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密:朱棣为何要杀方孝孺十族?
导读“株连九族”,已经是相当恐怖了,,却遭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门生故旧,牵连者不计其数!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竟至于要遭此“十族”之诛呢?
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网络配图
洪武九年(1376),二十岁的方孝孺拿着自己写的谈立身之道的文章《杂诫》来到宋濂那里,拜宋濂为师。宋濂好多年都未见过这样好的文章了,很高兴地把方孝孺纳为弟子。
相传,一次太祖设宴,宋濂出席,太祖命宋濂作一篇《灵芝甘露论》,限明晨交卷。宋濂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方孝孺后,自己因宴中饮酒过多,一觉睡到天明才醒。
准备上朝了,宋濂才想起作《灵芝甘露论》的事,大惊失色。方孝孺胸有成竹地对宋濂说“老师不必惊慌,我已代师写成一篇,未知可否?请老师定稿。”宋濂看后十分满意,未作修改,便直接上呈太祖。太祖看后,觉得此文与宋濂的文风不同,问道“这是学士的手笔吗?”宋濂只好如实说“这是我门生方孝孺的手笔。”太祖听后很高兴,说“此生良胜汝。”
洪武十五年(1382),经东阁大学士吴沉等人推荐,二十六岁的方孝孺来到南京,受到朱元璋的召见。明太祖见他举止端庄,学问深厚,称赞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方孝孺力主施行仁政,志存教化,与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政治主张相差甚远。朱元璋深知才非所用,不如不用,只是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有才华的正直之士,但现在还不是用他的时候,让他历练得更加成熟一些,将来好辅佐你。”于是厚礼相待,送他归乡。
网络配图
对于方孝孺而言,身怀匡世之才而无用武之地,实在是件憾事。此后十年,他隐居在家,一心,过着清苦的生活。著有《周易考次》、《要言》、《文统》等多部作品,还写了大量的诗歌。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经人推荐,朱元璋才让他担任汉中府学教授,成了个刚刚入流的九品学官。
后来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因事先嘱托过,朱棣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投入狱中。其实,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望来收揽人心,所以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又派孝孺的学生廖镛、廖铭二人前去劝说,反被孝孺痛斥一顿。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而入,悲恸而极,哭声响彻大殿。
孝孺接过笔,写上“燕贼”几个字后,随即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绝不能写。”朱棣,提出警告“你难道不怕灭九族?”“灭十族又如何?”“好!”朱棣恶狠狠地说,“我就灭你的十族。”
在当年的六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朱棣登上皇帝宝座的第八天,就在南京的聚宝门,当着方孝孺的面,朱棣将“十族”一个一个地杀戮。每杀一个追问一声方孝孺,是否回心转意。当方孝孺看到他的弟弟方孝友受自己的牵连,就要被砍头时,深感痛心,。
网络配图
临到杀方孝孺时,方孝孺谩骂不止。朱棣先是命人将方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并割下舌头,随后处以凌迟之刑。
死前,年仅四十六岁的方孝孺,作《绝命词》一首。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清初史家谷应泰这样叹道“嗟乎!暴秦之法,罪止三族;强汉之律,不过五宗……世谓,而人命至重,遂可灭绝至此乎!”
热点新闻
- 黄宗泽导演游客团游纪实才艺熠熠,贡嘎之旅启
- 哈利波特7死亡圣器
- 外地人可以在当地办旅游签证吗(外地人可以在外
- 退选亚姐孙亚莉因欠债自杀 香港艳星生存状况堪
- 梦中所遇逃亡经历探寻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答案了
- 侯佩岑婚前自备贞操带 后悔踢炎亚纶下床欲加戏
- 飞甩鸡毛是什么牌子
- 美孚速霸1000机油性能如何 用户体验如何
- 人工智能百度影音如何改善观影体验
- 徐小凤个唱金光灿烂沪上 大方倾诉事业成功感情
- 如何轻松找到大众喜爱的美文
-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攻略(银川滨河新区公园在哪里
- 步步惊心宫:如何解锁宫廷情感之谜
- 如何用英语表达曲奇 曲奇英文单词是什么
- 公子小丑:如何理解他的角色魅力与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