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揭秘: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热点事件 2023-08-17 11:50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导读在陕西省乾县以北的梁山上有一乾陵,乾陵是与女皇的合葬陵墓。令人奇怪的是,幕前有一块“无字碑”,立碑时竟未刻一字。为什么要立无字碑呢?它又说明了什么?

网络配图

  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为我国历代帝园中唯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墓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述圣记碑”,由武则天撰文、书写,8000余字的碑文虽然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其实也是武则天在借机抬高自己。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无字碑”与“述圣记碑”显然是在高宗去世时由武则天主持竖立的,那么,这块“无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

  据清年间的《雍州金石记》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1938年编纂的《乾县新志》载“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这块“无字碑”也就成为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

  “无字碑”为何无字,千多年来,人们对此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万事皆空不用说。

  这五种说法都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没有事实依据。事实究竟如何呢?我认为“无字碑”就是“功德碑”,武则天立碑的目的,就是为给自己、歌功颂德。

  这从武则天一贯的做派可以看出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且唯一的女、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登位后,就大修宫殿、佛寺,借机炫耀自己。长寿三年(公元694年),已70岁高龄的她为表彰自己,在生活起居的神都(今洛阳)城内定鼎门,耗资百亿修建歌功颂德的“天枢”“天枢成,高一百五尺,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下为铁山,周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丈,四龙人立捧火珠,高一丈。”并亲笔题名“大周万国述德天枢。”(见《》)当时,仅为此就熔毁了27000贯流通的钱币,耗去当时国家财力的四分之一强。

  公元695年,她又下令铸九州铜鼎和十二生肖,置于通天宫。有学者认为,由于武则天的大兴佛寺,劳民伤财,而使“的全盛时期到来,比两汉、明、清都要推迟三五十年”。从武则天不惜国力财力民力大搞个人崇拜的“形象工程”来看,她绝对不会忽视自己身后为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这样的重大事件的。况且,从公元683年高宗驾崩到705年武则天死,乾陵在武则天亲自规划和指挥下修建,耗时长达22年,她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网络配图

  继任者心怀怨愤不愿刻

  武则天在位16年,从显庆五年(660年)开始参政,到神龙元年(705年)正月被逼退位,实际掌握天下大权45年,虽然叱咤风云,英雄一世,但到了晚年,尤其是临终前却极为凄凉。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患病,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朝臣进行政变,杀死了武则天的男宠兄弟,迫使她让位于中宗,恢复国号“唐”,被迁往上阳宫。同年11月,82岁的武则天病死在东都洛阳上阳宫的仙居殿。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她虽然还权于李唐,但毕竟在那个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属于“僭越”,为社会主流所不见容,人们之所以当时表面上能够接受,一方面是迫于她生杀予夺大权的重压,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仍视她为之女,之妇。不管怎么说,她称帝改唐为周仍是李唐天下的深深耻辱,在她死后要与高宗合葬于乾陵时,就有给事中严善思等人上疏力阻,只是中宗没有同意而已。

  武则天滥杀唐朝宗室及贵戚令他们心怀怨恨。她为了清除称帝的障碍,“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令“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惋愤”(见《资治通鉴》)。可见她的凶狠毒辣与残酷无情及当政期间血雨腥风的恐怖政治气氛。这不能不让继任者心有余悸,心怀怨愤。武则天先后毒死太子李弘(谥号“孝敬皇帝”);废太子(高宗第六子,谥号“”)为庶人,后又逼其自杀。即便她亲生儿子唐中宗李显(高宗第七子),也几度险遭毒手,当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她废黜皇位,贬逐出京。他的长子李重润(谥号“懿德太子”),女儿李仙蕙(中宗第七女,谥号“”)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则天处死。,武则天晚年还一直思谋着将皇位传给其武家侄儿。

  有过这一番饱受折磨经历、生性又懦弱无能的中宗,虽然不敢公开否定母亲的废唐建周行为,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她歌功颂德的好话,如何评价他这个如狼似虎的母亲的一生,是令他左右为难的一件事情,深受其害的唐宗室及贵戚朝臣的争议肯定很大,干脆一字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碑”。由于中宗的软弱无能,武氏集团、与五王及太子李重俊之间的宫廷权力斗争剑拔弩张,,也顾不上刻。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已经刻上了文字,但又被令人磨去,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武周政权给李唐政权带来的耻辱。

网络配图

  武则天病逝后,中宗复位,国号也以周,但武氏势力仍然相当强大,她的侄子权力如日中天,炙手可热,把持朝政,中宗又没有政治抱负,懦弱无能,在他的力主下,为他的姑姑、当朝皇帝的母亲铭文歌功颂德也不是没有可能。既然铭刻了文字,到后来为什么又消失了呢?最大的可能就是后来的当政者将这些文字重又磨掉了。

  这从唐朝开元二年(714年)三月时,玄宗皇帝掌权,下诏毁天枢一事不难看出。唐玄宗对武氏集团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他在率兵扶持父亲(即睿宗)复了帝位后,就将“则天大圣皇后复旧号为天后。”“追削武三思、武崇训爵谥,斫棺暴尸,平其坟墓。”“废武氏崇恩庙及昊陵、顺陵。”(见《资治通鉴》)自己登基后,更是阔斧地解决武周政权的遗留问题,才到开元二年就令“毁天枢,发匠熔其铁钱,历月不尽”。(见《资治通鉴》)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彻底消除武氏家族给李家带来的奇耻大辱。

  由此推之,为了彻底清除武周政权带来的痕迹,他下令将武则天陵墓旁的石碑上已刻好的字迹重新磨去,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1000多年后才编纂出来的《乾县新志》、《雍州金石记》等书不可能完整地记录下这件事情。

  武则天有心为自己勒碑记事,为什么在立碑的时候又不铭一文呢?一首歌词或许可以表达无言,立无字碑,眼带泪;功过,随人是非,我无愧;史册,任由它写,不求了解……这只能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刻与不刻字、刻什么内容,也不是已身患重病只等死去的她所能左右的,而是要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继任者的情况来分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