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上书要武则天禅位却安然无恙的人是谁?
主政后,曾设立四个“铜匦(音轨,意为匣子)”,以鼓励天下臣民直接上疏。铜匦,是一种铜制的容器,相当于现在的检举箱。武则天此举,主要目的是为告密之人提供方便,为铲除异己搜集证据。在这种高压气氛下,朝野臣民迫于酷吏的严刑和女皇的淫威,大都如履薄冰,噤若寒蝉。即使在武周后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那些以复兴李唐为己任的大臣们,也没人敢公开上疏要她还政。这种僵局,最终被一个名叫苏安恒的平民打破。
网络配图
史书称苏安恒“博学,尤明《周礼》及《春秋传》”。长安元年(701年)8月,苏安恒上《请复位皇太子[注: 引言 皇帝之子中经皇帝指定为继承人者的封号。“太”者,大也。在中国时期,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疏》。内容主要有两点一,他认为武则天年事已高,处理繁重的国事,不利于圣体安泰;而皇太子,不如禅位于太子,自己安享天年。二,他主张将诸王全部降为公侯,任其闲居,要将二十多个子孙全部裂土封王。
苏安恒还威胁似的说,如果不这样做,一旦陛下[注: 释义:(1).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2).对帝王的尊称。君主在中文多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以后,对共主的称谓。作为术语多与君主制、封建制度相联系;到人类的封建时代多继承上实行世袭制,]死后,武氏诸王将难以自处(《全唐文》)。对此,武则天“召见,赐食,慰谕而遣之”(《》)。
网络配图
次年5月,苏安恒又上《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且措辞尖锐,态度激烈。苏安恒认为,武周政权“运祚将衰”,完全是因武则天“微弱,贪天之功”而致。他讽刺武则天占据皇帝宝座,是“鸠占鹊巢”。他劝武则天尽快将神器归还李家,否则“物极则反,器满则倾”(《全唐文》)。武则天既“不纳”,也“不之罪”(《资治通鉴》)。
苏安恒两次上书的目的很明确,即女皇禅位,恢复李唐。这两份奏疏,无异于两次晴天霹雳,使朝野震动。
网络配图
若在以前,依武则天杀伐决断的一贯作风,苏安恒就是有十个脑袋也掉光了。但民心不可违,加上武则天年近八旬,体弱多病,对什么事情都看开了些,所以也只好视而不见了。
热点新闻
- 黄宗泽导演游客团游纪实才艺熠熠,贡嘎之旅启
- 哈利波特7死亡圣器
- 外地人可以在当地办旅游签证吗(外地人可以在外
- 退选亚姐孙亚莉因欠债自杀 香港艳星生存状况堪
- 梦中所遇逃亡经历探寻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答案了
- 侯佩岑婚前自备贞操带 后悔踢炎亚纶下床欲加戏
- 飞甩鸡毛是什么牌子
- 美孚速霸1000机油性能如何 用户体验如何
- 人工智能百度影音如何改善观影体验
- 徐小凤个唱金光灿烂沪上 大方倾诉事业成功感情
- 如何轻松找到大众喜爱的美文
-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攻略(银川滨河新区公园在哪里
- 步步惊心宫:如何解锁宫廷情感之谜
- 如何用英语表达曲奇 曲奇英文单词是什么
- 公子小丑:如何理解他的角色魅力与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