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螺母(我国高铁世界第一,却离不开日本

世界之最 2023-08-19 21:12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作为中国名片的高铁,却离不开日本永不松动的螺母?我们的高铁会重蹈芯片覆辙,被日本卡住脖子吗?

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高铁已经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从2008年中国第一列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至今,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达到3.79万公里,占全球的三分之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土耳其、俄罗斯、印尼,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向中国下订单,趣怪网希望中国能给他们修建高铁。

毫无疑问,中国高铁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经站在了世界顶端,根本不输给日本引以为豪的新干线。

,作为我国这样一项如此成功的浩大工程,高铁上小小的螺母却并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依靠日本进口的“永不松动的螺母”,甚至啊,还有日本人放言就是给你原理和图纸都造不出!

难道中国真的造不出这小小的螺母吗?离开日本“永不松动的螺母”,中国的高铁会被卡脖子吗?

为什么说中国高铁有被卡脖子的风险呢?

一方面,中国高铁和日本高铁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

就比如啊,今年年初新马高铁虽然由于谈判失败而告吹,但在它的项目筹备阶段,中国和日本的竞争就展露无疑。

早在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就在吉隆坡举办了中国高速铁路展,向世界充分地展示了中国高铁建设的成熟技术。而日本也不甘示弱,他们的国土交通相太田昭宏,随后急忙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等人举行了会谈,企图将日本高铁的建造技术推向马来西亚。

新马高铁到底只是两国竞争中的冰山一角。而现如今,泰国,土耳其、英国等国家都力推中国的高铁技术,蒙内铁路早已在非洲大陆上建成通车。日本感受到压力,必然会有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永不松动的螺母”也许就会成为日本卡住中国高铁脖子的利器。

更何况,基于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打压,即使日本公司无意要卡脖子,它作为漂亮国小弟之一,也难免会被影响立场。

美国为了阻挠中国的技术进步,可谓是费尽心机。为了阻止荷兰阿斯麦公司向中国的企业出售EUV光刻机,游说、施压等等招数齐上阵,导致光刻机购买多年还没有发货。就高铁方面来说,难保日本螺母不会经历像光刻机一样的事。被我们迫切需要的螺母也许会被困在在一水之隔的岛屿,不知何时能被使用。

为什么说高铁离不开永不松动的螺母?

一列高铁,全身上下差不多要使用两万多个螺丝。在乘坐高铁的时候,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过高铁运营,就会发现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和铁轨是会不断接触的,形成非常大的震动。在这种震动中,普通的螺母是非常容易发生松动的。

假使螺母松动发生在了满载乘客且在高速行驶中的列车上,那造成的事故所带来的危害将难以预估。

换句话说,两万个螺母就是两万个安全隐患,我们必须经常检查,并将它们重新拧紧。这项工作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却费时又费力。要想确保意外不会出现,就需要螺丝和螺母丝丝入扣,永不松动。

而日本的Hard Lock螺母就非常契合高铁所需要的条件,这种螺母牢固到什么程度呢?它经过3万次的震动都不会松动,不仅高铁上,连桥梁和建筑当中都被广泛使用,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Hard Lock螺母就有了世界上唯一的永不松动螺母之称。

Hard Lock螺母最早源于日本人若林克彦在1961年设计的一种防回旋螺母,但当时虽然也推出了永不松动这一口号,却频频遭到客户的投诉。直到1974年,数次研发失败的若林克彦终于从中国古代木建筑上的卯榫结构得到了灵感,而后通过反复的实验,在螺母中加入了榫头之后终于研发出了永不松动的螺母。

这种螺母是成对配套使用的,分为凸状螺母和凹状螺母,凸螺母的部分是偏心加工的,它的壁厚一边较大,一边较小,而凹状螺母则是正常的圆心加工。当它们装配在一起时,这种不对称的结称,会让这对螺母在拧紧之后会产生一个向螺栓的压力,因为这个压力的存在,使得螺栓在受到震动时,因为楔子的楔入会越来越紧,从而达到永不松动的效果。

正因为Hard Lock螺母的必须性和唯一性,才让它成了高铁必不可少的部件。

那么,既然Hard Lock螺母这么重要,万一日本对我们进行断供要怎么办?中国的高铁会不会被日本的小小螺母给卡住脖子呢?

日本螺母卡得住中国高铁脖子吗?

什么才叫卡脖子呢?就是一件必需品,只有国外才能做,而国内根本做不出来。缺少了这个必需品,最终产品根本无法制造出来,连替换都没得替换,这才叫卡脖子。

就比如说前面我们提到的光刻机。作为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之一,光刻机跟芯片就好比水和鱼的关系。而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光刻机的要求会越来越苛刻。

像我们所需要的制程14纳米的高端芯片,就必须用到DUV和EUV光刻机,而这种光刻机只有荷兰阿斯麦公司能够生产,这就导致国内生产所需的高端光刻机完全依赖进口,一旦进口受到阻碍,我国就没有办法进行高端芯片的量产。

,不被卡脖子,与所有的东西都做到国产是两个概念。在一些不可替代的领域,我们要集中战略资源集中攻克,在一些通用领域,同样应该更多地利用市场的力量。

更何况,我们作为制造大国,在芯片领域的卡脖子已经让我们倍感憋屈,在高铁领域又怎么可能重蹈覆辙呢?

在一期铁路观察中就提及到,中国高铁并非全部采用Hard Lock螺母。具体说来,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因为最早是与日本企业合作引进技术,所以他们的原型车使用了Hard Lock螺母。

在使用过程中,他们觉得产品质量不错,所以后续开发的产品,也使用了Hard Lock螺母,但总量还不足10%,而且并非不可替代。而中国两家高铁生产企业,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车唐山公司生产的高速动车组,从一开始就没有使用HardLock螺母。

试问,既然我们并不全部依赖日本的螺母,又怎么可能会被卡住脖子呢?相反,倒是日本丢失了我们的份额之后损失不小。

可以明确地说,Hard Lock螺母卡不住中国高铁的脖子,更不会去卡。

不过虽然知道日本的螺母卡不住中国高铁的脖子,还有很多人会想问,中国难道就造不出日本的Hard Lock螺母了吗,为什么还要依赖进口呢?自己造自己用不是更好吗?

中国造不出日本永不松动的螺母吗?

其实,中国并不是无法制造出螺母,只是没有必要。

为什么说没有必要呢,我们可以来看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水笔笔芯尖头的小滚珠。

之前很多人嘲讽“堂堂工业大国,却连小小的圆珠笔尖都造不出来”,结果格力的董女士气坏了,直接扔进去经费自己研发生产设备,用太钢把钢珠原料做出来了,狠狠打了之前嘲讽者的脸。结果就是那些嘲讽的人只能换个风向,说这个本来就没多大技术含量,研发出来没啥难度。

那之前我们明明有能力为什么不做呢?

我们算一笔账就知道了。世界每年生产的圆珠笔大概是500亿支左右,而在某宝上一盒100支装的圆珠笔芯,最便宜甚至能卖到4~5元,也就是说一支圆珠笔芯的价格大概是4~5分钱。而一只圆珠笔芯里面不仅有钢珠,还有油墨、塑料和笔头的成本,那就是说一支圆珠笔芯钢珠的价格可能就是一分钱。

这里面还包含了圆珠笔芯厂商的利润,实际成本可能连一分钱都不到。一分钱那是什么概念?

全世界每年生产出的500亿支圆珠笔,用掉的笔芯钢珠的价格也就是5亿元左右,5亿人民币,甚至还比不上中国每年的西瓜出口额。

像是这种深耕某一领域的王牌公司,我们国内也有,比如美国F35战斗机所用的电路板,就是由深圳兴森科技公司的子公司Exception PCB造的。电路板可比螺母重要多了吧?难道就要说美国依赖中国技术吗?只不过是因为这么做更经济罢了,可以说,螺母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仅如此,根据公开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哈德洛克公司现在的员工数量不到100人,年销售额大概是1.3亿元人民币左右。你觉得中国有无必要在一个1.3亿元规模的市场里,跟其他国家去拼死拼活地抢?

现在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没必要什么都自己做,连个螺丝,笔头都要另起炉灶,无疑是浪费资源,我们要发展,要支持全球化,就必须有的放矢,集中力量抓核心科技,而让一点蛋糕给其他国家,发挥大家的长处,各取所需,这样不仅成本低,也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

其实,虽然Hard Lock螺母被吹得神乎其神,号称永不松动,但真正永不松动的螺母是不存在的。而且,Hard Lock之所以敢放话把图纸公布出来,放话说没有人能够模仿,其实并非是因为技术多么超前,而是单纯因为经验的差距。

毕竟,他们已经在这领域深耕了二十几年。长期的开发研究使他们积累了独特的技术与诀窍,那就是对不同尺寸和材质有着不同的对应偏芯量。没有这一技术,即使懂得原理也没法生产Hard Lock螺母。

所以,去仿造日本的技术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更何况,中国也没有必要去仿造日本的螺母,我们也有自己的中国智造,那就是唐式螺母。

这款经过我国科技人员数10年的研究和努力生产出的螺母,质量甚至胜过日本公司,进一步打破了Hard Lock螺母的记录。

除了唐氏螺母外,我国深圳自紧王科技公司研发的紧固螺母甚至更加便利,只需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无论是在工艺材料上,还是在精度上,都没有过多要求,而且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总而言之啊,虽然我们在高精尖领域里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们在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足以让世人惊叹。而我们在高铁上、在螺母乃至是圆珠笔芯上的成就,都在反映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钢铁产业链正在不断腾飞,而众多科研工作者一往无前的匠人精神也将带领科技一步一步登上更高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