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世界之最卡片比赛(对话世界拍摄中华对角羚

世界之最 2023-08-20 08:04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在生态环保摄影圈有位叫“老葛”的人,他钻山穿林,爬冰卧雪,风餐露宿,背着相机行走在青海高原的壮美大地上,这一走是25年。“老葛”本名葛玉修,山东曹县人。1995年以来,葛玉修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前往青海湖260多次、三江源25次、可可西里15次,共拍摄10万余幅。

6月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的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葛玉修与奥运冠许海峰央视主持人鞠萍等人一道,被评为2021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海报新闻记者在现场见到了葛玉修,他告诉记者,趣怪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为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葛玉修将自己拍摄的野生动物自费制作成宣传卡片,并免费发放

世界拍摄中华对角羚第一人

在葛玉修身上,记者看不出其曾有青海银监局任纪委书记、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一系列的经历——只看到他对野生动物纯粹的热爱。

雪中拍摄

为了与记者分享拍摄野生动物的故事,68岁的葛玉修做了216页的PPT。在展示他所拍摄的中华对角羚、斑头雁雪豹、狼、湟鱼等动物时,葛玉修彷佛有谈不完的话,“我之前仅仅是喜欢,但现在成了一种责任了。”

1995年,葛玉修第一次听到普氏原羚这个物种,“当时普氏原羚仅存不到300只,比大熊猫数量还要少,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1997年11月下旬,葛玉修与朋友一起去布哈河口拍摄大天鹅,半路上碰见7只褐黄色的动物排成一线跳跃着狂奔。他举起相机拍了下来,后经专家认证,他所拍摄的动物就是普氏原羚。

葛玉修拍摄的中华对角羚

葛玉修拍摄的中华对角羚

葛玉修拍摄的中华对角羚

“当时是胶片拍的,这是扫描件,虽然不清楚,但这张照片跟我上过二十多次中央电视台,也上过美国、英国的电视台。这是中国第一张,也是世界第一张普氏原羚的照片,我一不小心成了拍到普氏原羚的第一人。”葛玉修说。

为了拍摄到普氏原羚珍贵的,葛玉修经常穿梭在青藏高原广袤的无人区,风餐露宿,挨饿受冻,曾遇到过野狼群威胁,“狼群正在追一只羊,离我最近的狼只有30米,幸亏没有被发现,我才‘狼口脱险’,若是被发现了,我今天也不会坐在这和你交流。”

这些年,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加,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恢复到2000多只。葛玉修认为,这种只有中国有分布的羚羊应该有个中国名字。2004年8月,葛玉修在寻求专家的意见后为普氏原羚起了一个中国名字——“中华对角羚”。

“你看它的角非常对称,是羚羊里边长得最漂亮的一种。所以,我叫它中华对角羚。”

后来,“中华对角羚”的名称也得到了方的认可,2009年12月,葛玉修被刚察县政府聘请为“中华对角羚保护站荣誉站长”,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中华对角羚”之父。

被7只小斑头雁当做亲人

葛玉修拍摄野生动物,追求的是纪实风格。为此,他一次次在青海湖畔驻扎蹲守。“我曾经3次到青海湖中间的一个岛,最长的一次呆了7天7夜。”这期间他只能靠自带的干粮和矿泉水果腹,“我没有喝一口热水,没吃一口热饭。”

在这座小岛上,他救助了7只被鱼鸥追赶的小斑头雁。小斑头雁极通人性,被细心照料喂养两天后就对葛玉修萦绕脚踝。

“小家伙把我当成他的亲人,我走到哪跟到哪,我在前面走,他在后面;我坐在那儿,它们趴在我的身上。”葛玉修告诉记者,“你可以想象一下,它们一直跟着我,我想拍张照片都比较费劲。”,葛玉修跳到水里,小斑头雁立马跟游过来,他迅速按动快门,留下了小斑头雁戏水的珍贵照片。

与斑头雁合影

7天后,接葛玉修的船只到了,没成想小斑头雁一路鸣叫着追赶过来,趴在他脚边不动。看着小斑头雁迈动着寸长步子的小腿追来,葛玉修心中万般不舍,第三次送别小雁。他急步登船离岛,只见几只小斑头雁扑打着翅膀跌跌撞撞滑进了水里,向船游来。小斑头雁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小,葛玉修从望远镜中看见,两只小斑头雁还站在礁石上向船的方向眺望。

“生命是伟大的,不管强悍还是弱小,都应受到尊重。”经过与7只小斑头雁的相处,葛玉修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二十多年的拍摄中,葛玉修也看到使人不忍目睹的画面破碎的鸟蛋、亡的中华对角羚、鸟巢被毁的棕头鸥等等。这些令葛玉修心疼不已,他呼吁社会能够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与动物共同家园不仅靠政府,也要靠大家的共同参与和行动。”

只要走得动 就继续拍下去

6月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的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葛玉修与奥运冠许海峰、央视主持人鞠萍等人一道,被评为2021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能够当选观察员,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我会继续宣传、传递生态环保的理念,做好观察员观察、监督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尽可能做好观察员。”葛玉修对海报新闻记者坦言,当选观察员自己也感到了压力,“我要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为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葛玉修已拍摄10万余幅野生动物照片

随着年龄的增大,不少人在问葛玉修你还要继续拍下去吗?

“我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多拍点。”他告诉记者,“我趣怪网希望让国人能够像我们了解、熟悉非洲的野生动物一样,了解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