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什么驰誉世界之最(一个荷兰人,让南通人怀
中华民国江苏省南通县保坍会为建筑沿江楗岸,特聘荷兰国特来克君为驻会工程师,以双方之同意,订约如左(甲)职务 工程师对于南通沿江保坍工程,如筑楗、筑岸等计划,有分别极要、次要决定之权,商同会长行之……
这是一份珍藏在南通市港闸区档案馆的100年前的聘约书,这份聘书今天看起来十分简单,总共不到300字,但它的背后却有一个很不简单的故事。它诉说的,是一段南通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一段外国工程师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倾力治理中国扬子江的历史、一段中荷人民友好合作结下深情厚谊的历史……
张公慧眼聘西士
1916年初,一位英俊的荷兰小伙子在坐了一个多月的船后,从万里之外的欧洲西北部风尘仆仆来到中国扬子江北岸,一个叫做南通县的小城,接受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绅士的委托,主持沿江保坍等水利工程的技术工作。他的名字叫亨利克·特来克,时年26岁,出身水利世家,其父约翰斯·特来克(也称奈格)是著名水利工程师,“以治水闻荷兰”且驰誉世界,“以老于治水名东方”。8年前,即1908年特来克就作为助手,随父亲受邀来南通查勘长江形势,并协助写成了《荷兰工程师奈格通州建筑沿江水楗保护坍田说明书》。此次来通却是孤身一人,因为父亲已经去世,他继承父业,决心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应用在这里的江河湖泊上。
特来克的东家、南通保坍会的创始人张謇热情地接见了他,双方签下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份聘约书。
张謇和克拉克父子雕塑
张謇为何请了这样一位年仅26岁、刚从荷兰工程专科学校毕业的工程师来担当南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任呢?其实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水利事业是当年南通自治的重要内容,对人民生产生活关系十分重大,南通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尤其沿江土地坍塌严重。1911年,张謇主持成立了“南通保坍会”,并为南通保坍工程一再邀请国外资深水利专家查勘,他趣怪网希望修造工程时也能请到“极有名誉之工程师愿来中国肩任”。
跨国情谊誉永世
谁能想到,死神毫无预兆地来临了。1919年8月17日,遥望港九门闸闸底板浇筑完成,正在赶浇岸墙,特来克到工地查看,挥汗如雨,不得不洗澡。他找到一个积水塘下去洗澡,不幸感染上霍乱。病情来势凶猛,人们赶紧用小货轮将他送往南通救治。不料18日清晨,船行到市区他督造的中公园桥畔,年仅29岁的他闭上了双眼,为南通保坍治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特来克的猝然离世,令张謇伤心不已。他一边料理后事,一边恪守诺言上书总统徐世昌为特来克请功。在征得其母同意后,特来克的遗体被公葬于南通。张謇不顾自己年迈,亲自护送灵柩到剑山南麓,并亲自撰写了墓碑碑文“留君之骨,注人涕泪兮……君于南通,誉永世兮!”此后,张謇每逢清明都不忘祭祀特来克。1920年6月,民国政府大总统褒辞也颁发了,赞扬特来克“以民为天,与范堤而并寿。”
1923年,张謇儿子张孝若出国考察时,张謇亲自写信要他专程带去荷兰慰问特来克的母亲。“尊敬的女士,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您儿子的猝然离世的感受,他品质高贵,尤其他为我们南通做了如此伟大的工作。为他特意举办的葬礼更增添了我的伤感和对他的崇敬之情……”特来克的母亲感于其子与南通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将特来克生前珍藏的中国水利古籍《河防一览》《水道图说》等赠送给南通图书馆。
此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两个家族的联系中断了。1985年,张謇的孙子、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张绪武出访荷兰。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的帮助下,找到了特来克的后人——于普和玛丽亚,从此两家互动频繁。特来克的多位后人来通,带来大量特来克的遗物和资料,填补了南通水利史上的诸多空白。
今年,特来克来到南通整整100年了,而长眠于此也已经97年。97年来,南通人民没有忘记他,并用各种方式纪念他。1990年,特来克百岁诞辰之际,南通市召开了纪念性座谈会,市领导前往剑山墓前献花;1991年,特来克墓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2年,特来克塑像在西被闸旁的濠河畔落成。这尊青铜雕像上的年轻人,身穿西装,左手紧握一卷设计纸,眼光望向前方一片宽阔的水域,神态坚毅,风度翩翩。他的后人们感慨万分“南通,这儿才是特来克真正的家,所有的南通市民都是他的家人。”
特来克塑像
满腔热忱献通城
特来克果然没有辜负张謇对他的信任和厚望。他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不但有效治理了南通的坍江,还参与了南通市政建设和沿海垦区水利建设,贡献巨大。
他来到南通后,就把扬子江的江岸当成了自己的家,“栖处江滨,朝夕测度”,进行了近三个月的实地观测,并把所有以前来过的各国专家们的计划和报告,包括他父亲的报告全部看了一遍。4月25日,他向张謇和保坍会提交了《南通保坍计划报告书》,以父亲奈格原订的方案为主,博采众长,加以修改,把原设计24个水楗改成12个,大大节省工料,减少投资,以适应南通地方财力。特来克还一手主持编制了水楗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概预算、工程量、材料计划等,这一套东西是我国过去所没有的。1916年6月开工,他亲自督导施工,以塘柴、芦苇为排,沉石筑楗,在迎流顶冲处,再增建护岸护坡。短短3年,完成天生港至任港口10座水楗,建成后收到了“分杀水势”的效果,稳定了南通江岸。今天,从天生港至狼山段,当年的数条水楗仍屹立在江边,就像巨人的手臂一样,阻挡着江涛对江堤的冲刷。
特来克还主动谏言献策,对南通城市的市政建设、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街巷改造等都提出建议。1917年8月,他写了一份《南通城厢改良之意见》,发表在《通海新报》上“鄙人来游贵国有年,历游通都大邑,觉南通县城与他处比较缺点尚多。凡属于城市改良范围者,如暗渠、道路等,均有不得不整理之势,非故浮奢徒壮观瞻已也……”特来克强调应重视市政建设、环境卫生,要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此类事务,对阴沟、街道、自来水提出整理办法,还绘制了《南通城厢全图》和《二十尺宽街道断面图》。《意见书》语气坦率真诚,充分体现了特来克对南通的热爱和了解至深。
特来克对张謇非常恭敬,像对待父亲一样,“其于謇礼视父执至恭”。而对张謇来说,这个小伙子也更像是他的儿子而不是他的雇员,他们在工作中结下了忘年的友谊。以爱才著称的张謇评价特来克“在通任事,非常勤慎”,评价小伙子的工作作风是“擘划周详,公德热心”,学习精神是“早作而夜思,无寒暑间”。史料记载“謇喜拊之”,并表示,等“所任工竣,必为请政府褒章”。这对年轻的工程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精神鼓励,所以特来克听到后 “跃然色大喜”。
2015年皮尔·特来克(亨利克·特来克的侄孙)与张慎欣(张謇的曾孙)代表的南通友好访问团的合影
本文原载于2016年6月7日《江海晚报》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