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抗美援朝之最后一战(抗美援朝最后一战,

热点事件 2023-08-24 08:33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它被称为是志愿打得最痛快的一场“富裕仗”,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终局之战。

在南朝鲜一个名叫金城的地方,我对占据主场优势的韩,动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炮火力量,甚至毫不吝惜的在半小时之内,向战场上投放了数千吨的炮弹。

如此大手笔,不但使韩瞠目结舌,也让一直以来都节衣缩食的我,彻底扬眉吐气了一回,直呼痛快。

那么我为什么要发起这次进攻?当时的战况又有多激烈?本期,为大家讲述金城战役背后的故事。

1953年6月,在朝鲜战争中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中朝美三国,决定签订停战协议。彼时他们已经就一直以来的分歧问题——战俘遣返达成了共识。

眼看着饱经战乱的朝鲜半岛即将迎来和平的曙光,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却做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

李承晚为了让自己的政权不至随着美的撤退而崩盘,于是想方设法地把美拖在战场上。

为此他不但派人大肆暗杀中朝的谈判代表,甚至还背信弃义,在没有知会任意一方的情况下,就把此前约定好要遣返的2.7万名战俘私自释放,以此表明自己坚决反对停战的强硬态度。

对此中朝美三方都火冒三丈。美方明确表示不会给予其任何援助,北朝鲜也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

而我国反应最为强烈,毛主席亲自致电给志愿总司令彭德怀,要求他推迟签订停战协议,并给贼心不的南朝鲜予以强劲的事打击,从而确保后续停战协议的顺利实施。

在充分研究地图后,我高层决定从金城发起攻击。

金城位于朝鲜中部偏东,以它为中心向东南方延伸的25公里长的弧形地带,都属于南朝鲜队的防区,更是其精锐之师的驻扎地。

我要想重创南朝鲜,使其再无力阻挠朝鲜的和平目标,就必须攻下这里作为主要根据地。

但要拿下金城,谈何容易。是它山高坡陡、巍峨险峻,具有极佳的地理优势,因而易守难攻;

是它西部地区地形开阔,有金城川、南大川等河流贯穿于我阵地之间,致使敌我双方阵地相距近千米,从而造成我对敌的接触困难。

除此之外,我还要面临南朝鲜极其牢固的防御工事——他们在金城内部构筑了大量的坑道和地堡等掩体,并用堑壕和交通壕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堪称固若金汤的环形防御系统。

南朝鲜守拥有660多门火炮,而我只有不到400门,在火炮数量上依旧处于劣势。

为此我高层调兵遣将,一口子向前线增援了10个团又8个营的炮兵部队,从而使我的火炮数量增加至1104门,形成了对敌1.71的火炮优势。

这是我入朝作战以来,在火炮数量和炮火密度上都碾压敌。

不但如此,我还上下一心地想把这一仗打好,于是争分夺秒、紧锣密鼓的对各样兵力、物资和工事上的缺乏加以补充。

就这样截止到战斗开始前,我已集结了1480多门大炮、20多辆坦克、1.5万吨的物资,和分作东、西、中三个集团并右翼的四路进攻部队——共计24万人的兵力。

随后,我高层详细地制定了一系列的作战计划——他们命部队采取“正面进攻、两翼夹击、多点突破”的方针,先把金城以南一带收入囊中,从而兵临城下,对金城形成包围之势;

随后再视敌的反扑情况,灵活发动进攻,以大量歼敌为目标,意在消灭南朝鲜的火力力量。

,他们还明确了重型武器之间的掩护方式与火力使用等问题,并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了各种战术演练,就连炮兵都进行了试射模拟。

对于这场战斗,我势在必得,甚至不惜投入了我中最神秘的部队——喀秋莎火箭炮兵21师全体兵。

这支部队曾以极少的人数重创美,因而在美中都赫赫有名。我在平日里对这一王牌部队爱惜至极,最多只出动过一个团,可如今为了稳中取胜,毅然倾囊而出。

在如此强大的事配备下,我能否如愿击退南朝鲜?

南朝鲜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们引以为傲的防御工事,会在短短半小时内就被我重创。

1953年7月13日晚,全副武装的我率先发起了金城战役。

敌对此始料未及,于是在猝不及防中结结实实地挨了一记闷棍分布在纵深几十里山谷内的我,调集了1100多门火炮,向金城以南的敌阵地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炮火急袭。

在如此高密度的投放下,炮弹就如雨点般降落在敌阵中,一时间火光冲天、哀嚎遍野,到处都是浓烟火海、断肢残骸。

敌抱头鼠窜、溃不成,人人都只想着逃命,根本没办法形成对我的反抗力量。

在这场要命的炮火侵袭下,他们有近30 %的防御工事被瞬间摧毁、80 %以上的道路障碍都被清除。

这个曾被我视作是固若金汤的敌阵地,如今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被撕开了一个大口!

于是在炮火的掩护下,我步兵连同坦克部队一起,向敌阵地发起了冲锋。而与我士气高涨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被炸得晕头转向、心惊胆战的敌。

他们自身都难保,如何能具有抵挡我冲击的勇气与能力呢?于是他们不战而逃,我对此则乘胜追击,杀得他们是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仅一小时,我便将敌四个师的防御前沿阵地全部突破。

与此,我的另一路,即西集团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战斗。他们所面对的是敌中最强大的队——拥有“白虎团”美誉的南朝鲜首都师。

它是南朝鲜总统李承晚最倾力打造的队,亦是南朝鲜4个主力师之中的头号王牌师,被美称为“第一荣誉师”。它战功显赫,曾蒙李承晚亲授“虎头旗”,因而得名“白虎团”。

而我之所以要强硬地端掉“白虎团”,就是因为他们能得到来自美的五个榴弹炮营,和大量坦克航空兵的支援,不端掉它,我后面的战略行动就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和阻碍。

于是我高层当机立断,组成了一支500人的“穿插营”,其主要任务就是摧毁“白虎团”团部和炮兵阵地,从而使后续赶至的我主力能够顺利地全歼该团。

为求保险,我高层又派出12人组成“化袭班”,采用伪装成南朝鲜、深入敌腹的战术,与穿插营内外配合。

7月14日凌晨2点,化袭班悄无声息地赶至“白虎团”阵地,随后伪装成南朝鲜,神情自若地通过了敌在沿途所设置的重重关卡,并从一名逃兵口中,问出了白虎团团部的准确位置。

后来时机成熟,化袭班便按照原定计划,与隐蔽在外围的穿插营内外接应,奇袭了白虎团的团部作战室,直接将正在开会的敌高层尽数歼灭。

白虎团上下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大本营里居然混入了敌国的“细”。于是他们在毫无防备下被我打得七零八落、威风不在。

其副师长林益淳更是在逃亡过程中被我生擒,成为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我所俘获的、来自南朝鲜方面的最高级将领。

而白虎团兵败如山倒的消息,则很快就传到了敌的“王牌师”——首都师的耳中,极大地撼动了他们的心。他们顿觉群龙无首、杀敌无望,一时间竟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悲观情绪里。

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士气低迷,他们这一时的软弱很快就被正在交锋的我所察觉,于是我信心大增、愈战愈勇,以不可抵挡的破竹之势,将心涣散的敌尽数击溃,并在14日中午,强势占领了他们所防守的10公里宽、8公里纵深的重要防线。

至此,金城以南的四个敌师,都被我彻底打残,黯然退出了接下来的战斗。

截至到当天晚上6点,我仅用时21小时,便占领了所有预定的战略目标,歼敌1.4万人,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金城以南长达9.5公里的地区。

而在我的西集团取得重大战果的,我另一路主力——中集团却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在朝鲜战争的一战里,我中出现了叛徒。

敌从叛徒那里获悉了我的下一步动向后,便将计就计,在我的战略目标处布下了重兵埋伏。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对此还毫不知情。

此刻,我正朝南朝鲜的制高点、位于金城东北面的轿岩山方向行进。我计划突袭此地,意在消灭金城北部的敌主力,从而控制金城川以北和北汉江以西的大片区域。

但轿岩山一战并不好打。一是它地势陡峭、连绵险峻,极难攻取;二是敌也清楚地知道,若此地失守,自己在金城以北的阵地将会全部动摇,所以增强了这里的守卫力和防御工事。

再加上我中出现了叛徒,因而整个作战计划都暴露在了敌面前。于是他们埋下重兵,静待我入局。

1953年7月14日凌晨,还不知道已经中计的我按照计划,抵达了轿岩山,还没做好进攻准备,就遭到了敌猛烈的火力压制。

我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后,很快就反应过来是自己的作战计划被泄。但此时已经没有回头路,我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好在我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于是很快就镇定下来,以破釜沉舟之势,开始积极反攻。

我顶着巨大的伤亡,前赴后继,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制定了以爆破组吸引敌火力、从而掩护我大部队前行的作战计划。

于是我爆破组成员均以舍身忘式的冲锋,奋不顾身地向敌的火力点冲去,以肉之躯堵住敌的枪口,从而掩护大部队前行。

见此敌也不甘示弱,一边利用其坚固牢靠的碉堡、壕沟等防御工事隐蔽,一边向我的爆破组丢掷气弹,试图以此暂缓我的前进步伐。

战斗一直持续到14日晚上,终于,在我爆破组成员舍生忘的掩护下,我部队成功冲过了敌已是零零散散的火力点,顺利登上了轿岩山的顶峰。

见大势已去,敌残部纷纷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些还弃械而逃,但随后就被我追上围歼。

而后我马不停蹄地向金城川以北地区疾驰而去,并在势不可挡的凶猛攻势下,扫清了沿途敌的残兵败将。

至此,金城川以北地区也几乎都被我收入囊中。

见南朝鲜战局崩盘的如此之快,美方也大为震动,他们误以为我要继续打下去、从而对他们不利,于是应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的哀求,迅速集结了一支“联合国”,向我发起反扑,誓要夺回金城以南的大片失地。

奈何我奋勇抗敌、英勇搏杀,联合国没有占到一点便宜。见此美便撤出了战斗,任李承晚说什么也不肯派兵救援。

李承晚即便是在这样的穷途末路时刻,也依旧不肯回头,反而鼓动南朝鲜进行疯狂地反扑,甚至还在7月23日,亲自奔赴前线为部队打气。

于是在随后的两天里,南朝鲜一共发动了107次反攻,但都颗粒无收、无功而返——除了867高地外,其余阵地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至此,我在此前打下的所有阵地都巩固了下来。

如此一来,谁都再也无法组织朝鲜半岛和平之光的降临。于是在1953年7月27日上午,朝、中、美三方终于坐在一起,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李承晚没有派南朝鲜代表参加,因为他始终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但黔驴技穷、回天乏术的他再也不敢挑衅其他三方了。

由此,金城战役以我的大获全胜而正式落幕。

在此战中,我以伤亡2.5万人的代价,歼敌5.2万人,击落敌机85架、损毁坦克34辆,并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

如此辉煌的战果,令世界都为之侧目!

经此一战,我国不但推动了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帮助朝鲜人民结束长达三年之久的战乱生活、实现了朝鲜半岛的和平愿景、使抗美援朝战役得到了圆满的落幕;

也向世界宣告了我国的强大与博爱、人民解放的悍勇和无畏,从而使各国都对我国的战斗力刮目相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