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目前已知的世界之最(非洲女孩巴特曼因有巨
2002年8月9日,南非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妇女节”。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妇女节的焦点是东开普省汉基村一场隆重庄严的葬礼,葬礼主角是逝世于186年前的萨拉·巴特曼。
出生于18世纪末期的巴特曼,赶上了一个非洲大陆饱受欧洲列强践踏的时代。
21岁那年,身材特殊的她被两位黑心商人拐卖至欧洲大陆,被当做野兽一样不着寸缕接受白人的观光。
最终,受到身体和心灵双重迫害的巴特曼客死异乡,但死后仍旧得不到解脱。
欧洲医生将她的尸体解剖,制成标本用以展览和研究。
巴特曼的悲惨遭遇,血淋淋的揭示了黑种人曾经遭受的种族歧视。
直到2002年,在南非人民长达7年的抗争下,巴特曼的遗体终于重回故土。
萦绕在非洲人民心头近两百年的阴影和屈辱,也在这一刻得以拨云见日。
“人类动物园”
网络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大胆的猜想如果地球被外星文明俘获,人类会不会当做动物“圈养”?
“人类动物园”的概念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但在人类文明史中,这却是真实发生过的悲剧。
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后,欧洲人在全世界长达几百年的殖民扩张拉开序幕。
在这场堪称人类历史浩劫的活动中,处于弱势一方的亚洲、美洲、非洲,饱受殖民统治者的戕害与践踏。
一开始,欧洲人掠夺的目标仅仅局限在稀世珍宝和奇珍异兽。
但随着其野心和欲望的日益膨胀,人类也成为他们抢夺和买卖的目标。
早在15世纪,航海家哥伦布就在航海途中绑架过土著人,并将其带回欧洲展览。
哥伦布无视人权的行径非但没能招致欧洲人的抵触,反倒帮助他赢得公众的赞誉。
自此,欧洲列强开启了奴隶贸易的罪恶序幕。
来自意大利的豪门美第奇家族,更是一手打造了一个超大规模的“人类动物园”。
他们将来自世界各地各种族人类买来,和其他野生动物关到一起,俨然已经将其他种族人类当做动物对待。
最鼎盛时期,美第奇家族动物园内关着的人类,能够凑齐世界上最普遍的20种语言。
不过,彼时的“人类动物园”较为罕见,仅存在于少数豪门大家族内部。
亚非拉民族的厄运,开始于罪恶的奴隶贸易。
随着欧洲殖民扩张规模的扩大,亚非拉各族民众被当做商品贩卖至欧洲,他们要么用以充当免费劳动力,要么被送进“人类动物园”观光。
从18世纪开始,这种靠着展览不同种族人类获利的“动物园”,彻底走向大众化。
那时候的欧洲大陆,无论是乡绅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能从这些“落后的原始人”身上找到优越感。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类动物园”一度成为公众最热门的消遣方式。
为了提高观众的观赏体验,黑心商人甚至会一比一复刻原始部落的生活场景。
在这些人造聚集地的旁边,商人们会贴上介绍这一种族来历的标签。
除此之外,被掠夺或拐卖而来的土著,还需要为观众表演当地风俗。
跳舞、唱歌、仪式等等,被取悦的欧洲人甚至可以向土著人投喂食物。
在这里,土著人彻底失去了人权和尊严,完全被视作商品和动物。
一旦他们无法适应“动物园”的生活,或是想要逃走,要么会招致管理者的毒打,要么会被卖到更加残酷的环境中。
这一时期的“人类动物园”,彻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来自南非开普敦科伊桑部落的沙拉·巴特曼,就是这一时期被拐卖至欧洲“人类动物园”的一员,而且是备受欢迎的“明星选手”。
因为她的臀部异常肥大,这也是商人将她拐卖至此的重要原因。
沙拉·巴特曼的悲剧
1789年,萨拉·巴特曼出生于南非开普敦一个偏远的乡村部落——科伊桑部落。
此时的南非,已经沦陷为荷兰人的殖民地。
人们对这位人生不幸小姑娘的早年生活知之甚少,只知道她在年纪稍长之后,便移居到了开普平原地区。
记录表明,1810年左右她在这片地区的一座棚屋中生活过,而棚屋的主人是来自荷兰的殖民者彼得·赛扎,巴特曼是彼得农场中的一个奴隶。
起初,巴特曼与其他奴隶一样别无二致。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的发育,巴特曼逐渐展现出了自己截然不同的一面——她的臀部异常丰满。
其实,非洲大陆大多数土著人,身体发育都较为丰满,尤其是与白人女性对比,但巴特曼的身材丰满度却远远超过了一般人。
她的双胯比上半身宽出很多,臀部尤其突出,就连生殖器也特别肥大。
不幸的是,如此显眼特殊的身材,为巴特曼招致了灾难。
1810年,彼得邀请自己的兄弟亨利克和一位叫做邓洛普的军医,来到南非游玩。
他们一眼便发现了身材突出的巴特曼,并扭曲的认为这是“非洲人种落后论”的有力证据。
两人从中看到了潜在商机,于是花言巧语哄骗巴特曼,声称跟着他们到了欧洲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天真的巴特曼就这样上了贼船,于21岁那年远渡重洋来到英国。
此时的她还没有意识到,在那片充满罪恶与黑暗的土地上,等待她的是彻底丧失尊严与自由、宛若动物般的可怕生活。
到了英国后,亨利克、邓洛普转手将其卖到一家马戏团。
很快,巴特曼在伦敦皮卡迪里一所大楼内被展览。
为了让观众充分观测和感受巴特曼身材和体态的特殊,马戏团人员命令她赤身裸体接受参观。
随后,巴特曼又被拉到英国各大城市街头作巡回展出。
据当时英国人的记载称,巴特曼被赤裸裸的摆在一个2英尺高的台面上,脖子上戴着项圈和锁链,锁链那头掌控在驯兽者的手中。
伴随着驯兽者的一个个命令,巴特曼做出走、站、坐等各种动作。
巴特曼所到之处,吸引了这个以绅士风度为豪国度的所有观众。
目睹巴特曼的惨状,没有任何一个英国人流露出任何的同情或羞耻,展出现场只有这群“绅士”的狂热、好奇、歧视、兴奋。
巴特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在英国的4年时间。
1814年,巴特曼因为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而被卖到法国。
据当时的资料记载,法国一家专门做野兽表演的马戏团购买了她。
发生在伦敦街头的一幕幕,重现在法国的大街小巷。
巴特曼在法国引起的轰动,相较英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法国一位编导,基于巴特曼的故事写出喜剧《霍屯督人的维纳斯》,在法国大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霍屯督是西方人对黑人种族的蔑称。
在这部喜剧中,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白人将他们对土著黑人的歧视、憎恶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在巴黎街头,所谓的巴黎上流社会,也对巴特曼的身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巴黎沙龙舞会中,巴特曼常常被当做“助兴节目”推上台前。
台下的达官贵人们,男性普遍流露贪婪的兽欲目光,女性则是争相发出尖叫声。
在一众巴黎贵族观众中,一位叫做乔治·库维尔的医生最受瞩目,因为他是拿破仑的御用医生。
这位被法国人吹捧为人体研究权威的专家,拿出放大镜细心观察着巴特曼的各个部位。
在库维尔的引导下,巴特曼的人体成为法国生物学界、人类社会学界的流行课题。
各种连篇累牍的“论文”,纷纷登上法国权威科学杂志。
尽管这群法国专家的角度不同,但大家全部将结论归结于一点——歧视黑人、吹捧白人。
客死异乡,百年后回归故土
令人意外的是,巴特曼在法国的人气仅仅维持了一年时间。
当巴黎人民对她不再感到稀奇后,巴特曼立刻被弃如敝履,沦落成为巴黎街头一名妓女。
尊严屡屡招致践踏、人生看不到任何趣怪网希望的巴特曼,只能以酒精来冲淡一切,但即便是这种生活也没有持续太久。
1815年的一天,巴特曼因发炎和出疹惨死在巴黎街头。
据法国医生推测,她是死于梅毒感染。
从亚非拉被拐卖至欧洲的土著,很大一部分都死于各类流行病。
,巴特曼的去世并未在巴黎引起任何波澜。
但罪恶的是,即便已经身死,巴特曼仍然未能逃脱欧洲人的侮辱和践踏。
巴特曼去世后,她的尸体被送给了库维尔医生手中,原因是她的身体构造可能具备一定研究价值。
于是,库维尔先用巴特曼的尸体制成一具石膏模型,再把尸体解剖,骨架制成标本,大脑和生殖器切割后泡入福尔马林药水。
巴特曼的遗体、器官、模型被送至位于巴黎的人类博物馆中收藏、展览,借以证明黑种人的生殖器和大脑与猩猩具备极高相似之处。
将逝去者的遗体当做展品展览,这是对巴特曼最大的侮辱和不敬,但这一展览足足持续长达150年之久。
只不过,从未将巴特曼当做人类看待的欧洲人,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
直到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宣布停止展览,但巴特曼的遗体仍被视作私有财产保存在巴黎。
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巴特曼的故乡、甚至整个非洲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在种族平等、反对肤色歧视的世界大潮流背景下,巴特曼的故事再一次走入公众视野。
一位南非学者表示“巴特曼的身世和遭遇,是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黑种人耻辱的写照。”
此言一出,立刻在非洲大陆掀起一股浪潮。
“南非国父”曼德拉,于1995年正式向法国提出归还巴特曼遗体。
他表示“让巴特曼的遗体回到南非,是为了恢复她作为一名人类的尊严!有助于南非人民认识黑人的历史。”
随后,南非政府向正在南非访问的法国官员提出这一要求。
出人意料的是,法国人竟拒绝了这样一个再合理不过的要求,理由是一旦开了先河,就会有其他国家源源不断向法国提出,归还博物馆中属于他们的物品。
法国人短短一句话,将其作为殖民列强对亚非拉国家肆意掠夺的过往,暴露的淋漓尽致。
但南非人民并未放弃要回巴特曼遗体的要求,因为这关乎整个黑色人种的民族尊严。
要不回巴特曼遗体,无异于默认了历史上欧洲人对非洲人民的践踏和侮辱。
在南非人民长达7年的不懈抗争下,法国终于在2002年不堪国际压力,同意将巴特曼送回。
同年8月9日,南非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妇女节。
但巴特曼的回归,注定今年的节日庆典会格外不同,当天南非全国人民的焦点都聚集在巴特曼的葬礼上。
8月9日上午9点半开始,南非总统姆贝基亲临现场,与来自社会各界上千名来宾,对巴特曼的遗骸做了道别。
葬礼持续到下午一点半,庄严的国歌、欢快的民间舞蹈、激昂的非洲鼓乐、凝重的总统致辞...共同构成了巴特曼葬礼主旋律。
南非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全程报道,全世界人民共同见证了巴特曼的魂归故里、见证了非洲黑人同胞对人权的渴望。
“人类动物园”,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中最黑暗的一页。
而巴特曼在欧洲的遭遇,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讽刺的是,法国人对巴特曼的种种作为,发生在宣称“自由、平等、人权”的法国大革命之后。
这说明,那时候的法国也好、英国也罢,根本没有将黑种人当做平等人类对待。
所谓的人权运动、自由斗争,一定程度上不过是欧洲列强内部争权夺利打出来的幌子。
好消息的是,在亚非拉人民的努力下,过去极端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已经一去不复返。
尽管当下种族歧视问题仍旧频发,但相信在全人类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这种扭曲邪恶的思想早晚会烟消云散。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