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电影之最(陪女儿观影6年,这位妈妈从上百部

热点事件 2023-08-24 08:34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点击蓝字关注

,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文源 | 小花生网(IDxiaohuasheng99)

作者 | 小鼠家的书房 编辑 | Vivi

今天给大家带来网友@小鼠家的书房 整理的一份2018年观影影单,从女儿四岁起,她就坚持亲子观影,和孩子积极讨论观感。现在女儿十岁了,六年来看过的电影有上百部,给孩子带来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什么热衷于这件事,她说


电影是一种艺术的表达,两个小时的电影,需要将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观念冲突表达清楚,是一种高度的艺术浓缩,电影也可以是阅读的拓展,是生活体验的延伸,如果纯娱乐,笑笑就过了。如果加上讨论和反思,就显得更有意义了,也可以让孩子学习深度思考,也就是我们说的思辨力吧。


这20部电影,我们找来了大部分观看资源,为寒假屯起来吧!感谢,@小鼠家的书房

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我便经常带她去少年宫的小伙伴剧场看童话剧

一般我们都会选择她正在阅读或特别喜欢的故事改编的剧目,像《三只小猪》、《小红帽》、《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等等,她会因为自己所熟悉的书中人物出现在舞台上而兴奋,也会因为各种与书中不一样的改编而惊喜!

童话剧《小红帽》

女儿是个很好的观众,小小的她在整个观看过程都可以做到不影响他人,专注投入。而我们经常在回家的路上讨论各种话题,诸如


你最喜欢的情节是哪个部分?

你最讨厌的角色是谁?为什么?

哪个演员表演的最到位?

哪个角色的服装最接近原著?

如果你是导演,会怎么改?

……


有时,我们也会看一些原创童话剧,这些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等到她稍大一些,不再满足于舞台剧相对简单的表演和故事情节,也可较长时间保持观影状态后,大约四岁开始,我们便从剧场向影院逐步过渡。

这些年,我保留了所有在影院观看电影的票根,时间久了,有些票根上的字迹已经不那么清晰了,但每每翻起,都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美好的回忆!

在影片的选择上,我们会达成一个标准的共识

影片的题材是正面的,适合亲子共赏;

会优选国际知名的制片方,如迪士尼出品的影片;

会参考豆瓣评分和影评,或是北美票房,预告片等;

一些怀旧经典老片,可以做为阅读拓展的影片。

关注一些育儿平台,或是影单书单等,日常注意信息的搜集。

女儿今年十岁了,电影是我们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也是我们假期或周末的亲子活动。看电影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电影的艺术表现与视觉冲击、人物刻画与内心的独白、正义与道德的冲突……这些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深刻。

伴随着小妞感受和理解能力的增强,观影后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伴随着她年龄的增长逐步深入,她时不时迸发出的观点和看法,更是让我惊讶又惊喜!

新旧交替的时节,适合,适合回顾,适合对过去一年中的某些具有仪式感的事情,做个整体的梳理!2018 年,粗略统计一下,我们大概看了近 30 部电影,平均每两周一部。这里,我梳理了其中优秀的 20 部影片,有新出的,也有老片,在这里推荐给有需要的爸爸妈妈们。

1

《神秘巨星》

让孩子学习在艰难的环境中抗争的力量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勇气的故事!尹希亚热爱音乐,有天籁般的嗓音,但她生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善良的母亲从不抱怨生活的苦,给予她成长中最大的快乐与自由。

她成了网红歌手,圈粉无数,却无人识得真容…… 母亲的第一次反抗最终成就了她走到台前,生活还将继续,但我们至少拥有彼此!

观影的过程中,女儿的纸巾塞了一袋子,她是个挺感性的女生,不理解为什么一个父亲会这样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通过这部影片,我和她讨论了印度的文化背景,女性仍然遭受的社会和家庭的歧视与不平等待遇;我们还讨论了母亲对尹希亚的影响,以及母亲从尹希亚身上获得的勇力和力量;,我们来谈到了对自己喜欢事情的坚持,对比她目前对喜欢事情所付出的努力,尹希亚的付出是不是更加巨大?

换位思考,如果她是尹希亚,她是否有能勇气做出挑战权威的改变?

2

奇迹男孩

国际大奖童书改编作品,让孩子感悟爱和成长

影片 2017 年在北美上映就收获了不错的票房,茱莉亚 · 罗伯茨自然是原因之一!国内上映前,我们就买了中英文版的 Wonder 奇迹男孩来阅读,单从故事情节来讲,女儿并不陌生。

她很喜欢书中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的写作手法,原版书中 Augie 的独白,更是背得滚瓜烂熟~

,可以说电影是我们阅读的延伸品,观影的整个过程都很有满足感。阅读和观影的过程中,我们围绕 Auggie 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友情与亲情冲突,还有人物性格,以及姐姐 Via 的心路历程,展开了不同维度的讨论。

3

《马戏之王》

真实故事改编,从“马戏团鼻祖”的故事中学习勇于开拓的精神

由多次扮演“金刚狼”的休. 杰克曼主演,歌舞剧形式。乍一看是人生百态,群魔乱舞,它讲述了马戏大篷的鼻祖巴纳姆,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历经挫折,最终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

这里有人性的压抑与天性释放,有世俗的偏见和道德的评判,有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观的碰撞…… 除了富有激情的歌曲和舞蹈杂技之外,影片中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看点,比如人应该如何获得别人的尊重;比如在理想实现的过程中,是不是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比如成功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4

《南极之恋》

从绝地求生的故事中感悟坚持的力量

这是一部关于绝地生存的两个人的电影。没想到小妞会喜欢,还数次感动到流泪!通过这部影片,更多地了解了南极,以及极地多变的天气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人在恶劣环境中所迸发出来的求生欲与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患难中对人性的考验,都值得我们思考。小妞的另一个收获就是雪盲症,还颇感兴趣!

5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孩子领悟爱与勇气

单看这名字翻译得实在有些戏剧化,但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进入女儿 2018 最喜爱影片前五。失语症女孩沙希达来自巴基斯坦,在印度走失偶遇印度教徒帕万,在没有合法签证,没有钱,没有任何关于沙希达家乡的前提下,仅凭着一种信念,帕万穿越边境开始了沙希达的回家之路。

影片中有信仰的冲突,有国家利益下的欺骗与偏见,但传递给我们更多的是无国界的爱与信仰,是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勇气与力量......

影片看完才明白,之所以翻译成 “猴神大叔”,是因为猴子在印度教中特殊的尊贵地位。观影后爸爸给女儿普及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国家与宗教信仰的冲突,以及因为宗教信仰在饮食方面的禁忌,这对理解影片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很有帮助。

6

起跑线

从现实的问题中锻炼思辨的能力

原来择校不仅仅中国家长的焦虑,全球都一样。这部影片生动展现了一对非高知的 “爆发户” 父母,为了孩子赌上的一切。展现了印度贫富差距之大,教育中的等级观念。最冷漠的不是贫穷,而是高贵的伪善。每个人汇聚成一个社会,而社会造就了每个人。

这部影片将生动地展现了印度贫富之间的差距,我们比较了教育的相似与不同,讨论了人性的 “善” 在影片中的各种体现......

7

《精灵旅社 3疯狂假期》

在快乐的观影中,学会打破刻板印象和固有观念

搭个暑假的末班车,1,2 小妞都看过了,且是精灵粉,3 不容错过!善与恶,不在于你是人还是鬼,而在于你对善恶的评判和理解,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打破固有的思维和观念。

8

《传奇的诞生》

从球王贝利的真实故事中,学会为梦想奋发和努力

运动类励志影片一直是我们的大爱,影片讲述了球王贝利从儿时在贫民窟当擦鞋童,从和小伙伴光着脚丫在街头巷尾踢球,到成为一代球王的传奇故事。

女儿看到巴西的孩子们赤脚踢球的场景,看到整个国家对足球融入液的狂热时,感慨地说,她终于理解为什么中国足球踢不好了。从对足球的热爱,到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再到自我接纳与认同,成为球队的灵魂人物。我们可以从中讨论和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9

嗝嗝老师

富有现实关怀的故事,在孩子心中下思辨的种子

话说今年真是给印度票房贡献了不少,但宝莱坞的作品不论从编剧,演员,还是制片上都可圈可点。这部 “嗝嗝老师" 是女儿 2018 最喜欢的首部影片。

一个患有先天性图雷特综合症的女主人公,怀揣着教师的梦想。被拒绝了无数次之后,她带领的班级是全校最没有前途的 "差” 班!

她用自己的方式点拨和启发孩子们,点燃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重塑自信,面对嘲笑她从不躲闪,而是坦然面对。生理上的缺陷我们往往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找到与之共处的方式;而品格的缺陷才是阻碍我们成为更好自己的绊脚石。

10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

哈利 · 波特系列前传,带孩子领略奇幻的魔法世界

女儿是忠实的哈粉,从中文版哈利波特全套,到英文版魔法石和密室,再到神奇动物在哪里,以及各类百科全书,各种魔法背景门儿清。《神奇动物在哪里》是哈利波特的前传,2016 年我们看过第一部,今年的第二部同样精彩。观结束后,女儿兴奋得滔滔不绝,而我则一脸崇拜地脑补各种周边故事。

让我意外的是,女儿提到相比伏地魔她更喜欢格林德沃,她认为格林德沃内心是有一条“价值线”的,他的演讲有吸引门徒的卖点,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魔法世界。不像伏地魔,充满恐怖和腥。“价值线”的这个提法,让我突然觉得女儿长大了。

这些书都是女儿最爱

11

《龙猫》

数代人的经典,让孩子静心感受生活的温情和美好

重温经典,依旧非常温暖人心~ 纯净的心灵,可以期待最大的奇迹!女儿对故事很熟悉,但她依然很喜欢这部老片,称其为治愈心灵的影片。

今年6月我们一起参观了吉卜力艺术展,当时龙猫还有一个特展。

喜欢绘画的她很崇拜宫崎骏,影片结束,小妞又找出《宫崎骏和和他的世界》,寻找龙猫的档案,这只 1300 多岁的 "老" 猫,当真圈粉无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