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电影之最(红色电影故事(77)宣传“

热点事件 2023-08-24 08:33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编文/孙海帆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僚主义的决定》,文件中指出“务望中央和委各部门,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各党组,各中央局、各中央分局、各省委、市委、区党委、各同级区党委、各同级政府党组和各同级人民团体党组,领导全党全和全国人民展开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使这个运动成为真正的全体人民运动。”自此,增产节约运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沈阳社会各界组织在大街上宣传增产节约运动。(源于中国组织人事报)

1952年,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与组织,上海成立了增产节约运动领导机构,并在全市铺开,涉及各级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街道里弄等。在爱国增产竞赛中,许多工厂还建立了技术研究会,不断改进工具、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1954年上映的电影《伟大的起点》就是表现“增加生产、厉行节约”运动的一部电影。

影片海报

《伟大的起点》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艾明之编剧,张客执导,由张伐、汤化达、陈天国等主演。

影片的故事为华东钢铁八厂炼钢部,出现了一件喜事生产小组长陆忠奎(张伐饰)被提升为炼钢部主任了。

工人们一致拥护这个决定,并感到非常兴奋。陈忠奎在党委书记陈向群(汤化达饰)的积极帮助下,改进了本部门的工作制度和分工,发挥了工人群众的积极性。

这时候,报纸上公布了毛主席“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伟大号召,厂内工人们一致热烈响应,各个小组都提出了具体办法。

陆忠奎经过反复思考、彻夜不倦地钻研,提出了把现有的15吨炼钢炉,改建扩大为20吨炼钢炉的建议,这样,一年就可以为国家多生产五六千吨钢。这个建议立即受到了炼钢部工人们和青年工程师林文彬(高正饰)的支持。

扩大炉子的建议,在工厂管理委员会上展开热烈的讨论。总工程师田承谟(范莱饰)思想观念陈旧,反对扩大炉子。李勇华厂长(陈天国饰)由于几年来的工作成绩,产生了保守自满的情绪,认为产量比解放时已经提高了,潜力挖尽了,炼钢炉也老了,生产到“顶”了,他认为改建炉子是冒险的做法于是,便同意了田总工程师的意见,准备把这件事拖延下去。

陈书记反对李厂长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建议送上级审查决定。陈忠奎被选为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他把工人们的意见带到会上,在发言中表示他们厂第四季度生产一定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

工业部聂部长(金焰饰)接见了他,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且勉励他的革新精神。这样,李厂长也只得答应陆忠奎他们动手来改建炉子了。改建炉子的工作,在姜师傅(崔文顺)、林工程师和全体工人们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

,第一炉钢便出了事故,冶炼时间延长了,钢水也溢了出来。这些事实更滋长了李厂长认为炉子改错了的错误想法,他限定陆忠奎要在三天内改善炉子情况,否则,就得把炉子改回原样。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完不成计划会影响国家的建设,对国家负责的高度责任心使陆忠奎苦恼。

可是,他毫不退缩,他知道改建炉子是对的,问题在哪里呢?他依靠工人,仔细地检查,终于发现了原来是煤气放得太大了的缘故,煤气问题得到了解决。

工人们经过创造性的劳动,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及时地完成了任务,产量也大大地增加了。新纪录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是伟大的起点!是工人阶级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而斗争的伟大的起点!

艾明之(1925-2017)

本片编剧是艾明之,他虽是广东英德人,但自小便在上海当过学徒和报童,后通过努力进入免费的中学读书。在解放前已经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49年,艾明之到上海第三钢铁厂担任代理副厂长,三年工厂的生活让他能深入体验了工人的生活,这为他日后创作以工人为题材的小说和电影剧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52年,艾明之调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担任专业编剧,写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就是这部《伟大的起点》,其后艾明之有创作了20多部电影剧本和《浮沉》、《火种》等多部长篇小说。艾明之曾当选过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影协第一至第三届理事,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等职务。2017年,著名作家、编剧艾明之去世,享年92岁。

下一期介绍新中国第一部“治理淮河”的影片《淮上人家》。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