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仗队世界之最*(迎接尼克松的仪仗队平均身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了举世瞩目的破冰之旅。等待在舷梯下的,除了周公外,还有威武雄壮的我三仪仗队,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这辈子走过的最长的路 ,就是这一百多米的检阅之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觉得有必要改善同中国之间的关系。于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两国开始秘密接触,并最终促成了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次的访华并不是尼克松第一次到达中国,因为早在此前20年,他就曾到过中国某省,和千里转进到此的某位光头见了面。这一次只是他第一次到达中国大陆而已。
当他走下飞机舷梯时,他主动把手伸了过去,握住了等候在此的周公的手。主动伸手,是他在飞机里就想好了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美国对于积极转变亚洲政策和对华态度所做的努力”,正如他后来又主动接过周公脱下的大衣一样。
由于此时两国还没有建交,迎接他的没有礼炮,没有红毯,没有鲜花,也没有美国国旗,只有停机坪外围醒目的标语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据说,这些标语是故意留下的,不知道翻译有没有向尼克松翻译标语的全部真实内容。
等候在迎接人员外面的就是威武雄壮的我三仪仗队。三仪仗队通常为151人,但迎接尼克松的仪仗队规格却大不同,足足翻了一倍多,有371人。这些人全部来自一支部队有着万岁之称的38。
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9米,他们目光如炬,表情刚毅,他们的脖子随着尼克松的步伐而转动,不少人的眼中还透出藐视一切敌人的神情。因为他们是38,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痛击美,最终打出“万岁”名号的王牌部队。
尼克松表情凝重,120米的路程让他觉得很漫长。他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中国的仪仗队是我见过的最棒的仪仗队,他们给我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以至于这段路程也变得很漫长。”
尼克松知道志愿的厉害吗?知道!因为19年前,他就以副总统的身份亲临朝鲜战场。尼克松在二战时曾加入美国海服役,二战结束后,他开始从政,并于1952年加入艾森豪威尔的竞选团队,并最终成功当选副总统。
【尼克松和李承晚】
那一年,他刚满40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统。1953年4月,他受艾森豪威尔的委派前往朝鲜,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敦促李承晚尽快接受停战谈判的条件,实现半岛的停火。他还带来了艾森豪威尔写给李承晚的亲笔信,只可惜李承晚一意孤行,没有听进去。
他到达的当天发表了一场演讲,从杜鲁门主义讲到冷战,又从北约建立讲到麦卡锡主义,最终讲到朝鲜战争为什么必须尽快停战,演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一天正好是他就任的第100天,所以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这次的演讲也被称为“百日演讲”。
【尼克松在朝鲜】
尼克松没有亲眼见到志愿和美的交战,但满耳听到的,都是这是一场毫无趣怪网希望的战争,这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这让他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产生了一种敬畏。
他把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带回国内后,更坚定了艾森豪威尔停战的决心。但尼克松的朝鲜之行和艾森豪的亲笔信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李承晚还是决定要自己“单独试试”。
不知好歹的李承晚受到志愿的“特别关照”,用一场金城战役教他学做人。经此一役,李承晚也终于清醒了,知道离开了美国,自己什么也不是。最终促成停战的,不是艾森豪的信,也不是尼克松的嘴,而是志愿的枪。
此时的尼克松不会想到,19年后他将踏上中国的土地,去亲眼看看那些在战场上打得美节节败退的中国的战士们。 那巨大的压迫感不仅仅来自于1.9米的个头和刀一样的眼神,更来自于他们身体里迸发的敢于战胜一切敌人的勇气。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