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几个世界之最(红楼梦为何居四大名著

世界之最 2023-08-19 22: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说:“自《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从内容看,《红楼梦》是一部了解封建末世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产生于封建社会末世的《红楼梦》,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展现整个封建社会的总体毁灭。“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用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记录了封建制度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的历史的“踪迹”。

作为形象的历史,《红楼梦》以审美的形式穿透重重雾霭,直抵历史核心。为了权力和各种利益而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种种刀光影,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用日常生活的形式从容不迫地演出。钟鸣鼎食、花柳繁华的贵族之家,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之雾。在这个“家”中发生的一切,是“国”的隐喻和缩影。随着一个贵族之家的败落,青春的生命和美好的爱情被悲剧所吞噬,曹雪芹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为伟大的悲剧作品。而“家”的毁灭,象征着的不仅是封建社会最基层单位的解体,而且更象征着精神家园的荒芜,红楼一梦醒来之后,人们发现的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眼前却无路可走了。这是最为深刻的悲剧。

从艺术成就方面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真正成熟的标志。

先看情节结构。《红楼梦》写的全是“家常老婆舌头”,“大旨谈情”,讲述的是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慵慵散散、不紧不慢、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有一条明显的情节发展线索,就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这条线索推进在个总体背最之中,即贾府的由盛而衰, 由花柳繁华到树倒猢狲散。全书很少有剧烈的矛盾冲突,一切都隐藏在脉温情的面纱之中。全书之中,可以说是“大事件”的有秦可卿之、贾元春省来、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晴要之、黛玉之、贾府被查抄等等。而从整体而言,构成《红楼梦》情节十分丰满,生机勃勃的“肉”,是平常的生活画面红和生活细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晴雯诀别、宝玉祭晴、黛玉焚楼稿等华彩篇章,黛玉初入贾府的人情交流和性格碰撞,黛玉和湘云夜深联诗、吟诵“寒塘渡鹤影”与“冷月葬诗魂”等等精彩细节,好比是由日常生活梦的细小溪流编织成的江南“水网”,人物性格都化在纵横交错,潺潺作响的生活溪流之中,构成“大观园”的奇妙天地。

再看人物形象。《红楼梦》创造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不同于以往小说中那些善恶、美丑都非常分明的人物形象,写好人不完全是好,写坏人不完全是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平儿等,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都是生气灵动、生机勃勃的性格整体。进入他们的性格世界,我们可以领会到中国小说人物美学塑造的高度艺术成就。

《红楼梦》的艺术世界,是一个艺术天才“十年辛苦”、泪凝成的创造性杰作,无论其艺术构思,还是其艺术结构,以及创造出来的独特意象,都体现了中国审美文化的高度成就。从最高雅、最玄妙的艺术直到最低俗、最粗鄙的笑话,以及各种民间的艺术,都在《红楼梦》中投下了身影,为《红楼梦》艺术世界的建构提供了丰厚的营养。漫步“红楼”,美不胜收,《红楼梦》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实而绚烂的美的世界。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于清康照末年,卒于乾隆年间。曹雪芹的一生,从钟鸡鼎食、诗礼糖缨的望族,经历了革职抄家,家道沦落,最终过着茅梅莲腊、绳床瓦灶的贫困生活,晚年十分窘迫。巨大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重在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之中。“拔阅十数,增别五次”,“字看来都是”,终于写出了《红楼梦这部宏篇巨著。

按鲁远的说法,“故节岛市法、南国民平生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于净者矣。“(鲁迅(中国小说史路》)续写都分与前八十回在格调上还是有距离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