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何以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热点事件 2023-08-17 11:53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公元581年,外戚篡夺北周帝位,建立了;589年,隋朝出兵平陈,统一了中国,617年,隋朝被李渊建立的取代。前后三十七年;如果从统一全国算起,则不过二十九年。

  中国历史上,由分治而被一统的王朝,有秦的结束战国诸雄、西晋的结束、隋的结束、宋的结束。

  这当中,秦、西晋和宋,都经历了“统一-分裂-统一”的循环。“”以后,晋室南迁,相继为宋齐梁陈;北方则是五胡十六国、北魏以及东魏-、西魏-北周。

  虽南北分治,但并非由“统一到分裂”。这有些像宋以后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部族的对抗(只是这时所谓“中原王朝”的版图已退至江淮以南,而北方的游牧部族所控制的区域南下到了黄河流域)。

  但又不同于蒙元、满清那样以“异民族”的姿态、般整合东亚大陆的“统一”方式。五胡十六国,特别是此后的北魏。

  因长期占据黄河流域这一“中原”的核心地带,及其深入的汉化,自认为具备了与江淮以南政权争正统、争正朔的政治、文化资本,从而又具有了传统的“从分裂到统一”的政治色彩。

  隋帝国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么快就被推翻了呢?

  535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9年,隋朝征服了陈朝,统一了中国。

  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本属“同根”,但长期的征伐,使双方有强烈的敌意。这种敌意,并没有随着北周吞并北齐而减弱。

  相反,北周以征服者的姿态,歧视原北齐控制的所谓山东之人,称其为“机巧奸伪,避役游惰”之民。这就是《·食货志》所称的“是时山东尚承齐弊,机巧奸伪,避役游惰者十六七。

  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对北齐社会的高层,也采高压态势,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文史》2003年第一期)已多所论述。

  灭陈后,隋对南方也采取高压政策。时苏威受命巡抚江南,《·苏威传》称“江表自晋已来,刑法疏缓,代族贵贱,不相陵越。

  平陈之后,牧人者尽改变之,无长幼悉使诵五教。(苏)威加以烦鄙之辞,百姓嗟怨。使还,奏言江表依内州责户籍。

  上以江表初平,召户部尚书张婴,责以政急。时江南州县又讹言欲徙之入关,远近惊骇。饶州吴世华起兵为乱,生脔县令,啗其肉。

  于是旧陈率土皆反,执长吏,抽其肠而杀之,曰更使侬诵五教耶。”当地民众这场规模不小的武装反抗,终被镇压。

  周隋攻灭了北齐、陈朝,建立了统一的帝国,由地方政权变成了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在政治理念上,却没有随着版图的扩大而扩大。

  没有完成“地方政权中央化”的历程。强迫原北齐、陈朝的上层人物入关,并不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而是旨在控制。

  中下层人士想入仕,却遭到排挤。仍旧以一个地方人物为中心、以一个地方政权的心态,来控制一个全国性的政权,这是当时政治上的一个主要问题。

  统一全国十五年之后的604年,隋文帝死,其子杨广即位,是为历史上著名的。

  隋炀帝在位不足十五年,以618年他在江都遇害为标志,隋帝国实质上已结束了。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执政的十五年,没有能完成关中地方政权的中央化,那么在隋炀帝执政的十五年,是否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付诸解决呢?

  604年七月,隋炀帝即位于仁寿宫。十一月到洛阳,“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今山西临汾河津)东接长平(今山西高平)、汲郡(今河南汲县)。

  抵临清关(今河南延津),度河,至浚仪(今河南开封)、襄城(今河南临汝),达于上洛(今陕西商县),以置关防”(《隋书·炀帝纪上》)。

  这是围东都洛阳一圈,掘堑、设置关防。营建东都,政治中心东移,说明隋炀帝有“关中政权中央化”的意识,但仍然是自设关防、设关自固的思维。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