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世界之最(迪迩秀|美国假话史:谎言如何改

世界之最 2023-08-19 21:12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有句话叫做,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也永远无法说服一个决心栽赃你的人。这不,美国政客在“强制劳动”“新冠溯源”“间谍气球”风波渐息之际,又接着炒作“芬太尼”问题,渲染“中国向美国输入毒品”,企图把“毒贩”的帽子扣在全世界打击毒品最严厉的大国头上。不过,不论美国如何煽动舆论,这些抹黑言论终究难以蒙蔽世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山姆大叔栽赃用的“洗衣粉”不仅取之不竭,而且花样繁多。

是的,就是20年前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向世界展示的那管“白色粉末”——他信誓旦旦地称之为“伊拉克正在研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多年以后谈及此事时调侃说“那搞不好是洗衣粉”。是不是洗衣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需要一个借口。用美国中情局前伊拉克行动小组负责人路易斯·鲁埃达的话说“即使萨达姆·侯赛因只有一根橡皮筋或者一个回形针,我们也会入侵伊拉克。”美国想要的,是萨达姆的命——这关系到所谓的“民主”,还有伊拉克的油——这关系到金钱。而在名与利的背后,还有霸权。

这个剧情是不是有点熟悉?什么“间谍气球”“新疆棉花”“华为5G”“芬太尼”,统统不过是“鲍威尔们”手中不同包装的“洗衣粉”而已。再充分的证据,再严密的逻辑,再科学的论证,也无法阻止这些栽赃心切的美国政客。他们总是会说你这个不透明,那个不合作。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撒谎不是好孩子。这是《狼来了》的寓言告诉大家的一个简单道理。而美国政客却毫无道德底线,撒谎成性。

1898年1月25日,美国海军以“保护在古巴美国人”为由,派遣“缅因号”战舰前往古巴哈瓦那港。2月15日,“缅因号”在港口爆炸沉没。一些美国报纸没有调查就一口咬定这是西班牙所为,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称之为“西班牙人最恶劣的背信弃义行为”。美西战争随后爆发,美国轻而易举地攫取了西班牙在亚洲和拉美的多个殖民地。而“缅因号”爆炸的真实原因至今没有定论。

1964年8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表讲话,宣称美国军舰当天在北部湾遭到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鱼雷艇袭击,双方“发生武装冲突”。随后,美国国会通过所谓“北部湾决议案”,为约翰逊下令全面介入越南战争开了绿灯。200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发布报告承认,1964年8月4日,美国军舰附近“有很大可能”根本没有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军舰。根据美国海军的档案记录,美国两艘驱逐舰在那一天共发射了近400枚炮弹和5枚深水炸弹,但都是无的放矢。

作为借口,是“洗衣粉”,还是“洗手液”“洗洁精”,美国并不在意,它在意的是有了这些“证据”,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以“正义”之名发动战争、挑动“颜色革命”、实施单边制裁……如今很多人在提到鲍威尔和他的“洗衣粉”时,常把这当做一幕“闹剧”来看。,因为这样的谎言,20万至25万伊拉克平民在战争中丧生,无数伊拉克家庭支离破碎,这又是怎样一出出人间悲剧?直到今天,美国也没有为这场错误的战争作出应有的赔偿,也没有任何美国官员因为发动这场战争而受到国际刑事法庭的审判。

“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曾经毫无廉耻地公开炫耀,凸显美国政客的“精神境界”与“道德追求”。这样一个谎言帝国只会“毒害”世界。对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形成共识。

-END-

策划倪四义

监制尚军 颜亮

撰稿赵卓昀 郑开君 王迪迩

主持王迪迩

顾问王志中 宋鲁郑

统筹徐海静 赵卓昀 闫珺岩 郑开君

摄像郭沛然

文案赵卓昀

编辑张碧弘 王丰丰 程大雨 鲁豫 徐晓蕾 淡然

调研姜淏然 仇清漪

制图王妍清 董玉红

编导吕帆

剪辑王甜

妆发杨捷珵

迪迩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