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的家禽有哪些(中国最美味的十种地方特

世界之最 2023-08-19 21:41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暑期创作大赛#1、天山雪鸡雉科,草食性鸟类,原产于中国天山之巅,是中国特有的珍禽品种,但数量极少,现已人工繁育、驯化成功。天山雪鸡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肉质乌黑鲜美、香甜细嫩,具有野鸡特有的风味。

天山雪鸡以食草为主,体型较小,体质健实,体长60厘米左右,体重1.5千克左右,反应敏锐快捷,羽毛雪白紧凑,肉质乌黑鲜美,香甜细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经人工驯养的天山雪鸡已失去原有的飞翔能力,耐寒耐热,抗病能力强,全国各地不同季节都可饲养。天山雪鸡体型较小,体质健实,体长60厘米左右,外貌清秀,嘴紫色,基部以及掩盖鼻孔之蜡质为橙红色,跗(足庶)与趾骨暗橙红色,全身羽毛雪白紧凑,尾羽发达上翘。

天山雪鸡举动灵活,精神敏锐,活动轻盈快捷。成年雄鸡体重为1.5公斤左右,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为1.2公斤,6月龄开产。

2、岑溪古典鸡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岑溪古典鸡是广西的历史名鸡,是广西唯一没有引进任何外来血缘的优质地方土鸡,具有体型小巧、外貌华丽、爱啄好动、肉质细嫩、味鲜而醇香、皮薄骨细、皮下脂肪适度、鸡肉味特别浓郁等特点。

2016年11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岑溪古典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岑溪古典鸡是广西岑溪的原生三黄鸡种,用传统的方法轮放到山林中饲养,得“古典鸡”之名,古典鸡的外貌特征禾虾头、柚子身、铁线脚;古典鸡的肉质特征肉嫩味鲜、骨细香软、皮薄油少、百食不腻。让鸡在大自然的状态中生存,顺乎其自然的风味,这就是古典鸡的本色、朴素、自然的理想。岑溪古典鸡在肉质上有“广西土鸡赛天下,岑溪三黄赢广西”之美誉。

3、海南文昌鸡,海南省文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文昌市在西汉时建紫贝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文昌县,历经2000多年,1995年撤县建市。是海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将军县,是被世界誉为东方奇迹——宋氏三姐妹的故乡。文昌鸡是海南省的地方鸡种,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具有皮薄嫩滑、肉味馥香的特点。

海南文昌鸡因产自文昌故名文昌鸡,是海南省地方优良肉鸡品种,具有四百多年的传统名牌产品,以其体型方圆,脚胫细短,皮薄骨酥,肉质香甜嫩滑,营养丰富,具有色、香、味、型、营养俱佳,百吃不厌等特色,荣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4、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又名清远走地鸡,就是家养土鸡。因母鸡背侧羽毛有细小黑色斑点,故称麻鸡。它以体型小、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而著名,素为我国活鸡出口的小型肉用鸡之一。

属肉用型品种,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清远鸡自然生长,皮爽肉劲,汤汁鲜美,鲜香可口。清远鸡营养丰富,富含硒、维生素E及风味物质肌苷酸等,清远鸡所含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磷脂更高一些,这两种物质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对保护心脑血管非常有好处。

与普通肉鸡相比,清远鸡微量元素硒含量是普通肉鸡的1.8倍以上,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比普通肉鸡含量更高!清远鸡中500天龄的老母鸡钙质多,蛋白质多,脂肪少,其中硒、维生素的含量均占比是普通清远鸡的2倍,用其炖汤,汤汁鲜美,有营养,且肉易吸收,是滋养大补的最美佳肴。6月龄母鸡半净膛为85%,全净膛为75.5%,阉公鸡半净膛为83.7%,全净膛为76.7%。年产蛋为70~80枚,平均蛋重为46.6克,蛋形指数1.31,壳色浅褐色。

5、泰和乌鸡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根据产地又称武山鸡,因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以及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闻名。泰和乌鸡是著名的饮食药用鸡,全身均可入药,骨、肉及内脏均有药用价值,可以配成多种成药和方剂。具有胆小喜静、生性活泼、群居性强、食性广杂、抱性强等特点,与其它地方乌鸡相比较,具有显著而独特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极易与其它品种区别。

泰和乌鸡是中国特有的禽类种质资源,除西藏自治区外,各地都有一定规模的泰和乌鸡饲养。而泰和乌鸡质弱体轻,胆小怕惊,离开原产地饲养,便易产生变异、退化。

2004年10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泰和乌鸡”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泰和乌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泰和乌鸡性情温顺,体态娇小轻盈,丝羽洁白,具有凤冠、缨头、绿耳、胡子、五爪、毛腿、丝毛、乌皮、乌肉、乌骨等十大特征。公鸡的头上长着紫冠,好象歪戴着一顶彩帽,英俊潇洒。母鸡长着白缨头,好象戴了一顶美丽的凤冠。下颌长着小胡须,母鸡的胡须比公鸡的发达,显得格外温存慈祥。年轻的母鸡还有一对孔雀绿的耳朵,像一副翡翠耳环,当性成熟的时候,绿得分外娇艳,到中年绿耳就逐渐变成紫红色。泰和乌鸡的脚腿上覆盖着白白的羽毛,脚生五爪( 普通鸡为四爪)。传说龙有五爪,故称泰和乌鸡为“龙爪”。 两腿蹠部外侧长有丛状绒羽,似裙装。而皮、肉、骨俱黑,又拥有娇贵不易的脾性,故被世人称誉为“白凤仙子”。 泰和乌鸡外貌秀丽奇特,赏心悦目, 不飞翔,人们极易接近,是一种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药膳两用的珍贵禽类种质资源。

泰和乌鸡饲养管理独特在饲养方法、所用饲料、饮用水三个方面。即实现放养与圈养相结合,天然食料与配方饲料相结合,饮用的是泰和武山流下的天然矿泉水和泰和境内地下水。为保泰和乌鸡原汁原味,提倡放养,让乌鸡回归大自然觅食谷物、虫子,啄食野草、水土、瓜果等。即使圈养,其标准鸡舍也与其它鸡舍不同,由露天活动区和室内休息室两部分组成。除天然饲料外,泰和乌鸡的饲料也有特殊的营养配方。

6、灵山香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灵山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季节性明显,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养殖家禽。灵山香鸡体躯矮小紧凑,肉髯、耳叶红色,喙前部黄色,基部大多数呈粟色,皮肤、胫黄色。宰后体表浅黄色,肌肉白色、光泽润滑,指压肌肉结实有弹性,具有鸡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煮熟后肉味香浓。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灵山香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灵山香鸡体躯矮小紧凑,肉髯、耳叶红色,喙前部黄色,基部大多数呈粟色,皮肤、胫黄色。公鸡羽色以棕红为主,为棕黄或红褐色。母鸡以棕麻、黄麻为主,尾羽黑色,主翼羽、副翼羽以黑羽为主。显著特征为“一麻”(麻羽),“两细”(头细、胫细),“三短”(颈短、体躯短、胫短)。

宰后体表浅黄色,肌肉白色、光泽润滑,指压肌肉结实有弹性,具有鸡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煮熟后肉味香浓。

7、景阳鸡湖北省建始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景阳鸡因主产于湖北省建始县景阳河(清江中游)沿岸,故取名景阳鸡,成年公鸡体重鸡多在4.5千克以上,是一个体型较大的肉用型地方品种,俗称为“九斤鸡”或“景阳九斤鸡”。据《建始县地名志》记载“景阳鸡个体大、肉质好是全省内闻名的地方品种”。2002年9月经湖北省专家评审为“国内稀有的优质地方品种”,2004年被正式载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命名为“景阳鸡”。

2009年05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景阳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景阳鸡羽毛色彩,不论雏鸡还是成年鸡,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粟麻、一种为黄麻。粟麻公母鸡项羽、主翼羽、主尾羽末端羽毛为黑色,其他为粟麻色,背羽、腹羽,鞍羽为浅粟麻色。黄麻羽公鸡羽色红亮,项羽、主翼羽、主尾羽末端为黑色,背羽、腹羽、鞍羽等其他部位为黄麻色,母鸡全身羽毛为浅黄麻色。羽色从雏鸡到成年鸡各部位羽毛均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

羽毛生长规律,景阳鸡属慢羽型,羽毛生长速度慢,育雏期间头、颈、鞍羽开始发育,育成期间背羽、翼羽、腹羽逐步形成,成年期(180日)尾羽、主尾羽形成,但主尾羽生长发育完全需要360日龄以上,羽毛发育完成形成后,景阳鸡背部形成“U”字型的特点。

景阳鸡喙乌色,喙尖米黄(腊黄)带钩,皮肤为乌色为主,少量有浅灰色,胫多青色或黑色,骨为乌色、肉为肉红色、少量有浅乌色。

景阳鸡腿高粗壮、头大、冠大、冠色有乌、红两种,单冠,冠齿7-9个,公鸡冠大而直立、肉重大,母鸡冠多偏向一侧。眼部虹彩金黄,耳叶多为绿色,次为白色,景阳鸡的体型外貌以“红冠、绿耳、乌皮、黑腿、个大”为最优。

8、德化黑鸡福建省德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虽然戴云黑鸡在德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县志记载已有500年历史),德化黑鸡特点肉质细嫩、清香甘润、味道鲜美,因含有极高滋补药用价值的黑色素而得名。

2007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德化黑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德化黑鸡是福建省乌骨鸡珍稀品种,原产地德化县,已有数百年的饲养历史。

德化黑鸡体型中等、体质结实、行动敏捷、冠型单片直立,冠齿6~9个,全身羽毛黑色片羽并带墨绿色金属光泽,无胫羽、四趾。根据冠的颜色分二个品系,黑冠品系的冠及脸、耳叶、肉髯呈紫黑色,瞳孔黑色,虹彩黑褐色,皮、肉、骨、内脏呈乌黑色。红冠品系的冠及脸、耳叶、肉髯呈鲜红色,瞳孔黑色,虹彩桔黄色,皮、肉、骨呈白色。

9、卢氏鸡河南三大地方良种鸡之一(两种是固始鸡正阳三黄鸡),是适合山地放养的古老鸡种。卢氏鸡个体轻巧、觅食力强、耐粗饲,其生活习性、肉蛋品质与野鸡十分相似,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收入《中国畜禽良种志》。卢氏鸡因其卢氏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人文因素及其高蛋白质、低胆固醇鲜明突出的质量特色而闻名。

卢氏鸡属小型蛋肉兼用型鸡种,体型结实紧凑,后躯发育良好,羽毛紧贴,颈细长,背平直,翅紧贴,尾翘起,腿较长,冠型以单冠居多,少数凤冠。喙以青色为主,黄色及粉色较少。胫多为青色。公鸡羽色以红黑色为主,占80%,是白色及黄色。母鸡以麻色为多,占52%,分为黄麻、黑麻和红麻,是白鸡和黑鸡。成年鸡体重公1700克,母1110克。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79.7%,全净膛75.0%。开产日龄170天,年产蛋110~150个,蛋重47克,蛋壳呈红褐色和青色,红褐色占96.4%。

卢氏鸡肉质鲜嫩,味道可口,香味浓郁,是理想的天然绿色食品;卢氏鸡所产的蛋有青绿色和粉白色两种,蛋黄占全蛋的35%,明显高于普通鸡,尤其是绿壳蛋具有“三高一低”的特性,即高硒、高锌、高碘和低胆固醇,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1968年至1980年,卢氏鲜蛋外调量一直位居洛阳地区首位。

10、长汀河田鸡,福建省长汀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长汀河田鸡因主产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是福建省传统家禽良种,《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的全国八个肉鸡地方品种之一,素有“世界五大名鸡”、“名贵珍禽”之美誉,河田鸡标本被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展览馆列为珍品永久收藏。长汀河田鸡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以稻谷、玉米等粗粮为主要食物,适合在果园、竹山、松林等纯天然的环境中放养。

长汀河田鸡是福建省长汀县特产,是长汀人餐桌上一种不可或缺的食物,也是长汀客家文化里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长汀河田鸡含蛋白质多、脂肪适宜、肉质细嫩、皮薄柔脆、肉汤清甜;嘴、脚、皮呈黄色,颈、翅膀和尾巴的羽毛呈黑色,其它地方的羽毛金黄发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十一种氨基酸

2006年07月1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汀河田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长汀河田鸡完全符合优质黄羽肉鸡的特点,其体形有大小类型之分。全身羽毛皮肤与胫部均黄色,羽毛以浅黄色为主,尾羽与镰羽为闪亮的黑色,镰羽很短,主翼羽为镶有金边的黑色,喙的基色为褐色而喙尖则浅黄。头部清秀,颈较短粗,腹部满,胫长适中,体形略呈方型。河田鸡的冠型甚为特殊,为单冠直立后分叉。这种分叉的冠型自雏鸡孵出时就已形成,遗传性稳定,在其它鸡种中是没有的。

“三黄三黑三叉冠”是河田鸡的典型外貌特征,特别是三叉冠,即单冠直立后分叉(动物遗传学称为角冠)为河田鸡的特有。河田鸡的皮肤与胫部均为黄色,喙的基色为褐色而喙尖则浅黄,尾羽与镰羽为闪亮的黑色,主翼羽为镶有金边的黑色,鸡冠为单冠直立后部自然分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