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马踏飞燕”踏的并非燕子而是游隼
导读“马踏飞燕”是国内最著名的文物之一,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形象被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而蜚声内外。那么问题来了,“马踏飞燕”踏的是不是燕子呢?
网络配图
马踏飞燕又名“龙雀”、“铜奔马”,为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这座墓穴的主人是东汉时期镇守“塞上江南”张掖的一位长官和他的太太。这座墓穴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陪葬品两百余件,铸造极为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多达99件。而在陪葬车马仪仗队的最前列,就是这匹铜奔马,它正做出极速飞驰的状态,前肢两蹄和后肢左蹄皆呈腾空状,后肢右蹄踩在一只飞鸟之上。飞鸟则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这个造型,既表达了奔马的“风驰电掣”,又巧妙地利用飞鸟的躯体扩大了铜像的着地面积,保证了奔马的稳定性,可谓匠心独具。
而且,这匹铜马的造型极其写实,它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也是当之无愧的杰出艺术品。
网络配图
铜奔马刚刚出土的时候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71年,郭沫若陪同柬埔寨亲王一行访问兰州,很偶然地看到了这匹铜奔马,当即大为赞叹,认为是文物中的宝中之宝,就算是拿到世界上都是一流的艺术品。后来,着名的敦煌学家常书鸿看到铜奔马后也亲自为《光明日报》撰文,称其为“中华民族艺术传统中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形妙而有壮气的杰作”。铜奔马的声名才变得越来越大。
而那只被飞马踩着的飞鸟,在最初即被郭沫若认定是“飞燕”。其实郭沫若并没有经过特别认真的考证,只是以一个诗人的思维,在当时联想到了诗词《天马歌》中的一句“回头笑紫燕”。事实上,这句诗里的紫燕也不是燕子,而是古时家马的一个品种。相传的良马九匹中就有一匹叫“紫燕骝”。
南朝梁简文帝也说过“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但无论如何,这只飞鸟就被认为是只燕子了。
网络配图
而经过鸟类专家的考证,这只飞鸟其实并不是燕子。它的长相就不符合燕子的形态特征,而且燕子在鸟类家族中飞行速度也不是特别杰出。而考核形态标准和速度标准,推论出这只飞鸟其实最大的可能应该是“游隼”,飞行速度最高的鸟,时速可达105~110千米。
经考证得知,“马踏飞燕”踏的并非是燕子而是游隼,游隼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高的鸟类,而它的长相也同铜奔马中的飞鸟更加接近。,马踏飞燕似乎应该改名为“马踏游隼”是不是更为合理呢。
热点新闻
- 黄宗泽导演游客团游纪实才艺熠熠,贡嘎之旅启
- 哈利波特7死亡圣器
- 外地人可以在当地办旅游签证吗(外地人可以在外
- 退选亚姐孙亚莉因欠债自杀 香港艳星生存状况堪
- 梦中所遇逃亡经历探寻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答案了
- 侯佩岑婚前自备贞操带 后悔踢炎亚纶下床欲加戏
- 飞甩鸡毛是什么牌子
- 美孚速霸1000机油性能如何 用户体验如何
- 人工智能百度影音如何改善观影体验
- 徐小凤个唱金光灿烂沪上 大方倾诉事业成功感情
- 如何轻松找到大众喜爱的美文
-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攻略(银川滨河新区公园在哪里
- 步步惊心宫:如何解锁宫廷情感之谜
- 如何用英语表达曲奇 曲奇英文单词是什么
- 公子小丑:如何理解他的角色魅力与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