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文档(童年回忆,那些世界名画好在哪?

世界之最 2023-08-19 21:12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陈丹青先生曾说“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

几乎每一个非科班出身的艺术爱好者,都会有这样的顾虑“我是门外汉,我能接触艺术吗?”艺术似乎成了“高不可测的门墙”,只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才能看得懂。

图/视觉中国

而当我走在美术馆里,我发现艺术的观看,其实可以纯粹一些。你看,孩子们常常穿梭在那些色彩绚烂的画作之间,很少按照大人眼中画作的流派线索、艺术史进程去观看。哪怕是大人,有时候也会在一幅画作前驻足良久。

相比流水线似的打卡完一座美术馆,遵从自己的感受去欣赏,是一种审美的主动。

“这幅画,我这样理解真的可以吗?”进行艺术评价时,大人也常常会畏惧艺术的“权威”,而甘愿舍弃掉自己珍贵的感受力,因为捏着一份“标准答案”作为谈资看起来要安全得多。

乔治·莫兰迪静物

但艺术常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一幅乔治·莫兰迪的《静物》,可以是对莫兰迪色的赞誉;也可以是对瓶瓶罐罐的观察“最前面的罐子好像在保护其他容器,它的把手面朝着这个世界”;

蒙德里安《构成,1929》

一张蒙德里安的《构成,1929》,可以展现他对几何抽象画派的贡献,也可以挖掘艺术之于艺术家的意义“他对对角线的道德心存怀疑。艺术只有高贵的竖线和纯粹的横线。”

正如英国艺评家温迪·贝克特在讲述艾格尼丝·马丁《风中的叶子》时所说“画的解读可以不止一种,每个诚心欣赏的人都能有独到的见解。”

想要解放被压抑的艺术感受力吗?

今天,三联准备免费送给您这本由英国DK重磅打造的《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名画刷边带编珍藏册

开通/续费三联中读·知识年卡

免费获赠

DK《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

名画刷边带编号

全球限量3000册

另赠8张复刻名画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01 由艺术学者写成的艺术史那么多

DK为什么会选中温迪·贝克特?

这位身穿修女服、面容和蔼的嬷嬷,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修女之一。

她是天主教修女,也是牛津大学学霸,被BBC盛情邀请作为艺术系列片《绘画的故事》主持人后,她用渊博的学识、温情而又清新的艺术解读,把从前高高在上的艺术带到了每个人身边,俘获了数百万观众的心,她也被人亲切地称为温迪嬷嬷。

1999年,温迪嬷嬷《绘画的故事》引进中国后迅速引起全民追捧,很多艺术工作者表示,当年的艺术启蒙老师就是温迪嬷嬷。

《绘画的故事》在中国出版24年后,豆瓣评分仍高达9.0,艺术价值经久不衰。再版的限量版珍藏册,收藏价格更是涨到了3000多元。

《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2002年引进中国,如今首版收藏价已经接近2000元。

这套后续出版的《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仍旧是由科普界标杆英国DK和温迪嬷嬷联合制作,真正地把艺术审美变成了每个人生活里的阳光、空气和水。自1999年出版以来,也是被不断再版,畅销20余年、14个国家和地区。

豆瓣上,许多读者都对它深情赞颂。

三联拿到的这一版,更是本月新鲜出炉的全球限量名画刷边本,带编号的珍藏册,全球仅售3000册,可以说从审美价值到收藏价值都前所未有。

如果你尝试过读专业的艺术史却读不进去,如果你想要找一本可以打开孩子审美之眼的艺术启蒙读物,又或是想要单纯沉浸在画作之中,享受美的愉悦和心灵的疗愈,现在开通/续费三联中读知识会员年卡,你就能免费收获这本《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

一份适合全家人的艺术之礼,从4岁到100岁,都能沉浸式看画!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02

欣赏1000幅经典名画

增加不只1000个艺术细胞

本书收录了西方500余位艺术家的1000幅世界名画,堪称“博物馆级的艺术档案”。

而温迪嬷嬷选画,不看名气,只凭感觉。既不用担心跟家里的艺术史“大部头”撞画,把书中的艺术遗珠放在世界名画面前,也丝毫不逊色。

这里有形状和线条,光线和色彩等艺术元素

“凌乱”的线条怎么观赏?温迪嬷嬷讲述了布莱斯·马登的《人体》。在这里“《人体》并不是真正的血肉之躯,似乎是神经的路径,在整个身体活动的综合体”;

雅克-路易威登·大卫《马拉之死

她在不同的艺术作品里捕捉着光线之美。光,可以是是雅克-路易威登·大卫《马拉之死》里马拉手指向的金色,也可以是哈默修伊作品笼罩式的柔美……

哈默修伊作品

她也乐于观察艺术家们变魔术一般“玩”转的色彩,像德劳内《窗户》里用碎片般的色彩拼贴而成埃菲尔铁塔

约瑟夫·亚伯斯的《向正方形致敬》里一不留神就会错过的色彩渐变,又或是印象派画家波纳尔《浴缸中的裸女》里,想象出来的梦幻般的世界

罗伯特·德劳内《窗户》

皮埃尔·波纳尔《浴缸中的裸女》

温迪嬷嬷似乎在身体力行地告诉读者,无论从哪一种艺术元素入手,我们都能随时开始一场艺术欣赏。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的感受力总是有限的。对同一种元素从不同角度观看,也能让我们伸展感知的触角,让艺术品中流淌出来的感受像食物一样丰富着我们。

温迪嬷嬷也带我们触摸艺术里的情感和温度,让艺术如同创可贴一般,抚慰我们生活里的痛苦和创伤

大卫·霍克尼《更大水花》

孤独的人,当看到大卫·霍克尼这幅《更大水花》里大片蓝色的私人游泳池和湛蓝的天空下孤独的椅子,溅起水花后孤独颤抖的跳板以及缺席的主人,定会共鸣于其中的爱与空缺;

直面生老病死,也是人生的课题。温迪选择了一幅卢西恩·弗洛伊德的《画家的母亲》,衰老母亲身上的每一处擦伤、每一条皱纹和每一个肿胀的关节都被真实刻画,“让我们想起了科学家和显微镜,甚至病理学家和解剖刀”。

曾经我们走在美术馆里,被某幅画作惊艳时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在温迪嬷嬷笔下,既可“意会”,也能言传。

温迪嬷嬷还带着柔软独特的女性视角,发掘艺术作品中那些对女性身体、心灵和语言的真实刻画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少女单纯地转向我们,一道神秘的光笼罩着她”,在维米尔的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解读中,温迪嬷嬷用语言带我们进入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世界;

米莱斯的画作盲女中,温迪则说“事实上她有可能是乞讨为生,别在衣服上的字条和手风琴说明了这一点,但她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暴风雨后彩虹绚丽,盲女扬脸迎向光芒、静静感受,她虽无法看到,但好在有小女孩和手风琴的陪伴,让人在感伤中仍怀有期盼。

03 偶遇500位艺术大咖

每天10分钟,轻松储备艺术知识

想要提高艺术欣赏的能力,唯有带着眼睛和心灵一遍遍地观看。所以对于初入门的艺术爱好者来说,最需要的是能让人保持热情的观看方式。

在这本书中,温迪嬷嬷有意打破同类艺术画册宏大的编年史框架,按艺术家姓氏首字母排序,让你以最轻松、最能坚持的方式走进艺术。

哪怕是工作太忙把书放在一边太久,重新翻开读,也不需要从遥远的时间线讲起。随便打开一页,又能在睡前给孩子进行艺术熏陶。利用每天10分钟的碎片化时间,不仅能锻炼感受力的“肌肉记忆”,还能轻松扩充知识储备。

你能在这里看到卡拉瓦乔波提切利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也能认识那些小众却极具天赋和魅力的艺术家。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翻到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她形容画中左边的少女“她的身体就像硬金属,跟西瓜刀或者四处流淌汁液的无色水果一样充满邪恶感”,视线移动,她接着说“右边的女人满足了毕加索对非洲和伊比利亚雕塑的想象,言语间讲述的是故事和感受,又简短有力地透露出艺术家的灵感来源。

丢勒自画像

丢勒的自画像,她说“丢勒不只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还相貌英俊。,丢勒还乐于分享这个观点。”

相比讲述专业的术语和理论、让欣赏艺术成为教学现场,温迪·贝克特更像是一位温情的老奶奶,像介绍朋友的作品一样,给你讲述自己热爱这些画作的原因。每个人都能在这些清新而细腻的解读中,与500位艺术大咖不期而遇,甚至与其中某位同频的艺术家“相守终生”。

在每一页中,左上角是著名艺术家或是流派的名字,紧接着是他们的生卒年(主要活动年限)、出生地和活跃范围。

每幅作品旁,也会有严谨的图注,包括作品名、创作时间、材质、尺寸以及现藏地。当我们给孩子讲解画作时,可以避免专业上的基本错误。艺术小白轻松看懂,给孩子讲授也毫无压力。

在书的,还有根据画家姓氏英文字母排序的画家索引、根据作品首字拼音排序的作品索引,以及博物馆和美术馆目录,方便读者对特定艺术家、艺术作品和博物馆藏作品进行快速搜寻。

一册在手,就是每位艺术爱好者的不迷路指南。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04 全球限量的名画刷边珍藏册

编号独一无二,值得典藏!

珍藏册三口刷边,《椅中圣母》《春》《波莫娜与维尔图努斯》和《三博士来朝嘉士伯和他的随行人员》四幅精美的世界级名画烙印在书页上,捧在手里、放在家中都是一件养眼的艺术品。

一版一次扉页限量收藏编号,每一本对收藏者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审美价值到收藏价值,都是前所未有的。

大开本精装可以完全平摊,让你可以惬意地欣赏每一幅作品。

铜版纸全彩印刷,还原艺术名作风采,细致到发丝和水波纹的丰富层次,皆能重现,带给你沉浸式的“看展”体验。

▼附赠8张精美的复刻纸质名画(210285mm),放在家里的任意位置,让艺术浸润生活的每个角落。

翻开它,每天只用一幅画,就能让全家人沉浸式享受艺术启蒙。用一顿饭钱换来的终身艺术投资,我看这一笔就超值!

开通/续费三联中读·知识年卡

免费获赠

DK《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

名画刷边带编号

全球限量3000册

另赠8张复刻名画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说完了这套重磅的精美赠书,再一起看看三联中读·知识年卡都有哪些宝藏?

这里是

“艺术爱好者”者的聚集地

如何更加透彻地“阅读”一件艺术品,并且理解艺术家力背后的深思?如何使用艺术的语言,以便描述和分析你所看到的艺术作品?如何真正而充分地领悟到艺术的精神世界?

如果你也是一名“艺术爱好者”,那么,恭喜!三联中读知识年卡,会是你今年最值得庆幸的一项精神投资

新鲜上线的《看懂西方艺术史》,近200讲超大容量,带你厘清700年艺术流变,亲近800 位艺术大师,看懂300 件艺术宝藏。

单买价199元,知识年卡免费听

还有海量艺术类好课,为你持续奉上饕餮盛宴。

三联中读知识年卡可以带你体验深入的艺术乐趣,开启领略各种艺术体验的大门。

通过高校的教授和权威学者,导览整个学习过程,使全世界的博物馆、美术展览馆、教堂和寺庙都成为你的的乐游之地。

海量精品课程

在细碎时间“努力提升”

若你还不是知识会员,也许会不解,为何老会员们都像参加接力赛一样续订它,有一位甚至已经续到了2041年……

三联中读的知识会员,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打开三联中读App,你会发现,它是一片知识的丰饶之海。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无数你感兴趣的话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成系统、有趣味的成套课程。

部分课程

除了多元化的精品课程,三联也注重人文关怀和家庭氛围。为回应读者们的需求,我们请了


高校教授、权威学者,为孩子们专门打造了文学课、艺术启蒙课、历史课、哲学课,以及海量文学名著有声书。

全家人都能在App里找到自己想听想看的好内容。

不仅如此,这精神养料更可在细碎时间丰富你的生活偷偷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或许,这是由于“打工人”的一种无奈——内心世界虽浩瀚广阔,可每日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格子间一隅。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再也不能一天抽出2个小时、3个小时,腰背挺直地坐在课桌前记笔记,重回学生时代。

但当你兢兢业业完成一天的劳作,或许可以


从敲打键盘的间隙中腾出一只手,点开三联中读App,摁下播放键——于是,层峦叠嶂的Excel与文档渐远了,洛可可艺术塞纳河畔景象来到面前……

除此之外,等车、候机、睡前、通勤、发呆、饭后,在你将要感到兴味索然的那些时刻,请点开三联中读App,让这些有嚼头的好节目,把你的零碎时间编织成幸福的璎珞……

像是慢火细煨的老火靓汤,天长日久变成一种成瘾式依恋。那感觉,有点像——用上三联中读App后,就再也离不开了。

全网独家

尽享“顶尖学者×三联原创”

三联请讲者,从不青睐自带流量的文化网红或知识明星,而更愿意选择顶级高校里“最有资格来讲这一话题”的学者教授

为什么有这样的坚持?


第一,高校任教多年的他们,更懂得如何将知识系统、深入浅出地讲给大家;第二,作为领域内极受认可的研究者,他们能第一时间掌握最前沿的观点。

其权威的知识背景,也足以令大家学得放心。

许倬云、西川、陈嘉映戴锦华、葛剑雄、樊锦诗……这些智慧头脑的思考结晶,都将为你所用。

以这门大热的课程为例吧,《看懂艺术,从学习艺术史开始》。为了更精彩地解读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请来了顶尖学者分享数十年的积累

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的刘平老师,为我们带来《中世纪艺术小史》,一举颠覆你对“黑暗的”中世纪的想象。

以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毕业,美国Lone Star College《建筑艺术欣赏》课讲师刘丹博士,用建筑体系大全、建筑史百科和欣赏攻略,为你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建筑艺术”之旅。

更有延拓的课程三联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联手打造的《发现毕加索》课程,用一套课程的时间开启现代艺术的奇幻之旅;也有《成为安迪·沃霍尔》系列课,带你一起进入20世纪流行文化之王的精神世界和他的波普艺术……

建议你权衡这样的性价比用享受一次餐馆的费用开通知识年卡,换来的这顿精神筵席,足够吃上整整一年。

也不用怕好内容太多听不完,我们已经帮你算了一笔账只要听够2门课,就已经赚回入会费了。,想提升认知、为内在魅力加码的你,完全可以闭眼入!

用每天1元的价格,获得内心的诗意栖居。

开通/续费三联中读·知识年卡

免费获赠

DK《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

名画刷边带编号

全球限量3000册

另赠8张复刻名画

作者陈荔枝

编辑晨曦

排版苏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