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事件(全村绝户,病重必死,100年前晚清
自从人类开始会使用工具,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便逐渐失去了天敌,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可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在地球上就不再会遇到危险。
经历了数百万年的繁衍,时至今日我们仍有四个可怕的“敌人”可以无情地夺走数以百万计,甚至千万计人类的生命。
自然灾害、饥荒、战争和瘟疫,它们每一个都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且它们共同的特性是可以平息但从未远离。
而其中,瘟疫又以极长的持续时间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2019年爆发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席卷了几乎整个地球,它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根本无法计算。
谁也不知道这场浩劫的尽头在哪里,因为除了我们的国家和少数认可我国抗疫策略的国家以外,绝大数的国家竟选择了躺平,妄图和新冠病毒共存。
无奈我国动态清零的政策,屡次都差点成功地将病毒驱离,却被这些害群之马的愚蠢行为拖了后腿。
有意的也好无意的也罢,不管病毒从哪里来,我们的态度永远是“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
中国今日的抗疫成就,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依然有很多人无法理解。
诺大的一个国家,人口又是世界之最,拥挤程度远比地广人稀的欧美国家严重,共食的饮食习惯也比西方一人一份来的危险。
种种的不利因素堆积在一起,至少也该是像隔壁印度那样严重。怎么就从最早发现最严重的国家摇身一变就成了抗疫模范,还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抗疫物资和疫苗了呢。
这不会是一个巧合,问题的答案更是早在100多年前就公布给了世界。
晚清鼠疫
时间来到1910年,那时的中国还是清政府的天下,在位的是末代皇帝溥仪,年号宣统。
临近年末的一天,中俄边境满洲里的一个客栈来了两个风尘仆仆的猎人,手里还提溜着几张土黄色的毛皮。
掌柜热情地上前招呼,但却根本搭不上话。两个猎人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充斥着整个客栈,不一会儿竟接连吐出了鲜血。
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掌柜惊慌失色,周围的旅客也投来了异样的目光,这两人到底怎么了?
客栈不算太大,住的都是“闯关东”的劳工和猎人。这会儿天色渐晚,来往的客人变得多了起来,两人的咳声也稍微消停了一些,要了个通铺和劳工们挤着睡觉去了。
让掌柜没想到的是,那两个猎人住下之后就再没离开过客栈,每天都是病怏怏的在床上躺着,几天功夫就去见了阎王。
同住的几个劳工嫌晦气,跑回了俄国境内工作的伐木场工棚居住。
可才过了几天就一下子病死了7个,吓得他们的俄罗斯老板一把火烧了工棚和死去工人的随身物品,还把幸存的工人都赶回了国内。
你说能不害怕吗,死去的工人身上都是紫黑色的斑块,那不就是笼罩了欧洲几百年,杀伤力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嘛。
被遣返的劳工们,一路沿着铁路线,边赶路边住宿,不远千里地把病毒带回了哈尔滨的一个满清闯关东劳工们的聚居地——傅家甸。
一场境外输入的灾难,正在风雨飘摇的大清无声地蔓延着,还差点成为俄日夺取我国东三省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溯源疑云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了就是鼠疫在慢慢向人们靠近,但在医疗条件和防控措施都相当落后的当时,对于疫情的嗅觉显然是不够灵敏的。
起先只是铁路沿线的小镇,出现零散的个例无故死亡。
尸体在官府做了登记后便被草草掩埋,这在视人命如蝼蚁的晚清早已见怪不怪了。
可随着事态的发展,离奇的死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上述提到的傅家甸出现了集中且每日都有所增加的病死案例。
生活在当地的国人也好,老外也罢,此时此刻才意识到了危险的到来,有条件的纷纷逃离了这个疫情的重灾区,无形中把病毒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自认为对抗鼠疫很有经验的日俄当局则是借机指责清政府无能,妄图以主持抗疫的名义,把东三省的管理权收入囊中。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日方专家曾试着从重灾区的老鼠身上找到鼠疫杆菌,从而证明这场疫情的真面目就是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手段的鼠疫。
不过可笑的是,一连宰了成百上千只老鼠,也没从它们的身上发现过哪怕是一个鼠疫杆菌。
而且疫情爆发的时间是临近11月份,东北的冬天并不是鼠疫能流行起来的季节,因为做为传播者的蚊虫、跳蚤可没有棉衣皮袄什么的用来御寒,光溜溜的出去找猎物,没一会儿就冻上了。
这样看来,难道是别的什么病毒造成了这场灾难,和黑死病的症状基本吻合只是一种巧合吗?
正当日本专家还忙着解剖老鼠时,清政府那也指派了一位专家,专门负责哈尔滨及其周边的防疫事务。
专家到达傅家甸时,死亡的人数已经接近过百了。
但他看到无论是日本,还是沙俄的专家都还没确定罪魁祸首是谁时,这位专家果断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既然老鼠身上找不到鼠疫的证据,那就直接从人体上寻找。
他在两名早先委派来的医生协助下,对一个刚病死不久,还停放在棺材里没有下葬的女性遗体进行了解剖。
在其心脏和双肺中抽取了血样,没想到真让他在显微镜下找到了鼠疫杆菌。
遗憾的是,即便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他也没办法将它公之于众,因为解剖遗体在当时的中国是绝对不被认可的。
很显然,这位专家是偷偷瞒着死者家属的,而且尸源更是一个和当地人通婚的日本女性,社会关系单一,就算穿帮了也不会带来太严重的后果。
根据解剖所得的结果,专家又一次大胆的判断。虽然疫情的确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但传播的方式并不是以往的蚊虫跳蚤,而是通过飞沫经由肺部感染的人体。所以他将这次的疫情称之为肺鼠疫。
清朝的“钟南山”
叫了半天专家,这位敢做敢为一出手就秒杀了所谓的日本专家的专家到底是谁呢,是不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是当代的无双国士,屡次救民于水火的钟南山院士。
其实称他为清朝的钟南山一点都不为过,他就是首位毕业于剑桥大学且获取了博士学位的华人,出生在海外,长大后却时刻想着报效国家的伍连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伍连德接下来的种种操作,就算放到今时今日来看都不过时,有一部分还一直沿用至今。
为什么说外国人数量少?
伍连德上任后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把疫情的根源,以及人传人的途径梳理的一清二楚。
但当他把这些事实共享给日俄的相关专家时,却受到了他们的无情嘲笑。
在它们看来中国的医疗水平是极度落后的,哪会有它们这样的专家经验丰富。
况且在欧洲肆虐了几百年的黑死病从来都是蚊虫跳蚤吸食了带菌老鼠的血液,成了鼠疫杆菌的天然培养皿。
细菌在其体内大量的繁殖从而阻碍了其正常进食,又当它们叮咬人类后,满腹的细菌经由它的口器进入了人体,从而造成人类感染鼠疫。
所以当时无论是哪个国家发生了鼠疫,唯一的抗疫策略就是大规模的灭鼠灭蚊虫。根本不会在意个人的防护和对病人的隔离治疗,这次的东北鼠疫也不例外。
上任之初,伍连德探访哈尔滨俄国的铁路医院时,就差点因为俄国专家无知的行为而染上鼠疫。
当他来到这所医院时心里还是有所期待的,因为医院的主管来自有着成功抗疫经验的医学世家,手上还有新研制的能够预防鼠疫的疫苗。
没想到的是,伍连德在和主管边走边沟通新型鼠疫的传播方式时,同样受到了蔑视和嘲讽。
而且这个主管还告诉他,你已经来到了收治鼠疫患者的病房,站在了鼠疫病人的床前。
话音刚落,伍连德下意识地放缓了气息,稍稍扬起了下巴,尽量远离病人的呼吸。
他环顾四周惊讶地发现,这个收治了8个鼠疫患者的病房进出毫无禁制,家属和医务人员你来我往且都毫无防护措施,甚至连口罩都没人带。
看来日俄所谓的专家们没有一个是靠谱的,在这多留片刻对东北的抗疫事业毫无建树,只会徒增自己感染的风险。
伍连德没在和那个主管多费口舌,匆忙地赶回了自己的办事处,开始制定中国人自己的抗疫策略。
知道是什么病,也知道如何防止传染,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抗疫策略貌似并不困难。这个策略想要得以执行,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你说的话人家都不信,那还谈什么抗疫呢?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快便迎来了转机,伍连德之前探访的俄国铁路医院爆出了一例特殊的死亡病例。
一个才去了没几天的法国医生,染上了鼠疫死在了岗位上。关键是这个法国医生下榻的是高档的酒店,卫生条件远超傅家甸的平民窟,且当地已经几乎把老鼠都赶尽杀绝了。
既然不是传统的染病途径,那么传染给他的就只有医院里的病患了。
消息一经传出,日俄那些专家的脸庞,瞬间被打的啪啪作响,不是说没有人传人的现象吗,不是说灭了老鼠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吗?
中国的公共卫生之父
那些伍连德曾经受到过的冷嘲热讽,加倍地返还到了他们自己身上。
他们不得不认可了伍连德关于肺鼠疫的说法,开始重视起人传人的风险。
说来也巧,那位殉职的法国医生,曾经还和伍连德竞争过东三省防疫的指挥权。
因为和伍连德的理念不同,而且清政府当局也并不乐意把东三省的权力交到外国人的手上,一气之下跑去了俄国人那里。
去的时候没少和俄国人说伍连德的坏话,这下子自己把命都搭上了。无形中还给伍连德打了个广告,原来他说的都是对的。
眼瞅着伍连德的名声和威望在东三省的中外各界都水涨船高,他所制定的一系列抗疫措施终于集齐了实施所必要的条件——社会各界的无条件配合。
清政府更是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给予了伍连德最大的支持,毫不掩饰他们押对了伍连德这个宝贝的优越感,力求在洋人面前展示一下中国也有这样的人才。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伍连德都采用了哪些措施来狙击肺鼠疫吧。
,伍连德将疫情重灾区傅家甸分成了四个区来管理,各个区的人员都配有相应区域的臂章,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在自己所处的区域外活动。
没错,就和我们对抗疫情时,各个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一样,减少了大规模社区传播的风险。
把他所管辖的医疗部门也进行了分类,把收治的染疫者分成了轻症、重症和疑似病例,进行区分治疗,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这样的处置方式同样一直被延用到了今天。
伍连德还向俄国铁路局借来了1000多节带暖炉的车厢,用于病患及家属的隔离治疗,又进一步地降低了新增感染的风险。
我们把这些车厢理解为最早的方舱医院和隔离酒店,外国人永远理解不了中国人考虑一件事情是多么的周全。
疫区能做的事情大致如此,彼时的伍连德已经成为了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周边疫情严重的地区,包括外国人的居住区都纷纷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的照着做,再也没有发出任何质疑的声音。
剩下来的工作就是清政府的事情了,按照伍连德的建议,想要把疫情的萌芽遏制在关外,牺牲一些交通运输方面的收入在所难免。
尤其是临近年末,大量闯关东的劳工们即将进入返乡潮。
清政府果断给入关的火车按下了暂停键,并且在山海关设立了检疫卡点,拦截入关的旅客,强制隔离五天没有异常才能入关。
又是一个沿用至今的操作,不过我们现在少说都是7天起步的呢。
的手段
当一切都按照伍连德的要求执行到位时,按理说疫情应该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可是万众期待的捷报却迟迟没有到来,反倒是倒下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负责搬运遗体的兵丁减员严重。
伍连德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感染源,那些病死者的遗体正在成为鼠疫杆菌过冬的五星级酒店。
来年春暖花开之时,那些病毒又会经由食物链的循环死灰复燃带来更严重的疫情。
想到这里,伍连德便匆匆来到了城北的坟场一探究竟。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死的人少时还能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及时的处理掉染病的尸体。
可随着疫情的蔓延,每天都会有大量新的尸体络绎不绝地运送过来。
换做别的季节兴许抬埋队咬咬牙还能处理的了,在寒冬腊月的东北,土地冻得和岩石一样坚硬。
与其说是挖坑,更像是在开山挖矿,久而久之就屯下了大量来不及掩埋的尸体。
本来是打算等到天暖和了再动土深埋,但现在看来如果再不及时处理这些尸体,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无奈之下,伍连德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一边上书朝廷,一边召集在当地说得上话的人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阐述了他的想法。
想要彻底摆脱疫情,不妥善处理好那些病死的遗体是绝对不可能的,而眼下的情况给他们的选择就只剩下了一个。
“焚尸!”这是解决这次危机的救命稻草,那时候的中国大多数地方都是主张入土为安,伍连德心里压根对这个做法不敢报太大的期望。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无论是朝廷还是当地的百姓都对他的决定表示无条件的支持。集体火葬的设想被火速提上了议程。
宣统三年的大年初一,全国各地都沉浸在新年的欢庆之中,而傅家甸的百姓们却正在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接受着火神的洗礼。
两千多具死难者的遗体被有序地堆砌成了数十个小山并被淋上了煤油。
顷刻间熊熊大火吞没了所有的小山,连成了一座火焰筑成的长城,不仅将害人的病毒挡在了关外,还寓示着中国人民的决心,必将任何妄图染指我大好河山的侵略者拒之门外。
疫情发生后的第四个月,傅家甸以牺牲了当地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代价,在伍连德的带领下实现了新增死亡人数清零。
人类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在当时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中国宣告成功。
回看2019年的新冠疫情,中国人的抗疫成果绝对不是什么偶然发生的奇迹,而是全民团结一心,各界积极配合所达到的必然结果。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