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世界之最(六祖的摩诃,王阳明的花,薛定谔的

世界之最 2023-08-19 22: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六祖说,什么是摩诃?摩诃就是大。而这个大,是指心量广大。广大到什么程度?犹如虚空,无边无际。不仅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而且佛土也是空,自性也是空,统统都是空。

说了这么多空,问题就出来了,是不是这个世界,这个心量真的只是个空呢?

六祖唯恐听法的人误入对空的执着,所以,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破除空执。

六祖说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各位善知识,千万不要因为我说了这么多的空,就着于空相,执着于空。第一要紧的是不要着于空,如果空心静坐,就是着于无记空。什么是无记空?无记空就是在并没有悟到真正空性的状态下,而住于空。

六祖说正因为这个世界是虚空的,所以能含万物,万物也而表现出颜色和形状。而且,如果你执着于空,那么世界这些万物又是什么?我们所处的世界可谓丰富多彩,有山河大地,有溪水河沟,有花草树木,有恶人善人、恶法善法,有天堂地狱,有大海、须弥诸山,等等等等,可是这些万事万物,又都在虚空之中。世人的自性空相,也是如此。

六祖接着说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我们的自性有多大?大到能含万法,万法万法,其实都在人的自性当中。如果你见到人所有的善和恶,都能不取不舍,也不受它影响,心就像虚空一样,这就是大,就是摩诃。

六祖说“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这个观点,来自唯识宗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也是《华严经》的主要经义之一。

为什么我们的心性会有这么大?因为这个大千世界都是我们的心所造。人作为这个世界的观察者,因为我们观察到了,所以这个世界才如此。《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这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就是由我们的心性画出来的。

其实这种观念是儒释道三教的共识。

从儒释道三教生化出来的王阳明心学把这种观念推向极致。

有一次王阳明和朋友一起外出游玩,有一个朋友指着山中的一株花树问他你总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可是这棵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你没来看这棵花树的时候,这棵花树和生这棵花树之念的心都没有。当你来看这棵花树的时候,这棵花树才展现出它的色彩,所以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不仅如此,现在最前沿的科学量子论,也持有这种观点。量子论认为,这个世界在人的观察介入之前,具有不确定性,但人的观察一旦介入,波函数坍缩,才表现出我们看到的确定场景。这个不确定理论,本来存在于量子级别的微观世界,但薛定谔的猫,这个著名的用头脑想象的实验,却把这种不确定理论,带到了我们熟悉的常规世界。

这个实验的内容完全是一种想象。

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关着一只活着的猫,然后放置一个毒气瓶,毒气瓶上悬着一把锤子。如果锤子把毒气瓶打碎,这只猫就会因为中毒而瞬间死亡。控制这个锤子的是一个电子开关,这个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这个原子如果发生衰变,就会释放出粒子,粒子触动开关,就会造成锤子的下落。

但问题是原子发生衰变的几率是50%。假设有一万个密闭箱,那么根据概率,其中有5000只猫死了,5000只猫活着。但如果只有一只箱子,那么,箱子里猫就处于死亡和活着的叠加态。只有打开箱子的一瞬间,人去观察的时候,波函数坍缩,猫是死是活才成为确定的事实。

薛定谔用这种想象中的实验,把量子级别的不确定性置换到常规世界里,从而证明,我们眼前的世界之所以这个样子,都是由于人的观察造成的。

这从科学层面验证了世界唯心所造的观念。

我们说过科学和佛教的相似性,就是都强调验证。科学往往用我们可以看得见的实验来验证一个原理。而佛教的验证方式是在内心。

但对于科学来说,常规尺度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看得见的实验来验证,而超常规尺度的世界,受限于人的观察能力,所以,无论是大尺度的相对论,还是微观尺度的量子论,往往需要借助于头脑风暴式的想象来完成实验。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这样产生的。可见,科学在探索终极问题时,最终和哲学走到了一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