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的世界之最(杰内古城的大清真寺:马里最伟
今天,就让我们好好来认识一下这个伟大的建筑。
杰内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Djenné)是非洲的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宗教建筑之一。在现在的马里(Mali),它更是苏达诺-撒赫利安式巨型土坯建筑(Sudano-Sahelian architecture)的代表,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泥制建构建筑。
杰内(Djenné)于公元800至1250年间建立,从13世纪初期起就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学习、伊斯兰中心。很快,大清真寺就成了一个对当地人和对殖民者一种重要的政治象征,于是它成了镇上最重要的建筑。经过了几个世纪,大清真寺已然成为马里宗教和文化生活的中心。每年,这里还是独特的“大清真寺抹灰节”的举办地,吸引不少人前来。
现在我们看到的清真寺经过了三次修建,于1907年完工。
第一座大清真寺及其重建
一些记载了第一座大清真寺的早期欧洲文献出自法国人加利耶(René Caillié)之手,他在《廷巴克图和杰内旅行》的游记中详细描述了大清真寺的结构。1827年,加利耶来到杰内,他是唯一一个在清真寺损毁前见过这幢建筑的欧洲人。在他的游记中,他描写了清真寺已经由于缺乏维护而无法修复了。在萨赫勒(Sahel),即非洲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像大清真寺这样的土坯建筑需要经常重新涂以灰泥,否则建筑的外墙就会在雨季脱落。根据加利耶的描述,他看到大清真寺的时候,似乎已经有几年没有维护了,雨水已经把外墙冲刷得破败不堪。
加利耶描述第二座大清真寺建于1834-1836年,替代最初已经受损的清真寺。我们可以在法国记者Felix Dubois的手绘中看到相关证据来支持他的论断。1896年,法国人攻陷这座城市的三年之后,Dubois依据他对废墟的调查发布了大清真寺的平面的图。
《旧清真寺重建》由Felix Dubois所作
Dubois画中的大清真寺比我们今天看到的建构要更紧凑些,而且第二个清真寺的规模也比第一个要大。,还有低的尖塔和等距的支柱做支撑。
现在的大清真寺于1907年完成,一些学者辩称,这是1892年期法国人占领这座城市时建造的。,直到现在也没有证据可以支撑这个理论。现在的学派认为,建造杰内泥瓦匠协会在邻近地区劳动力的帮助下建造了这座清真寺,然后再由法国殖民当局带到这里。为了鼓励这些工人建造,音乐家们一边打鼓一边吹笛,为他们加油打气。泥瓦匠把上千吨泥土、沙石、谷壳和水混合到一起,形成了今天建筑的墙壁。
如今的大清真寺
大清真寺屋顶
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清真寺以直线为主,部分被外墙所包围,一个由很大柱子支撑的陶制屋顶盖住了这座建筑。
屋顶上有一些孔,由黏土盖覆盖(上),这可以让清真寺里面再最热的天气都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大清真寺的表面包括3个尖塔,和一系列的壁柱,合在一起有着一种节奏性的效果(下)。
在尖塔的顶端还有鸵鸟蛋 —— 在马里地区这是繁荣与纯洁的象征。外墙上的木质梁既有装饰的功能,有起到了加固的作用。
大清真寺屋顶的尖塔上还有鸵鸟蛋
相比在图片和描述中我们看到的之前的大清真寺,如今的大清真寺有不少创新的元素,比如为女性保留了专门法庭、一个陶制柱子的入口,标志着两位当地宗教领袖的墓穴。
大清真寺外表
大清真寺抹灰
在一年一度的“大清真寺抹灰节”期间,整座城市都沸腾起来了,大家都将黄油和细黏土和来自附近尼日尔河和巴尼河的冲积土混合起来,涂抹在清真寺的外墙上。男人们混合材料,女人们添水、音乐家们演奏音乐……大家一面高歌一面劳作,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大清真寺内景
在过去的这些年间,杰内人一直尝试改变这座清真寺的特征或节日的本质,但都以失败告终。例如,一些人尝试让他们不要在节日期间演奏音乐,而且一些国外的穆斯林投资者趣怪网希望重建清真寺,杰内人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他们要保留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大清真寺的独特性。1988年,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整座杰内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