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蜘蛛侠之最终之战(超级英雄电影最后的
时隔五年,《蜘蛛侠平行宇宙》的续作,《蜘蛛侠纵横宇宙》终于来了。
事前已经知道片子在北美收获超高过评价。
烂番茄接近200评新鲜度95%,爆米花指数维持97%,近乎提前锁定2023年度最佳。
更让我震撼的是,国内主流平台评分全在9分以上。
这是继《灌篮高手》之后,第二部主流平台开分都在9以上的新片。
上映第一天,我去看了。
尽管事先已经对这部电影有过预期,但还是被140分钟的电影内容震撼得无以复加。
看完电影,我花了半天平复心情,才开始坐在电脑前,写下这篇文章。
1
先说下我自己的第一观影感受
这部电影其实也可以叫《瞬息全蜘蛛侠宇宙》又或者是《蜘蛛侠我命由我不由天》。
事实证明,索尼没有把蜘蛛侠版权卖给漫威,是多么无比正确的商业决策。
什么TM的叫TM的多元宇宙?
这TM的才叫多元宇宙啊。
也许有人会不服,MCU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不配拥有姓名吗?
不好意思,它在这部电影面前,连比较的资格都没有。
多元宇宙之于《英雄无归》,只是它用来掩盖苍白无力的剧本的“遮羞布”。
而《纵横宇宙》才算是真正把多元宇宙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视觉效果延续第一部的酷炫,动作设计也比第一部更加天马行空、眼花缭乱。
剧情从进入多元宇宙开始,就跟隔壁《速10》唐老大开着他那辆装有氮气加速的道奇一样,全程狂飙,考虑刹车的那种。
海量的细节和彩蛋一个接一个,信息量严重过载,大脑不堪重负。
经典的电车难题“救一人还是救世界”,在多元宇宙的引入下,得到了另一种角度的诠释。
格温在这一部的戏份相当多,简直可以和迈尔斯平分秋色。
个人也更喜欢她这条线里的亲情表达部分。
在如今超英电影同质化严重、只知道卖情怀出续作捞钱、多元宇宙概念沦为烂梗、剧本乏味到宛如AI所写的好莱坞大环境下,索尼用一部《纵横宇宙》的动画为超英电影立下标杆
不是超英电影不行,是你(没有特指MCU的意思)的超英的电影不行。
超英电影,是时候该变天了。
2
视觉层面的东西,我不是专业的,我也没法做深层次的解读。
这些就留给专业人士去做。
我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故事上。
毕竟,视觉再好,也是要为故事服务的。
我可能是少数认为,这一部的故事比视觉要好的人。
很多人说《纵横宇宙》只是一部空洞华丽的动画,主题依然还是最老套的青少年成长烦恼,“救一人还是救全世界”的电车难题。
对此,我不同意。
恰恰相反,我认为主创正是想借《纵横宇宙》,去打破超英题材的桎梏。
蜘蛛侠,为什么能成为漫威,乃至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之一。
源于他身上的两个标签。
第一个,平民英雄。
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原本是一名普通中学生。
他和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着那个年纪特有的少年烦恼。
机缘巧合之下,被一只变异蜘蛛所咬,从而成为蜘蛛侠。
第二个,宿命论。
蜘蛛侠只有经历了亲人的离世或者离去,才能真正成为蜘蛛侠。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蜘蛛侠真人电影来说
托比版蜘蛛侠,经历了本叔叔的,才真正领会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加菲版蜘蛛侠,拥有了超能力却救不了一生所爱。
荷兰弟版蜘蛛侠,因为一个幼稚的想法引发多元宇宙危机,最终不得不让所有人忘记他的存在。
观众之所以能跟蜘蛛侠共情。
是因为紧身衣之下,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他也有着普通人的私心和纠结。
而这样的超英,在近几年的超英电影里,几乎绝迹。
放眼望去,满屏幕都是追求更强超能力的神仙英雄。
偏偏主创还要观众,强行与这帮强者共情,去理解这帮神仙英雄内心的苦与痛。
这般按头安利,观众自然共情不了,难以卖账。
那也是为什么蜘蛛侠虽然诞生了这么多年,但每一次出新作,仍然能掀起一股热潮原因。
回到电影,主创其实就是要借迈尔斯这个角色,去打破所谓的“蜘蛛侠宿命论”。
米格尔他看到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活得很幸福然后了,所以自己去顶替他。
结果导致那个宇宙坍塌。
之后,米格尔就创建了蜘蛛侠联盟,监视各个宇宙里的蜘蛛侠。
最终米格尔得出结论,蜘蛛侠亲人必须去,否则他所在的宇宙就会坍塌。
其他蜘蛛侠似乎也都默认了这个结论。
因为通过米格尔给迈尔斯展示的织网中可以看到,我们熟知的那几个宇宙的蜘蛛侠,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
,等米格尔问迈尔斯
“你要救一个人,还是救全宇宙。”
迈尔斯的回答,出乎了米格尔的预料
“我两样都能救。”
有网友看到这里就吐槽迈尔斯,太年少气盛。
目睹了印度宇宙坍塌仍然不心,执意要拯救自己的父亲。
我反而觉得,迈尔斯的反应,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反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迈尔斯的成长环境,是跟其他蜘蛛侠不一样的。
他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
在第一部大战结束后,父亲在电话里对迈尔斯表达了歉意和爱意。
是爱,让迈尔斯真正觉醒,变得自信,从容地穿上紧身衣,成为蜘蛛侠。
没有苦大仇深的社会责任,有的,只是想守护好这个小家的觉悟。
到了第二部的第一幕,主创更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展现迈尔斯一家人的相处细节。
母亲和迈尔斯的天台谈话让我印象深刻。
也许是我自己身份发生了转变,现在会更多地代入到了父母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会更加地被母亲的话所打动。
对为人父母者和青春期少年各自的向往和困惑,电影刻画得足够细腻真挚。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部分剧情乏味冗长,但我觉得,如果你真的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情节,去走进以及了解迈尔斯跟他的生活后,你就不会对他做出的决定表示质疑了。
这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是拯救不了自己爱的人,拯救世界又有什么意义。
3
关于这个宿命论,我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目前关于这个宿命论,只是米格尔一家之言。
他只是目睹一个宇宙因为自己崩塌,他就开始变得自以为是,觉得不能偏离宿命设定的算法。
如果万一,这只是他的谎言呢?
他只想用这个谎言,来说服其他宇宙的蜘蛛侠加入联盟,从而为自己所用。
那么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
,变量并不只有迈尔斯一个,还有格温。
当格温回到了自己宇宙之后,她发现父亲因为她已经辞职了。
如果说警长事件是蜘蛛侠必然要经历的,那现在格温父亲不是警察,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触发警长事件?格温也不会失去自己的父亲?
反过来思考,如果当初格温没有加入蜘蛛侠联盟,是否就一定会发生警长事件?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当初执意要带走格温的蜘蛛女侠,她的动机就值得深究了。
她是否也对米格尔提出的那套宿命论持怀疑态度?
所以才会带走格温,避免她的父亲最终因她而。
如果格温父亲没有,那宿命论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
因为宿命论这个东西,跟多元宇宙的存在是相违背的。
不可能每一个宇宙的蜘蛛侠都要经历同样的悲剧。
如果是,那这个多元宇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无限可能,才是多元宇宙的魅力所在。
,因为这部电影还没有真正结局,这一部只把故事讲了一半,真正的结局在下一部。
以上也是我的猜测,不一定对。
有不同意见的话,请务必相信你自己,你就是对的。
END
2018年《蜘蛛侠平行宇宙》是当年评价最好的商业大片,并且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动画。
现在的续集《纵横宇宙》评价完全不输当年的第一部。
奥斯卡历史上拿了最佳动画长片奖的续集作品,至今只有《玩具总动员》系列。
《纵横宇宙》和“蜘蛛侠宇宙”系列是否会打破这个局面?
现在的压力给到漫威这边了。
索尼真个“养父”,对待“养子”的态度,显然比“生父”漫威好不少。
滚导在漫威的一部作品《银护3》成《复联4》之后最佳;
DC《闪电侠》前期试映好评不断。
《银护3》之后,下一部漫威电影是《惊奇队长2》。
光是预告片就很难平……
漫威要是继续摆烂下去,到时除了迪士尼,谁拍超英电影都要比漫威好了。
热点新闻
- 黄宗泽导演游客团游纪实才艺熠熠,贡嘎之旅启
- 哈利波特7死亡圣器
- 外地人可以在当地办旅游签证吗(外地人可以在外
- 退选亚姐孙亚莉因欠债自杀 香港艳星生存状况堪
- 梦中所遇逃亡经历探寻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答案了
- 侯佩岑婚前自备贞操带 后悔踢炎亚纶下床欲加戏
- 飞甩鸡毛是什么牌子
- 美孚速霸1000机油性能如何 用户体验如何
- 人工智能百度影音如何改善观影体验
- 徐小凤个唱金光灿烂沪上 大方倾诉事业成功感情
- 如何轻松找到大众喜爱的美文
- 银川滨河新区旅游攻略(银川滨河新区公园在哪里
- 步步惊心宫:如何解锁宫廷情感之谜
- 如何用英语表达曲奇 曲奇英文单词是什么
- 公子小丑:如何理解他的角色魅力与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