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为什么起兵反隋?这件事是一个重大诱因
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形成,中央政府和世家大族一直进行着争夺劳动力的斗争。所以,朝廷十分重视户籍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户籍制度的落实并不彻底。但却是个例外,其推行的括户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据记载,隋朝初年登记全国仅人口四百多万户,而到了时期,已经达到近九百万户,这增长的人口中很多都是通过括户政策所新登记的。
括户政策的成功,大大增强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力,为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宏观上看是这么好的一件事,竟埋下了隋朝灭亡的祸根。这主要和隋朝推行括户政策的手段有关。这些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配图
一、彻底排查。即所谓的“大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地毯式的排查,不管士族还是庶族,不论高官还是平民,都要进行登记。最重要的是把依附在士族大家内的“浮客”找出来,防止贵族隐瞒户口。
二、见面核对。主要是对登记在册的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核对,防止一些百姓虚报年龄或者诈伤逃避兵役等。
三、分立大户。对世代聚居的世家大族,强令其分户迁移,削弱其影响力。
四、严刑保障。隋代对括户要求十分严格,制定了严厉的措施保障工作进行。在基层,里正、党长和有司等必须对自己管辖范围的户籍负责,只要漏登一人,就立即撤职。
五、鼓励举报。官府鼓励百姓进行举报。如甲举报乙隐瞒男丁一人,只要查证属实,则甲家的赋役便由乙家承担。在中国古代,即使太平盛世,老百姓的负担依然是很重的。所以,这个举报奖励制度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网络配图
六、输籍定样。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户的等级,确定各类户纳税的标准,防止基层官吏在中间营私舞弊,帮助世家大族隐瞒人口。
七、减轻赋税。许多农民之所以愿意依附在世家大族名下,而不愿被官方登记,主要是因为官府赋税太重,而大族的租税相对较轻。隋朝看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削减赋税,减轻百姓负担,使得许多百姓主动登记为正式户籍。
隋朝时期,士族从总体上看已经开始没落,但仍然具有相当实力。隋朝括户的一些做法如大索(彻底排查)、貌阅(见面核对)、析籍(分立大户)等,过于简单粗暴,不仅严重侵犯了士族利益,更严重损害了士族阶层的尊严,使他们觉得脸上无光。在这样的情况下,士族阶层对隋王朝的支持发生了转变。事实上,隋朝就是世家大族和农民起义的内外夹攻之下崩溃的。
热点新闻
- 黄宗泽导演游客团游纪实才艺熠熠,贡嘎之旅启
- 哈利波特7死亡圣器
- 外地人可以在当地办旅游签证吗(外地人可以在外
- 退选亚姐孙亚莉因欠债自杀 香港艳星生存状况堪
- 梦中所遇逃亡经历探寻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答案了
- 侯佩岑婚前自备贞操带 后悔踢炎亚纶下床欲加戏
- 飞甩鸡毛是什么牌子
- 美孚速霸1000机油性能如何 用户体验如何
- 人工智能百度影音如何改善观影体验
- 徐小凤个唱金光灿烂沪上 大方倾诉事业成功感情
- 如何轻松找到大众喜爱的美文
-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攻略(银川滨河新区公园在哪里
- 步步惊心宫:如何解锁宫廷情感之谜
- 如何用英语表达曲奇 曲奇英文单词是什么
- 公子小丑:如何理解他的角色魅力与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