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没之最老版的电影(你以为熊出没只是个儿童

热点事件 2023-08-24 08:35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熊出没》系列是继《喜羊羊》系列之后,中国儿童类动画中的主力。作为一个在各大卫视广泛出的动画,一些家长和儿童对其十分热爱,认为其很适合用来消磨休闲时间,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剧情单一,滑稽可笑令人讨厌。还有一部分人一谈《熊出没》便大摇其头,“熊羊论”年年换汤不换的唱衰国产动漫——

如果每次提起《熊出没》就总是提到一些老调子,也未免太看低这部动画了!

今年年初,《熊出没》的第五部剧场版《变形记》总票房突破6亿,超过了去年的话题之作《大鱼海棠》成为了国产动画票房的第二名,全网好评率虽然没有高到认为是“神作”的地步,已经有不少网友自动站出来洗去泼在《熊出没》上的恶名。此等现象,难道这又是“这任观众不行?”

——可以想见只要接下来的剧场版导演编剧不乱来,《熊出没》系列的票房会一路稳定,并且继续稳定它在国产儿童动画中的霸主地位。

从昔日的人人喊打,到如今成为行业的巨无霸,《熊出没》的出品公司可以说是完美地逆袭,而这个逆袭只用了五年——如果写成一部商业网文的话,这会是一部爽文。不管同行业的人是如何的不服气和眼红,这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

与其纠结于现状,不如来看看,《熊出没》逆袭的轨迹是怎样的。

内容上刚开始的《熊出没》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是和喜羊羊初期一样的产物而且3D画面还比较粗糙。剧情更没什么好说的了,无非是光头强想砍树而熊大熊二不让。最早的语音也不是现今的普通话配音,而是贴近于东北方言,光头强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活脱脱的赵本山。早期的人物是简陋的,故事是逻辑不清的,细想之下,甚至连三观都可能是值得商榷的。

(图为旧版《熊出没》模型,每个人的表情都谜之猥琐)

但无论如何,这宛如动漫中泥石流一般的风格,使得《熊出没》系列在各大电视台站稳了脚跟。

《熊出没》的制作公司深圳华强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两季的尝试之后,他们便为《熊出没》制作了一部没有上院线的剧场版《过年》,这部剧场版的内核居然出人意料地讲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光头强被李老板拖欠工资无法过年,熊大熊二来提供帮助。

《熊出没》因为其3D制作,也因为其不够光鲜,可以描述十分接地气的故事,甚至于因为它人和动物相处的大背景,很多严肃的现实问题也可以被处理得荒诞不羁,甚至于表现出一种黑色幽默。这是将主人公描绘得精致美丽或者完全架空的动漫类型所不能涉及的。

在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制作组便尽可能地将电影的背景还原现实。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光头强生活的全景小木屋,长白山下的小镇,火车站,吊儿郎当的民警和破破烂烂的公交车,以及美丽的大兴安岭。这样的风情,我们以往只能在真人电影里看到。

而光头强的形象也逐渐被塑造得丰满起来虽然他每一集都在被拖欠工资,他在《夺宝熊兵》里收养和照顾女婴,掏出不多的积蓄为她买奶粉和布;又或者,你可以看到他在每一部里发明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用自行车和公交车做的飞行器,又或者是师承特斯拉的缩小仪,以至于后来都形成了一个“被伐木事业耽误了的发明家”的玩笑。以及当编剧发现早期故事的漏洞之后,做出的大胆变动在《雪岭熊风》里说明主角三人(熊?)组是儿时玩伴,并让时间重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后来的熊出没,角色之间的相处方式和以前有明显不同,针锋相对地用枪对打变成了同伴间的生活玩闹。

说了这么多内容上的改变,那么,制作人员的煞费苦心收到回报了吗?答案是,收到了。刨去国内有着无数电视台的联和方特游乐园的加成,《夺宝熊兵》的英文版在海外也夺下了土耳其的季度票房冠,可见它的内容也是有着很高的吸引力的。

(图为《熊出没之奇幻空间》,主角团的模型明显进行了重置,变得憨厚可爱,更不要说新登场的纳雅小姐姐)

在剧场版之外,熊出没的普通剧集和系列构成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改良人物模型重置,变得更容易让人接受;3D高清画面,使得观看感受大大提升;剧情的优化,从乱七八糟的对抗变成了“大兴安岭之日常”(四季系列);剧场版动画的前传卖萌《熊熊乐园》,后传《探险日记》科普。高颜值的女神和男神级别角色登场(《奇幻空间》的纳雅和小鲜肉反派,《变形记》的《破产姐妹》客串的外国美女),各种有趣的玩儿梗(反派养了一只名叫薛定谔的猫),以及各种亲情牌。邀请著名音乐人创作配乐,声优也越发卖力——你在成熟日漫体系里见过的套路,熊出没全都有,而且花样还很多。

(《熊熊乐园》人设。熊二也想变得可爱。口亨。)

《熊出没》是个儿童动画吗?是的。是个脑残动画吗?曾经是的。至于现在,你认为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