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之最(为什么《公民凯恩》被誉为史上最

热点事件 2023-08-24 08:32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一种态度 一种人生 一杯清茶 一壶老酒 一部电影 一个知己,文章原创,欢迎品影。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心中最好的电影是哪一部?


前言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作为包含多个艺术门类艺术形式,电影诞生130多年来已经产出作品无数。要评选出的第一确实不是什么容易事儿,而从观众角度和学术角度,又是两个大相径庭的榜单,对于普通观众来讲,能明确的知道自己认为 —— 最好的一部已经实属不易。

但还真就有这么一部电影,无论从艺术价值,影视地位,还是对后世的影响,都是盖章认证的 —— 影史第一。

“这就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影之一!”

“每一个镜头,每一场戏,都妙到毫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电影,于1941年上映的《公民凯恩》,导演奥逊 · 威尔斯,联合编剧奥逊 · 威尔斯,主演还是上映彼时年仅26岁的奥逊 · 威尔斯。为了防杠,我还是提前说明一下,本片文章仅从《公民凯恩》为何客观上是影史第一作品进行论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强迫所有人,都必须认定它就是影史第一的意思。




剧情讲解

《公民凯恩》全片时长两小时,围绕着一位名叫查尔斯 · 福斯特 · 凯恩的美国报业大亨展开。影片一上来就是【凯恩】之,年迈且孤独的他,在自己建造了奢华庄园—— 仙那度中亡,在生命的一刻,他留下了一句台词。

“玫瑰花蕾!”

随后,一名年轻记者试图 —— 解开这位富可敌国的传奇人物,遗言背后的秘密。他先后拜访了凯恩的第二任妻子,监护人、合伙人、好友、管家,观众跟随这位记者的视角,凯恩的性格与形象逐渐变得生动,坎坷传奇的一生变得完整。【Rosebud】玫瑰花蕾之谜,也在影片解开。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在这里我把整部影片分为八个部分,为大家逐步拆解这部影史最佳。

第一部分凯恩之

一上来先是几个凯恩宫殿【仙那度】的环境展现,一句【Rosebud】之后,凯恩去世。紧接着是一段新闻片,用十分钟的时间浓缩介绍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包括他如何奢华无度,富可敌国。

如何从一家即将倒闭的小报社的出品人,成为拥有4400万读者,左右全美国人思想的报业巨头。如何和第一任妻子 —— 美国总统的侄女结婚,如何出轨外遇,离婚后迅速和歌女—— 苏珊· 亚历山大结婚。如何为苏珊建造歌剧院,如何为他修建【仙那度】宫殿,如何试图竞选州长随后一败涂地。如何被万人追捧,又如何被众人抛弃,直至孤独地去。

镜头转出,正在审片的工作人员,他们觉得这则新闻太过于平铺直叙,需要一些独家内容,思来想去,决定以凯恩的遗言【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其含义的玫瑰花蕾】,作为突破口。

第二部分拜访苏珊

也就是凯恩的第二任妻子 ——苏珊 · 亚历山大 · 凯恩。早就与凯恩离婚的苏珊在亚特兰大经营着一家夜店,凯恩的去世,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记者—— 汤姆森前去采访,无攻而返。

第三部分凯恩发家

记者去到凯恩生前的监护人—— 撒切尔纪念图书馆,那里有一本记载着他和凯恩的往事—— 未经发表的手稿。从这本手稿中,我们看到凯恩是如何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凯恩的父母经营着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小旅馆,一位身无分文的旅客用一张废矿产权契约抵押了房费,没想到几年之后,这个废矿被发现埋走了富足的金矿。凯恩的母亲没有那个能力开采金矿,于是她将金矿委托给了银行。

与此,一起委托的还有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小凯恩,作为回报,银行将支付每年5万元美元给凯恩的父母,直至双方全部去世。而金矿的全部所得,也将在凯恩25岁的时候,划到他的名下。

转眼到了25岁,科罗拉多的金矿全部收入,全球第六私人资产将被凯恩接管。他没有如撒切尔所愿去完成大事业,转而接管了撒切尔名下的一家奄奄一息的小报社 ——《问世报》。

“我有钱也有资产,如果我不去保护那些无产阶级的话,也许其他人也会去做。”

虽然每年都亏掉100万美元,但为平民发声的《问世报》,获得了巨大成功,帮助凯恩成为了报业巨头,直至经济大萧条时期,报社破产。

第四部分报业巨头

“谁是大忙人?我!我是董事长,我最多的就是时间了,你想打听什么?”

记者找到了凯恩那时经营《问世报》的经理人,跟随他的讲述,我们见证了凯恩如何成为一个报业巨头!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报道融入进自己激进的性格。关注平民生活,真正的为平民发声。《问世报》的发行量节节攀升,招兵买马,疯狂庆祝。事业达到第一个顶峰的凯恩,也迎来了爱情,他度假时遇见了时任美国总统的侄女 —— 艾米丽 · 保罗 · 诺顿,两人相爱,订婚。

第五部分政坛溃败

记者找到凯恩生前的好友《问时报》时期的左膀右臂 —— 李兰

“我所有的事情都记得一清二楚。”

从他的视角,我们窥视到凯恩的私人生活,凯恩和艾米丽的婚后生活,从甜蜜到决裂,在爱情进入冷战时期。凯恩在街边偶遇不知名,也毫无歌唱天赋的歌女 —— 苏珊 · 亚历山大。苏珊完全不知凯恩是何人,也许就是这种无知,让凯恩嗅到了新鲜的味道,苏珊 成为了他的情妇,从小公寓搬进了豪宅。

随后,凯恩试图进政坛,从竞选州长开始,在台上凯恩慷慨激昂的演讲,他拥护平民,提出要为底层人民谋福利、谋健康。用尖酸的语言指控他的对手—— 吉姆 · 格迪斯,凯恩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但也许是他够自大,凯恩刚走出演的场地,就被摆了一道。

他的对手—— 格迪斯暗访到了凯恩与苏珊的婚外情,将此事告诉了凯恩的正牌夫人—— 艾米丽。几人一同来到凯恩提供给苏珊的蜜巢,格迪斯威胁如果他不退出竞选,就见他的婚外情公之于众,凯恩并未理会。果然第二天,事情发生了!

“号外!号外!号外!”

“州长候选人凯恩与歌女婚外情蜜巢大曝光!”

凯恩不出所料地落选,事业第一次遭遇挫折,曾经还在和他“蜜月期”的好友——李兰,也和他产生了隔阂。与此,他和第一任妻子离婚,接近一周之后,就和苏珊步入了婚姻殿堂。凯恩为了实现苏珊的歌剧明星梦想,专门为她建造了一座歌剧院,但毫无天赋的即便有苏联名师的教导,首秀还是如灾难一般。

针对这场首映的差评,在转天上了每一个报纸的头版,而李兰撰写的剧评,也毫不留情地给出了恶评。凯恩夺过写了一半的剧评,亲自完成,并亲手开除了自己的好友。

第六部分耻辱隐退

找寻了一圈玫瑰花类含义且一无所获的记者,又回到了苏珊 · 亚历山大这里,从苏珊的角度,我们审视凯恩的第二段婚姻。威尔斯这里用另一个视角,展现了苏珊的歌曲首演,凯恩一脸严肃地坐在包厢,李兰在观众席满不在乎地玩被撕烂的演出手册。而苏珊的演出,依旧灾难。

被解雇的李兰寄回了凯恩,给他的两万五千的美元支票和一张原则声明,那是凯恩接手《问世报》初期,他亲手写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原则,是《问世报》崛起的基石。

“你真是太可笑了,不是吗?”

被恶评击溃的苏珊变得歇斯底里,她试图自杀,只为躲避嘘声,凯恩将全部的金钱和爱情都给予了苏珊。为她建造了【仙那度】的宫殿,而奢华的宫殿,并没有让苏珊好受多少,反而让她逐渐自闭,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形成了路人,最终这段婚姻走向了终结。

失去了事业、爱情、只剩下财富的凯恩,孑然一人。

第七部分重回【仙那度】

记者来到【仙那度】拜访了凯恩生前的管家,从他的视角,我们看到的是凯伦的时光。苏珊离开之后,凯恩怒不可遏地砸烂了房子里的一切, 直到拿起了一个雪景球,他仿佛瞬间被电击,嘟囔出一句。随后,他如行尸走肉一般地走出庄园,据管家所述,在这之后,凯恩就几乎不怎么说话了。

“我知道了,这就是你知道的关于玫瑰花蕾的一切吗?”

“是的!”

第八部分玫瑰花蕾

跑了大半个美国的记者,依然对玫瑰花蕾的真正含义一无所知。他们走在凯恩生前的巨大收藏仓库之中,这里有各国的艺术品,古董价值连城,也有一文不值的拼图、玩具和一堆破烂,再将那些不值钱的东西销毁的时候,一名工作人员拿起了一个雪橇,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单词【Rosebud】玫瑰花蕾。

那是凯恩的母亲和银行商量着把他送走之时,凯恩在屋外的雪地里,玩耍的雪橇上面的一个单词。

“像凯恩这样的人,他已经拥有了想要拥有的一切,也许玫瑰花蕾是他得不到的,失去的东西。我无法找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个人的一生,我猜玫瑰花蕾只是缺失拼图的一块吧!”

这就是玫瑰花蕾的谜底

又与一组【仙那度】的镜头,影片结束,这就是《公民凯恩》的故事。



叙事手法

不难看出,《公民凯恩》的叙事结合了倒叙、插叙、闪回等等,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技巧。但放在当年恪守成功的好莱坞,无疑是一次先锋且大大的尝试。影片的头尾两组镜头,都是【仙那度】的外景,开头那组以一个 “不许进入” 的招牌开始,结尾的那组以这个招牌结束,形成了一个首尾呼应的环形结构。

虽然从叙事上面两组镜头的发生并非同一时间,一个是凯恩去世之前。一个是凯恩的遗物被焚烧之后,这样的环形结构,无疑影响了不少电影。最有名的,就是53年之后的那部《低俗小说》。我们跟随记者的调查进度,总计采访了五位,共计六次凯恩生前亲近的人。

了,撒切尔是通过回忆录的方式,这六次拜访有五次是得到了有用信息的。从凯恩童年到暮年,从报社事业到政界尝试,从甜蜜爱情到决裂婚姻,从公众视角到私人生活。这些回忆并未按照时间数据排列,犹如迷宫一般层峦叠嶂,慢慢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就连著名文学家——博尔赫斯都对《公民凯恩》五体投地,称【它是一座没有中心的迷宫】。

在每一个人对于凯恩的回忆中,也有重叠的段落,但从不同视角审视同一事件,也是》《公民凯恩》在叙事上的一大创举。之前我们已经提到奥逊威尔斯,一共拍摄了两次苏珊的灾难歌剧首演。第一次是以李兰的视角呈现,场上乱做一团犹如一锅粥,手足无措的苏珊站在场地中央,唱了第一句就切到了下一场景。这说明李兰听了第一句之后,就再也没有把这场表演放在心上。

而到了苏珊的讲述视角,显得不那么杂乱,而面对一片漆黑的台下,和之前观众已经知道这会是一场简单的前提。这次的开嗓竟多了一层悲剧色彩,而这一次的舞台呈现,也更为完整,镜头给到了一脸严肃的凯恩,捶胸顿足的歌曲导师,以及心不在焉的李兰。两次虽是同一事件,却不同地讲述视角,给予了深层次的含义,场景虽然重复,但每一个镜头的含义都没有重复。

同样的《公民凯恩》的闪回安排,看似是跟随记者的视角,没有太多逻辑可言。但内里的情绪逻辑,却一直抓着观众的好奇心,成为了影片,虽然学术价值很高,但依旧没有抛弃掉普通观众的原因。在影片中,《问世报》和苏珊的歌剧《萨朗波》,分别是影片前后两段的关键线索。

《问世报》的成功,让凯恩和美国总统的侄女完婚,并走向政坛,那一次演讲,也是他事业的巅峰。随后《萨日朗》的代表人物 —— 苏珊与凯恩的事情败露,凯恩先是政坛溃败,再是《萨朗波》的首演,让他和李兰决裂,随后将一起爱情和金钱投入到苏珊身上的他,也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报。

豪华到令人产生幽闭恐惧症的【仙乐都】,彻底逼疯了苏珊,而苏三的离开,也最终挤垮了凯恩。就是穿插整部电影的玫瑰花蕾。记者向每一个人都提出这个问题,李兰对此嗤之以鼻,苏珊闻所未闻,只有伯恩斯坦的无心话语意外言中。

上述这玫瑰花蕾的雪橇曾经是凯恩的童年玩具,那也许是家庭平衡的他,唯一的玩伴。在撒切尔试图把他带离父母之时,玩具变成了武器,砸向了撒切尔,这是他向金钱和地位宣战的第一枪。在这之后,凯恩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重复这一动作,除此之外,雪景球的意向也多次出现,除了明显的开头,凯恩去世之时以及结尾苏珊离家之后,雪景球还有一次出现,是在凯恩第一次在苏珊的时候。那个雪景球就不起眼地摆在了苏珊的化妆台之上。

苏珊拥有雪景球的这一设定,也暗喻了凯恩为什么会对她一见钟心?雪景球、雪、雪橇、玫瑰花蕾,这就是查尔斯 · 福斯特· 凯恩 ,这位伟大又带有自负的传奇人物,终其一生也没能找回的 —— 那一块缺失的拼图。如此看来,《公民凯恩》在叙事上严谨又高效,自由却缜密,先锋且传统。虽然之前也有电影尝试过类似的手法,之后也有一些作品的叙事接近,甚至超越《公民凯恩》的地位,但将其发扬光大,且做得如此完美的《公民凯恩》,绝对担当得起这影史第一的地位。




视听风格

说完了故事和叙事上面的优秀,我们来聊一聊真正让《公民凯恩》变得如此伟大的—— 摄影。

“不仅仅是摄影,每一个镜头都有特殊含义,有理念在其中,这部电影的每一秒都意义非凡。”

如果要《公民凯恩》的视听风格,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摄影风格的话,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 高效。《公民凯恩》的两个小时的时长不算短,但包含的信息量却是大的惊人,一个传奇人物的一生。从童年到亡,从事业到私人,面面俱到,为了实现这种高效,奥逊 · 威尔斯主要使用了四种说法。

一、深焦摄影

经常看的我,发现大家碰到一个设备性能表现,通常会遇到一个指标虚化。简单地说,就是只有被摄主体是清晰可见的。

在焦点上,其余的前景都是模糊的、虚焦的,虚化的范围越大,程度越高,似乎这个设备就越好。但其实在电影领域,虚化程度绝不是判断其摄影好坏的标志,甚至可以说是这个剧组没有太强的美术团队,只能靠虚化掉周边环境,来降低美术糟糕,对于整体画面质感的影响。

一个足够优秀的且具备一定画面信息量的美术置景,导演和摄影之道绝对是不忍心去虚化处理的。但虚化处理,在电影院中交浅焦摄影,就是毫无意义的嘛,也不是,只不过,会用在合适的场景之下,比如用来强调被摄主体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或者强化角色的内心世界,外部世界抛掷脑后等等情况。

而与之相反的深焦摄影,可以将画面中全部细节都清晰展示,能够尝尝更多的画面信息量,但这是因为信息量太大,有可能会显得杂乱。无论是备注美术团队的置景能力,还是摄影指导的构图能力,亦或是导演的调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一旦这三点都达到了高水平,深焦摄影绝对是更美的。

而真正将深焦摄影发扬光大的,而且直到现在都是使用典范的,就是《公民凯恩》。除了少有的几个浅焦镜头,《公民凯恩》全片几乎都是用了深焦摄影,甚至像这种,在技术上完全无法实现的浅焦镜头,奥逊威尔斯也通过胶片的多次洗印,分别拍摄在将其放置在同一画面下。

画面占据主体和前景位置的,是凯恩的州长竞选对手 —— 吉姆 · 格迪斯,台上的凯恩正在激动地指控格迪斯,扬言要将他送进监狱。窗框在他们两人之间分隔开来,格迪斯看着凯恩大放厥词,并没有什么过激举动,戴上帽子转身离开。接下来的一场戏,就是格迪斯利用凯恩和苏珊之间的婚外情,威胁凯恩,让他退出州长竞选。这个镜头恰巧也是影片前半段,如日中天的凯恩,滑落的开始。

这个段出现在影片的第20分钟,凯恩的母亲处于画面的最前方,身旁是即将把小凯恩带走的撒切尔。他们正在对合同做的解释和签约。画面左侧稍靠后的是凯恩的父亲,他一开始还反对将自己的儿子送走,但能听到银行会每年付给他们夫妇一大笔钱,之后也转变了态度。处在画面中央,窗框之中,更远位置的是,在雪中欢快外出了小凯恩,他被窗框柱,仿佛置身世外浑然不知,在屋内发生的一切都将决定他的命运。

一个画面,四个信息量,摄影机连动都不用动,就达到了。

再来这一段,这时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凯恩被迫关闭报社将报社,将报社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撒切尔,换取每年的津贴。伯恩斯坦处于前景阅读着合同的细则,放下合同,处在中景中的撒切尔就显露出来了。这时,摄影机微微向右摇摆了一下,处于伯斯坦身后,更远一些的凯恩也出现了。他慢慢地走向远处的窗户,人物变得越来越小。

他在画面中的控制权也逐渐减弱,这时剧情的发展,是凯恩用完了所有的现金,不得不将全部报社卖给撒切尔。然后他慢慢地往回走,逐渐高于了撒切尔,重新夺回了画面主导权,这时候对话是在说【撒切尔必须要每年付给凯恩一笔不菲的津贴,直至去!】通过调度和站位,一个镜头之内就完成了对话权利的交接,给简单的对话戏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一个是影片的1小时22分,凯恩拿走了李兰写了一半的剧评,李兰酒醒了之后去找凯恩理论。正在打字机上奋笔疾书的凯恩处于前景,此时打光也是一个大侧光,凯恩的右脸被大块的阴影占据,李兰从门口慢慢走向凯恩,却停在了处于画面中心的栏杆之外,与凯恩间隔开来。而在最远处,伯斯坦在门框中的剪影,正在以旁观者的视角注视着这一切。

如果你还记得我之前讲的剧情,这里是李兰被凯恩无情开除,凯恩彻底背叛了自己的好友和初心。试想如果不是用深焦摄影的话,这场戏的呈现或者什么样的,有可能是特写来回切,或许还会给到一个伯恩斯坦的旁观者视角。这倒不是不行,但对比起奥逊威尔斯这样简洁且高效的拍法,未免笨拙不少。

其实影片中绝大部分的深焦摄影,都可以用如此的方法去分析,我在这就是抛砖引玉一下,大家也可以试着去看看原片。

二、跳跃蒙太奇

二奥逊威尔斯下一个高效视听手法是跳跃蒙太奇,蒙太奇的含义应该不用像深焦摄影一样多做解释。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画面的剪辑和组接,达到高效交代剧情的效果,《公民凯恩》中有两处非常经典的蒙太奇运用。一个是开头的新闻片,用大量的多国语言的报纸头版来表达凯恩之,对于整个世界造成的震撼!多国语言的出现,也是在说凯恩不仅是一个美国名人,更是全世界闻名。

再一个就是影片中着墨甚少的凯恩第一段婚姻,威尔斯用一串两分钟的早餐戏,精炼了他们十几年的婚姻生活。一开始面对妻子,对他总是工作不会回家的指责,凯恩还会假模假样的安慰几句,两人的距离在这时,也是比较接近的。随后威尔斯用火车高速行进一般的镜头展现时间的流逝,两人的对话越来越冰冷,坐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值得注意的是,家里的装潢也越来越豪华,凯恩也越来越富足,但夫妻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到了一个镜头,两人已经没有话了,沉默不语,坐在已经变得更成了餐桌上,各自看着报纸。凯恩看的是自己的《问世报》,而妻子看的是凯恩的竞争对手《纪实报》,真的太高效了!

三、匹配剪辑

到现在匹配剪辑的手法,经常被运到电影混剪之中,而可能是第一个将这类手法,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的还是《公民凯恩》。开场的第一次镜头,就包含了一个匹配剪辑,镜头正在拍摄凯恩的宫殿【仙那度】。由远至近来到凯恩的卧室前,灯一黑,直接一个叠画的匹配剪辑,镜头就由屋外来到了屋内,外面的灯光亮起,照着将的凯恩,似乎身处于监狱之中。

还有一个很妙的地方,是凯恩挖来《纪实报》的记者来一场戏,先是凯恩来到《纪实报》报社门外,看着《纪实报》全体员工的合影,镜头推进,照片里的人突然活了起来,他们完成合影起身,原来他们这时已经被凯恩挖了过来,加入了《问世报》的庆功宴之中。一个巧妙的叠化匹配剪辑,就完成了时空上的跨越。

上一句话,伯恩斯坦还在说,组建《纪实报》团队,他们花了20年,下一句话就是凯恩,将整个号称世界上最好的新闻团队招揽在自己麾下,凯恩花了6年。安迅威尔斯拍这段只花了一秒钟。

还有一处利用了玻璃剪影的匹配剪辑,这是记者汤普森第一次去拜访苏珊的时候,镜头先是从苏珊的大贴画往上摇。看到【每晚演出两次】的霓虹灯光,再缓缓下摇,从玻璃天窗走进了屋内,看到俱乐部的女主人—— 苏珊悲伤的喝着酒。由于技术的限制,摄影机从玻璃天窗进入的时候,用了一个叠化的匹配剪辑。

镜头现实拍摄屋外,再拍摄屋内,再将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但这样的一个长镜头意识,先交代外部场景,再移入内部拍摄主体。可以说,奥逊威尔斯的想法真的是超前太多,也就不难怪在1958年的《历劫佳人》,奥逊威尔斯能能拍出影史最佳的场景头了。

四、光影

《公民凯恩》对光影的运用也是一绝,除了大面上的,前半段对应平光为主,整体更加明亮,后半段凯恩衰败之后,运用到了更多的阴影,突出明暗对比。一直撑起整部电影的记者—— 汤普森,也几乎都是处于阴影之中,没有一个正脸镜头,他代表的就是一个观众的视角。

凯恩在观看苏珊的灾难首演的时候,脸上大块的阴影,象征着他内心的分裂。一方面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妻子毫无天赋,一方面自己花了这么多钱去建造歌剧院,哭着也要把掌鼓完。还有很多,比如在地板上挖了一个洞,去实现超低角度的摄影,用人物价位的高低去展现对话权力的强弱,又比如跨越尺度极大的跳切,去快速推进时间等等。

其实上面说了这么多,都只是在抛砖引玉,《公民凯恩》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且远远超出了当时年代。直到现在,电中使用的大部分技法,依旧可以从《公民凯恩》中找到起源,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找一下原片,试着分析一下。


争论 争议

关于《公民凯恩》的争论和争议,自从影片问世就没有断过,甚至在影片拍摄伊始就已经存在。当时还存在的雷电华制片厂,并没有完全信任奥逊 · 威尔斯,这位年仅25岁的前剧团创立者。拍摄的时候,各种不符合当时拍摄规则的做法,也让《公民凯恩》险些夭折。影片顺利问世之后,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直到到二战结束之后,在电视上放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它的艺术价值。为什么会票房失败呢?主要是因为威廉 · 赫斯特,简单来说,威廉 · 赫斯特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查尔斯 · 凯恩。《公民凯恩》也被认定就是一部以威廉 · 赫斯特为原型,且颇具讽刺意味的电影。

赫斯特威廉 ·在新闻界被称作【希特勒】,原始财富积累和凯恩一样,都是依靠挖矿。和凯恩一样,在《纽约日报》任期期间,靠大量吸人眼球的新闻来博取关注度和发行量。赫斯特同样有一个报业上的对头 —— 《纽约世界报》。而《纽约世界报》的拥有者,就是那个鼎鼎大名的普利策,和凯恩一样,赫斯特也挖走了普利策手下的全部骨干员工。

除此之外,他也参过政,和凯恩一样落选州长,同样也建立过城堡,占地970平方公里的赫斯特城堡,至今依旧屹立在洛杉矶与旧金山之间。如此的相似,已经不能说是巧合了,而凯恩的非正面形象也让赫斯特颇为不爽,所以之手遮天的报业大亨 —— 赫斯特打压了《公民凯恩》的上映,让影片仅在极少数的院线放,票房惨败也是意料之中的。

除此之外,关于影片作者到底是谁这一点,也成为了争论的漩涡中心,主要集中在导演奥逊 · 威尔斯和编剧赫尔曼 · 曼凯维奇关于编剧的署名权之上。根据资料记载,曼凯维奇撰写了影片的初始剧本,并在中融入了众多导演所应该完成的工作。比如开场对于【仙那度】的环境描写蒙太奇,就是一开始就写在剧本里的。

有传言说,奥逊 · 威尔斯本想独占影片的编剧署名,但曼凯维奇召来了业内的撑腰。最终在影片中两人是联合署名的,而关于编剧曼凯维奇和奥逊 · 威尔斯,谁对于影片的艺术家的贡献更大,也是长久以来的争论。有一次是大卫· 芬奇最新的那部电影《曼客》就是以这段故事为背景,曼客也就是赫尔曼 · 曼凯维奇的名称缩写。演职员表中也能看到扮演奥逊 · 威尔斯的演员,大卫 · 芬奇为如何呈现这段历史,我也很期待,


其实关于《公民凯恩》可聊的话题实在是太多了,包括“玫瑰花蕾”的弗洛伊德意向,凯恩这个人物的政治倾向性与隐喻,影片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等等。毕竟这是一部观影评就出了好几本书的电影,甚至懂王—— 特朗普也是它的忠实拥笃,还曾经撰写过影评。不知道凯恩经历,有没有对他的政治生涯,起到过什么影响。

“很多人不理解《公民凯恩》的深意,绝对不是每一个人都理解,但在我看来,它真正的意义是,八月瓜孤独、悲伤的人物,带回到他的童年。”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其实是一篇文章可以预料到的,不会有太多人看的电影影评,但这些经典的教科书般的电影,平时没有机会讲,借着大卫· 芬奇的《曼客》有切入点,就讲一下,也能让大家多了解一下,这部去年奥斯卡的有力竞争者的时代背景,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