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子侍卫墓 墓志铭称主辱臣黜
日前,陕西研究院意外发现了一个的砖室墓。墓主人是唐代废弃的太子的贴身护卫,,看来曾跟随过他的官吏也会受到影响。
网络配图
据专家介绍,这座唐代砖室墓位于此次发掘区的北部,墓葬由斜坡墓道、2个天井、2个过洞、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砖砌而成,穹窿顶,平面近正方形,墓室底部铺砖,墓室东、西、南三壁在砖上绘有人物题材壁画。
专家们在墓葬内发现有墓志,分为志盖和志石两部分。志盖为方形,盝顶,上刻篆书,四行十二字,“大唐故洛州密县令冯君墓志”。
志石为方形,上面刻的字体为楷书,共三十八行,满行三十八字。志文分为墓志和墓志铭两部分,记载了墓主祖上情况、个人生平及夫人生平。
网络配图
根据墓志铭显示,墓主人叫冯孝约,字叔俭。贞观十三年即公元639年,做过太子李承乾的宫廷高级禁卫武官,专门负责太子的安全。贞观十八年,离开长安先后做过光州司户、简州司户、洛州密县令。于公元659年死于官舍中,享年47岁,于时的公元663年,归葬于户县长乐乡的祖坟。他的夫人姜氏于公元680年死于家中,享年54岁。第二年两人合葬于祖坟。专家由墓志铭推测出,该墓葬年代应为唐高宗李治时期,而所葬之地在唐代名为户县长乐乡。
据主持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亚岐研究员初步考证后认为,墓主人冯孝约最初为太子的高级侍卫,于贞观十八年,被贬为光州司户,而这次被贬黜的原因很可能与太子李承乾于贞观十七年预谋发动的宫廷政变有关。
网络配图
李承乾因逼宫谋反事情败露而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而墓主作为他的侍卫,很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连,而被贬为光州司户。
从而可以看出,唐代的这场宫廷之争,对这些相关的管理来说却受到了命运的影响。墓志中就记载这面“主辱于前,臣黜于后”很有可能暗指太子李承乾逼宫谋反的事件给他们带来不小影响。
热点新闻
- 黄宗泽导演游客团游纪实才艺熠熠,贡嘎之旅启
- 哈利波特7死亡圣器
- 外地人可以在当地办旅游签证吗(外地人可以在外
- 退选亚姐孙亚莉因欠债自杀 香港艳星生存状况堪
- 梦中所遇逃亡经历探寻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答案了
- 侯佩岑婚前自备贞操带 后悔踢炎亚纶下床欲加戏
- 飞甩鸡毛是什么牌子
- 美孚速霸1000机油性能如何 用户体验如何
- 人工智能百度影音如何改善观影体验
- 徐小凤个唱金光灿烂沪上 大方倾诉事业成功感情
- 如何轻松找到大众喜爱的美文
-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攻略(银川滨河新区公园在哪里
- 步步惊心宫:如何解锁宫廷情感之谜
- 如何用英语表达曲奇 曲奇英文单词是什么
- 公子小丑:如何理解他的角色魅力与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