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终(李白留给世界的最后一首诗,道出一
唐代宗宝应元年,这一日,李白携着酒来到了采石江畔。
他泛舟于江上,伫立在船头,看向江中的倒影,只见一人白须浸染,面带哀伤。
那个意气风发的白衣少年去哪里了?这时,出川时立下的豪言壮语在耳边缓缓响起。
对不起,我的故乡,我再也回不去了,年少时的远大抱负,终将没有实现。
我也曾为了梦想,不停的追逐,可到,依旧是两手空空。
浮生如梦,人生几何?
在这一刻,李白举起手中的酒杯,吟出了他人生的绝唱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一曲吟罢,喝下了杯中酒,李白俯瞰浩渺的江面,一时间开始头晕目眩。
刹那间,水面翻飞,一头长鲸破水而出,跃向九天,只见那长鲸背上站立一位白衣飘飘的少年,手持玉笛,临风而立。
传奇浪漫一生的李白,理应当以这样的方式谢幕。无关真假,只因他本就是仙。
我们再回到这首诗,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
根据诗的内容,结合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故“临路歌”即“临终歌”。
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浩叹一生壮志未酬的悲怆。
全诗塑造了大鹏展翅奋飞而半空摧折,馀风激荡而扶桑挂袂的艺术形象,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无比眷恋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之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
我就像那志在云天的大鹏,总想奋力飞翔啊,振翅于八方荒原之地,半空中却被狂风摧折了羽翼啊,已经力量不济,无法翱翔。
但愿所遗留之风激荡啊,仍然可以激励千秋万世。想想是多么可叹可悲!飘游飞翔之中,摇摆的扶桑树啊挂住了我的左边衣袂。
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定会把它传扬出去,仲尼已经仙逝了啊,还有谁能像当年他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之死而痛哭流涕?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这两句说大鹏摧羽,理想无望。这是他对一生追求失败的悲哀。
这两句诗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是无限苍凉而又慷慨激昂,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馀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自己之影响将如大鹏之馀风,激荡于千秋万世之后。
这里,诗人用大鹏坠落的 “余风” 不灭来象征自己生存价值的永存。这种充满主观色彩的自我表现,正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这两句感慨世无知音,身后寂寞。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也不会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
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通过对大鹏的悲悼,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绝望与悲愤心情。
春秋时代,麒麟仅仅因为被说成仁兽,就有孔子为之落泪,大鹏为理想奋飞而遭不幸,却无人为之伤心,仅仅成为后人的闲话资料,当权者仍然干着排斥异己,迫害贤才的勾当而不知王朝气数之将尽,多么可悲可恨!
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
这首诗说明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