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世界之最(一个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古城--石

世界之最 2023-08-19 21:40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石阡古称山国,历史悠久,建置较早。民族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历史遗迹众多。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一个位于武陵山脉深处的山区农业县。学术界依据我国汉文化的地域特征,将湘、鄂、渝、黔毗连的广大区域称为黔域文化区,石阡正处于这个文化区域腹地中的文化单元。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辖18乡(镇)310个村(社区),总人口42.03万人。其中,仡佬、侗、苗、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石阡居住的仡佬族人是古夜郎人的后裔,如今已达10余万人,是贵州三大仡佬族集居地之一。石阡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富集,品牌优势明显,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首个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重点县、中国长寿之乡等十几个“国”品牌。石阡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和优良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品质多样、品味独特、类型齐全的旅游资源,近600年的府治历史和多民族文化交融相汇,积淀了深厚的古夜郎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着“山峡之幽、溪河之秀、温泉之古、文史之久、民俗之纯”的独特魅力。

“非遗文化”成新春亮点

石阡仡佬毛龙作为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内唯一的特有灯种,是古夜郎文明发源地石阡的仡佬族“竹王崇拜”与中国“龙文化”融合、衍生而成的文化形式。2006年5月,石阡仡佬族毛龙被中国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毛编扎甚是讲究。先以粗而长的竹蔑数片扎紧为龙脊,再用蔑条约1.2米长,将剪成鞭炮状的有色纸缠成“火草杆”,两端扎在龙脊上,形成一个连接圈。数圈紧连成为龙身,看上去全身皆毛。有红、黄、青、蓝、紫色等。龙脊每隔两米固定一木棒“灯把”,用以支撑和舞动龙体。一个灯把为一栋,从龙头至龙尾有7栋、9栋、11栋、13栋不等,总长约15至25米。龙体内系若干活动八方彩色灯球,用以装饰和照明,远观龙身丰实美观。尤其是晚间玩舞,龙体被内置八方灯照得通体色彩斑斓,鲜亮明洁。舞动起来,灯球上下翻滚,似蛟龙于夜空中腾闪跃动,令观众眼花缭乱,惊叹为艳。

在石阡,每年农历正月玩灯人就会舞着毛龙,走村串寨为主家“开财门”,这已成为该县乡村一道独特的景观。石阡毛龙为石阡城乡增添了不少欢乐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据《石阡县志》记载“(龙)灯从唐代起”。清末至解放前夕,仡佬毛龙盛行于全县各民族村寨之中。仡佬毛龙主要流传于石阡县中坝、龙井、汤山等乡镇的河东、晏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等民族村寨。制作仡佬毛龙所需材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竹、纸和浇烛所用的石蜡。舞龙主要是在春节期间进行,活动时段为每年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十五、十六日。2006年5月,石阡仡佬毛龙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如今,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举办毛龙节已成为石阡民间一种大型文化活动,其毛龙的编扎技术更加精致,舞毛龙的形式多姿多彩。时逢春节或重大吉庆活动,石阡的毛龙是一道最独特的风景。

“温泉文化”让世人陶醉

温泉是石阡的符号。“斯泉灵幻极,地喷水如汤。暖沸肤添润,云蒸气自香”。

2013年12月28日14时,我省“县县通”高速首个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思剑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营。作为贵州省东部地区北上重庆、南下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南北向交通大动脉,石阡借力交通精彩一跃。到省会贵阳仅需3个多小时,对饱受出行难的石阡人民而言,曾经的求“路”若渴终于得到舒缓,高速公路带来的变化正悄然显现。

2014年春节,石阡的温泉水更“热”,笔者从当地旅游部门获悉,共接待游客6.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0.49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佛顶山景区共接待游人1.4万人次,收入978万元;温泉健康养生城景区共接待游人3.466万人次,收入2853万元。这组数据刷新了石阡春节迎客的又一新记录,应该说,石阡成为春节旅游好去处。据石阡温泉度假酒店副总经理田勇介绍,“自从高速开通后,今年春节期间来泡温泉的人特别多,正月初二的天就接待20000人次。从贵阳、遵义、黔东南及湖南到石阡的自驾游客占总游客数的60%以上。自驾游的到来,让温泉的停车场爆满。“这要归功于思剑高速公路。”田勇兴奋地说,高速路通车后,缩短了石阡同周边市县的距离,让曾经养在深闺的石阡温泉变得“炙手可热”。

作为首个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坐落于城南的温泉有着400多年的历史,集聚了独特传统的洗浴文化,是全国唯有、世界少有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温泉。石阡县历届领导都不遗余力地宣传推介,但由于交通条件的困扰,让其美名在外而少有人前来。游客慕名到石阡温泉,仅仅是该县旅游升温的开始。早在高速路建设期间,石阡县温泉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就瞄准该县旅游产业,投入2亿元建设石阡温泉度假酒店。温泉公司这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商业实践,为公司开辟了新的业务平台。如今,高速公路通了,酒店也即将投入营运。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的温泉度假酒店经营面积4万平方米,有客房309间,还设有餐饮、会议室等设施。

该县按照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的发展定位,以温泉文化旅游为龙头,以夜郎古城和乡村旅游为两翼,以“营养、健康、长寿”为主线,以打造“中国温泉之城”为核心,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品牌优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挖掘特色,提升质量,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带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和文化”传递正能量

曾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民俗文化“飞燕奖”的石阡尧上仡佬族文化村位于佛顶山脚的包溪河畔,沿河两岸民风民俗古朴,田园风光秀丽,仡佬族文化多姿多彩,通过政府多年引导,该地农民纷纷洗脚上田吃起了旅游饭。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距离石阡县城30于公里,有50余户300余人口的仡佬族村庄,坐落在石阡与施秉、镇远毗邻的佛顶山麓。

2013年除夕,央视新闻频道连续三次现场直播尧上仡佬族“六和三角宴·集体过大年”的盛况,更多人知道了尧上。今年春节期间,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其中少不了的,就是一边品味六和三角宴,一边观看独具仡佬风情的文艺表演。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三年除夜》中诗云“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诗行间儿孙们在除夕之时排成行向长辈敬酒拜年,其乐融融的场景仿佛眼前。这样的除夕场景仍在尧上仡佬族文化村延续。

据悉,每到除夕之日,这里的村民都有摆放“六和三角宴”、集体吃团圆饭的习俗,三角造型的宴席表达了村民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向往和追求。“六和”不仅寓意“六六大顺”,更蕴含着“父母和蔼、夫妻和鸣、家庭和顺、邻里和睦、环境和美、社会和谐”之意。更彰显了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的‘六和’精神,而摆放的三角宝塔式造型的宴席则体现了村民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已有300多年历史。

如今,古朴的民风、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山水风光,使仡佬族聚居的尧上村一度“养在深山人不识”。随着石阡“温泉之乡”的美名外扬,尧上传统民族文化村的“六和文化”正成一种精神传递下去,仍然成为邻里往来、家庭构建中的一种文化内核,行走在尧上的每个村角,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不管的游客,还是本地村民,都浸润在这种历久弥新的“六和”文化氛围里。(据铜仁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