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手书大全(笔挟风涛,满纸激情:毛泽东

世界之最 2023-08-19 22: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毛大大手书高启《梅花》(九首之一)

1961年11月6日上午,毛大大可能是想集中阅读古人咏梅的一些诗作,而且想到的便是高启的这首《梅花》。就在这一天,毛大大用人们熟悉的草体书写了全诗,并在诗前的小序中,称赞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毛大大在书写这首诗前,有个小序,写到“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可以推想;毛大大是很重其人、很爱其诗的。,诗中的感情,也自然地流注于笔端。毛大大用他特有的狂草,把“高启”二字写得很大,说明他老人家毫不掩饰自己对高启其人、其诗的激赏和深爱。这就好比画家的浓墨重彩、弹奏者的指间强音。

毛大大手书高启《梅花》(九首之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裁。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前三行比较密集。从“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一直到“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书法的感情张扬起来,,加大了字形和笔画的对比度,黑白对比产生了很大的落差。

如果以三行为一组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三行“月明林”和“来”、“寒”等字,字大画粗,留下的空白,只有用小字“下美人”、“依疏影”来陪衬。第二个三行“萧萧竹”、“漠漠苔”,已占有了大部分空间,“春掩残香”、“自”等字,就只有以细笔画带出。留出上下左右的空白。

”月明林下美人来“以及”东风愁寂几回开“大有怀素草法。

的“几回开”三个字,写得特大,但轻重浓淡处理得很好,“几”字较为浓厚,“开”字笔画纵横连带,视若柴门。“回”字最别致,是一笔画下的三个圈,笔致有味,大圈内的空白竭力地向外扩张,显得空阔深远,里边的似连又断的两个圈,形成了一个螺旋体,在急剧地收缩,好像越走越远。这样的黑白对比强烈的章法把人带入了一个左右摇曳、上下跳动的黑白场中,不见字形,只见神采,模模糊糊,苍茫一片,给人带来一种莫可名状的欢乐和享受。


毛大大手书高启《吊岳王墓》

1963年春节刚过,毛大大会见来访的苏联特使契尔沃年科后,决定派出中共代表团参加中苏两党高级会谈。谁来担任中共代表团团长呢?毛大大望着院子里的几株百年古树,信口吟出《吊岳王墓》中的名句“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然后转身对秘书说“快,请小平同志来一下!”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此卷书法,似为毛大大1957年前后所写。提起岳飞,敬仰之心油生,领袖亦然。书作是写在两页带有红丝栏的信笺上的。书法是一种表情的意象艺术。毛大大生前经常在工作读书之暇挥毫作书,实际是通过笔墨线条“达其情性”。老人家的习惯是写过就罢,无意保留。秘书田家英是个有心人,总是不声不响地把这些珍贵的书法家作品一一收集起来,然后交中央档案局永久收藏。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十四字一笔写下,字如长龙驾风,吞吐云雾,头在东海,尾曳昆仑。

后几句字迹变小,但不变气势。雄放畅逸,令人驻足。

高启诗讲究的是圆融完美,他主张兼师众长,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均衡的、中和的美。这种美往往得之不易,或虽得而又不显。只有多读细品,才会有所感悟。高启风格的是清新明丽的色泽、和谐悠扬的韵律、温婉雍容的气度和俊拔超逸的精神。毛大大用他特有的草书来写高启的诗,说明他老人家毫不掩饰自己对高启其人、其诗的激赏和深爱。这就好比画家的浓墨重彩、弹奏者的指间强音。


毛大大手书高启的这两首诗,两幅书作风格有所不同。你更喜欢哪一幅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