不过,仍有许多疑难之点未能解决。

  李广是一位颇有争议的英雄,也有人说,李广难封只是因为杀得人不够!战争延续的仍然是古代的割首记军功的办法,李广虽然每战必胜。他杀得人远远不够卫青和。这或许就是他没有封侯的另一个原因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