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杭州大桥是什么桥(钱塘江上的这座桥,

世界之最 2023-08-19 22: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文东杭州城市研究院 雷哥

在上一期中,雷哥讲了讲钱塘江上的11座桥。其中既有跟钱塘人息息相关的六桥(下沙大桥)、九桥(江东大桥),也有三座桥并驾齐驱——二桥(彭埠大桥)、十桥(钱江铁路新桥)、十一桥(新彭埠大桥)。

在杭州人的心目中,有一座的桥的地位,是后来所有钱塘江大桥都无法取代的,它就是——钱塘江一桥(钱塘江大桥)。

PART.1

钱塘江大桥由当时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全长1453米,公路桥宽9.14米,铁路桥宽4.88米;桥面上层为双向两车道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单线轨道铁路,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

1937年9月26日和11月17日,铁路桥、公路桥先后建成通车。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铁路桥和公路桥是先后通车,而不是一起通车?

这是因为,钱塘江大桥是从1934年8月8日开始建造,到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尚未全部建成。

淞沪会战爆发后,浙江就成为淞沪前线的重要后方,沪杭铁路承担起向淞沪前线输送物资兵员、转运伤兵、战区民众向后方撤退的重要铁路线。但由于钱塘江上没有桥,撤退下来的难民和伤兵只能靠渡船去南岸。日本人的飞机经常飞过来轰炸,杭州,并不安全。

为此,杭州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

笕桥机场,年轻的中国空飞行员们驾机起飞,奔赴前线,与敌机搏斗。

钱塘江上,建筑师和工人们夜以继日地赶工,只为大桥能够早一天通车。

为了迷惑日本飞机,工人们把尚未完工的上层公路桥“打扮”得破破烂烂,摆出一副“放弃建造”的样子来迷惑日本飞行员。而在下层,为了保障前线战事,铁路层的建造一刻不停。

终于,在开战一个多月后的9月26日,下层铁路桥率先通车。载着用物资的列车从南岸呼啸而去,支援前线;对向的火车则载着伤兵们奔向南岸。

与此,笕桥航校空飞行员们的浴奋战,也为钱塘江大桥上层公路桥的建造争取了时间。

11月17日,钱塘江大桥上层公路桥开通。五天前的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三个月的惨烈战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也给民族工业和学校、民众内迁争取了时间。

钱塘江大桥公路桥开通后,老百姓们便能够徒步从桥上过江逃难。

一座桥,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PART.2

,这样一座历经925天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耗资160万美元的生命之桥,仅仅存在了89天,就被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茅以升先生,亲自下令炸毁。

当时负责杭州一线防务的中国队主要是张发奎的第8集团和刘建绪的第10集团,廖磊指挥的桂第21集团在天目山阻击日第18师团。鉴于形势日趋严峻,张发奎、刘建绪根据日推进的位置和杭州周边的地形地貌,决定兵分两路撤退一路撤往富阳、桐庐、建德山区,一路撤往钱塘江南岸防守;第21集团在阻击任务完成后撤往分水。

11月16日下午,茅以升接到了“炸毁钱江桥”的指令。

当时的说法是如果杭州守不住,钱塘江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会直接威胁到江南岸的大后方!

12月23日拂晓前,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杭州市市长周象贤等向富阳、桐庐西撤;刘建绪于夜间渡过钱塘江向萧山撤退。

随即,日先头部队抵达杭州外围。茅以升忍痛亲手引爆了集两年半心建成的,在输送物资、支援撤退、疏散人员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钱塘江大桥。

随着一声巨响,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断六处。原来,茅以升早就想到了万一战局不利,必须要炸桥来阻止敌的情况。为此,在造桥之初,他就想好了在几个关键节点炸断大桥的方法。炸毁之后,还不会让敌人轻易修复。

被炸毁破坏的,还有南星桥附近的闸口电厂和杭(州)富(阳)公路。

大桥炸毁当晚,茅以升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并愤然写下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12月24日清晨,阴雨绵绵。在没有中国队抵抗的情况下,日第18师团步兵第23旅团之步兵第55、56联队,步兵第35旅团之步兵第114、124联队等部队经吴山从凤山门陆续入城,日第101师团步兵第101旅团之步兵第149联队和步兵第102旅团之步兵第103、157联队等部队从武林门、钱塘门陆续入城,杭州(县)沦陷。

次日,日第一后备步兵团自庆春门、清泰门、望江门入城。

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实践誓言,主持修复了钱塘江大桥。

1948年5月,钱塘江大桥修复通车。茅以升在他的回忆录《钱塘回忆——建桥、炸桥、修桥》中,就讲述了自己与钱塘江大桥的故事。

PART.3

与第一次炸桥相比,第二次炸桥的故事更加鲜为人知。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随即,中国人民解放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于4月23日解放南京。

第三野战第一副政委谭震林,根据中央委关于“七兵团进杭州,接管整个浙江”的命令,于4月27日率领三野7兵团第21、23为先锋,22为预备队,分路向杭州急进。

21在长滕海清、政委康志强率领下,于5月2日解放余杭,随后兵分三路,由61师攻取杭州市区,62师由市区西侧穿越群山占钱塘江大桥,切断国民党队南逃通道;63师由西侧绕过杭州,占领萧山,保证杭州侧翼安全。

5月3日拂晓,62师185团翻越五云山,奇袭二龙山北侧高地,其中2营担任占钱塘江大桥的主攻任务。2营以5连和6连为左右翼,向大桥逼近;由5连主攻,沿江边公路直插大桥;4连为预备队,机炮连掩护支援。

5连用部分兵力正面佯攻,主力实施侧攻,很快攻下六和塔并歼灭守敌,控制了可以俯瞰钱塘江大桥的制高点。随即,5连待4连、6连赶到后,一起攻占和控制了钱塘江大桥北端桥头堡,切断了敌南逃的通道。

2营在攻占钱塘江大桥北端桥头堡后,所部4连、5连立刻向桥南之敌发起攻击,6连则在六和塔东北无名高地构筑工事,阻止市区敌人南逃。

驻守钱塘江大桥的国民党守见抵挡不住,便开始炸桥。很快,大桥上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可这次爆炸动静虽大,桥体钢梁却安然无恙,要害部分完好无损。

原来,杭州地下党组织早已对负责炸桥的工兵营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工兵营表面上是在执行命令炸桥,可使用的炸的分量远远不够并且远离大桥的要害部位。爆炸只炸毁了一小段铁路桥面和木板公路桥面。

随即,4连、5连充分利用双层桥的特点,采取上下掩护、分组前进的战术,顺利攻占钱塘江大桥南端桥头堡。至此,人民解放完全控制了钱塘江大桥,堵住了京沪杭地区国民党队南逃的陆路通道。

解放占领钱塘江大桥

占钱塘江大桥的,62师185团所属3营攻占玉皇山,控制了城南制高点。随后185团所属1营沿江北岸攻占闸口电厂和钱塘江渡口。

62师主力随即依托玉皇山、二龙山、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一线向杭州市区推进,攻占中山桥、电灯公司和国民党浙江省政府。

与此,61师进攻杭州市区,182团自西向东沿灵隐寺山区,经岳坟、北山,攻入市区,于上午9时占领杭州火车站;10时控制市区东南部。

181团经松木场、昭庆寺攻入市区,午前占领艮山门火车站,控制市区北部。

61师师部率183团攻占市区西部,直插以国民党省党部为中心的市中心地区。由于国民党守主力已撤逃,市区的进攻非常顺利,只发生了一些零星战斗。

解放进入杭州城

杭州的解放,不仅切断了京沪杭地区国民党队南逃的陆路通道,完成了钳形合围上海之敌的战略任务;而且还为人民解放跨过钱塘江大桥南下作战、夺取全面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

经过修,钱塘江大桥上层的公路桥面在第二天就恢复通车,铁路部分经过两天一夜的修也恢复通车。

5月3日下午3时许,21列队进入杭州市区,受到数万群众的夹道欢迎,宣告杭州解放。

杭州解放誓师大会

在杭州人心目中,在战火中造就,在战火中经受考验,并且见证了杭州解放的钱塘江大桥,是永远的“一桥”。

PART.4

今年是钱塘江大桥通车85周年。历经风雨的钱塘江大桥的主体结构依旧稳定,堪称中国桥梁建造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雷哥看来,钱塘江一桥的位置是最好的,它完美地将交通与周边山水地理相融合,和六和塔一起成为杭州南部的地标。

一桥旁边,有凤凰山梵天寺、吴越白塔、八卦田等名胜古迹,又紧邻钱塘江渡口和铁路闸口站。闸口站,是浙江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的南端起点。江墅铁路由浙江民间自筹自建,从闸口,沿着现在的绍兴路,一直修到拱宸桥。为了修铁路,杭州城墙第一次被拆除一段。

依老杭州东城墙修建的江墅铁路

一桥附近,原本还有一个世纪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发电站——闸口电站。

钱塘江一桥周围,不仅风景名胜云集,还是近代杭州桥梁、铁路、火电等工业的开端,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缩影。

2006年,钱塘江一桥被列为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一桥两岸日新月异

从1992年二桥(彭埠大桥)建成至今,三十年间,钱塘江上已建造起十几座大桥。它们接过了一桥沟通两岸的职责,肩负起了城市跨江发展的重任。

一桥,在独自走过55年的风风雨雨后,逐渐卸下了交通枢纽的重担,与六和塔一起,成了江上的一道风景,也成为杭州人抚今追昔的记忆。

一桥首通南北岸,二桥并行镇江潮

三桥斜索似金门,四桥碧涛揽新月

五桥弯弓跨三江,六桥飞渡冠钱塘

七桥丹朱点星门,八桥银练掠长空

九桥踏浪逐帆影,十桥竞渡谱新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