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文人考秀才如何作弊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
网络配图
这件作弊物品其实就是一块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由于年代久远,边上起了毛,颜色也微微泛黄。白绫密密麻麻布满米粒般大小的小楷,皆为竖直从右向左书写,字迹工整秀丽。仔细一看,上面抄写的内容大都出自《》,有《论语》、《大学》、《中庸》里的文章。书写者还在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用红色将其画圈明示,以便考试时“一眼就能瞄到”。书写者按照篇目名称和内容在白绫上划分了区域。白绫正反两面都爬满了字,大致估计,有4.4万字左右,差不多能出一本小说了。
为什么断定这是清代的物品?镇海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洪余庆认为,清代早期,科举考试舞弊严重;此物的质地为白绫,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弊“材料”,故推断此物年代在。,夹带上面抄写的内容主要出自《四书五经》,乡试中考这种内容比较多。
网络配图
由于绫面光滑,毛笔尖也是软的,所以用毛笔在绫面上书写有一定难度,要将绫面绷直后垫上硬物才能书写。可见,制作这份整齐、详尽的“夹带”定是颇费时日,书写者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分”。
这块白绫曾被折叠成8厘米×14厘米大小的长方形,因为边上留下了明显的折痕,很像现在考场上流行的“小抄”。在考试时,就可以轻松地将它暗藏在靴筒里或者衣袖内,方便作弊时使用。洪余庆说,古代的作弊方法还不止这个,除了和考官事先打过招呼在试卷上留下记号,还有将一本书缩印很小,放在手掌心偷看的。
不过,古代科举考试对作弊查得也挺严。据说,在位时,曾对考生的穿戴做过严格的规定不论是帽子、衫、袍、褂、袜都必须是单层的,皮衣和毡衣要去掉里子,鞋子要求是薄底的……,入场前还要脱衣接受检查。所以,洪余庆认为,除非碰到粗心的考官,其实要把“小抄”顺利带进考场还真不容易。
网络配图
类似反映科举考试的实物很少,这份保存较为完好的“夹带”则更是珍贵。洪余庆表示,“在宁波地区还没有见过,在浙江也并不多见。”这不仅是清代科举制度中黑暗竞争的真实见证,也为学者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提供了实物史料。
热点新闻
- 黄宗泽导演游客团游纪实才艺熠熠,贡嘎之旅启
- 哈利波特7死亡圣器
- 外地人可以在当地办旅游签证吗(外地人可以在外
- 退选亚姐孙亚莉因欠债自杀 香港艳星生存状况堪
- 梦中所遇逃亡经历探寻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答案了
- 侯佩岑婚前自备贞操带 后悔踢炎亚纶下床欲加戏
- 飞甩鸡毛是什么牌子
- 美孚速霸1000机油性能如何 用户体验如何
- 人工智能百度影音如何改善观影体验
- 徐小凤个唱金光灿烂沪上 大方倾诉事业成功感情
- 如何轻松找到大众喜爱的美文
-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攻略(银川滨河新区公园在哪里
- 步步惊心宫:如何解锁宫廷情感之谜
- 如何用英语表达曲奇 曲奇英文单词是什么
- 公子小丑:如何理解他的角色魅力与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