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回忆之最早的电*(西安的“春熙路”和“小

热点事件 2023-08-24 08:31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西部网讯(陕西广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李初晗 张笑坤 孙明)说起西安的东大街不论是对于老西安人还是年轻一代,那些年试过的衣服、品过的美食、和同学朋友三五成群逛过的街道,都会深深的烙在他们的生活记忆中。今天的那些人,那些事,就让我们走进东大街兴衰过往,了解西安的商圈版图变迁。

西起钟楼,东至长乐门,因在钟楼之东而得名的东大街长2150米,宽30米,是当时西安城内乃至西北地区最宽敞的街道,在上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代表着西安整个商业的发展。

西安市民丁锐“钟楼电影院、文物商店、中山大楼、五一剧院,还有个外文书店、门市部、文化体育娱乐都在这一条街上,当时南大街和北大街、西大街人都没有东大街多,东大街是四条大街最繁华的一条街。”

61岁的丁锐,退休前是西安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有空就会往东大街跑。

丁锐“当时文化生活也比较单一,就是到那转一转,看一看,买买东西,看看书,看看电影。”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东大街都是一个代表“潮流”的地方;当时的炭市街也承载着几代老西安人的味蕾记忆。骡马市在老一辈西安人心中是时尚潮流的“圣地”。进入到90年代末,东大街的商业格局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各大服装品牌专卖店开始在东大街落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吸引到这里;2004年前后东大街开始迎来了一个全盛时期,这里人声鼎沸,人流如织,被称为西安的“春熙路”,可以说是西安独一无二的商业中心。这一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段全玉从老家陕南来到西安打工,能在东大街当一名服装导购便是她当时的梦想。

某服装品牌西安地区营运经理段全玉“当时记得特别清楚,坐在公交车上,然后路过钟楼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有一天一定要在这个城市立足。”

段全玉说,那几年不断有新的品牌专卖店加入东大街,生意好到一个品牌一年内能在东大街开设好几家店。

段全玉“到十一国庆节的时候,真的是人挨人去走路,然后每一家店的人都很多,很火爆,像三百平方米的一家店铺的话,导购可能都要三四十个人。”

14年间,段全玉早已实现了初到东大街时的诺言,在西安落了户成了家,掌管着13家服装店的业务,她也见证着东大街的兴盛变迁。段全玉说,在东大街兴盛的那些年,小寨商圈还没有如今这么红火。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寨仅有一个农贸市场,2000年前后,这里开始成为西安的第二大商圈,百汇、海港城里面的服饰紧跟潮流,不落俗套,受到了年轻男女的追捧,“小香港”的标签也开始流传开来。这其中,就有屈晓东的身影。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屈晓东“当时去逛小寨的这些店,按现在的话来说,那也是早期的那种网红店,可以搞搞价,款式也特别新颖。”

西北大学毕业之后屈晓东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工作,她说,经过多年的调研,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是西安的商圈版图在逐渐从城内拓展到了城外。随着地铁2、3号线的开通,小寨商圈已经成为西安当下最繁华热闹的商业中心。

屈晓东“依托社区的人群,城市综合体逐渐在发展,这都是通过旧城改造,新城崛起,新的消费需求比较旺盛,社交平台的传,打卡网红店,就是一种圈层文化,大家都有一种交流,是一种社交。”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出行方式变化以及消费习惯的转变,西安还会出现更多的商业中心,家门口的便民商圈,更加便捷、多样化的满足大家购物、饮食、娱乐、休闲需求。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