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世界之最英文(1919年,日本觊觎青岛得到列

世界之最 2023-08-20 08: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说起一战,大家应该觉得这是一场欧洲人的战争,是以英、法、俄为代表的协约国和以德、奥匈奥斯曼、意为代表的同盟国间的两大事集团间的战争。

那么亚洲的日本和中国,是如何卷入一战的呢?一战结束后,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和谈失败,为什么引发了五四运动?


01 日本的野心

直到今天,有人认为一战是糊里糊涂打起来的,当时对于精于算计的日本来说,则是一个天赐良机,它急不可耐地参与到一战中。

日本是个,资源贫瘠,它一直把在陆地上建立占据点作为基本国策。

甲午战争后,日本逼迫清政府辽东半岛割让给它,清政府同意了,德、法、俄担心日本威胁到它们在东亚的利益,想要维持势力均衡的国际秩序,就一起施压,干涉日本占有辽东半岛,日本没办法只好妥协。

不久,德国强租了我国山东的胶州湾,还修建海基地,这不是也要来东亚分一杯羹么,还威胁到了日本本土,让日本大为不满。

德国青岛租借地示意图

一战爆发,日本非常兴奋,这不正是把德国赶出亚洲的绝佳机会吗,还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日本立刻决定参加一战。

不久,日本借着保护远东海面上的英国商船为由,出兵青岛,仅用了两个多月,就打败了那里的德国队。

日用巨炮攻击青岛的德

早在一战刚爆发之际,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就主张参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因为认为协约国必胜,这样可借势赶走占据青岛的德国。袁世凯考虑到国力不足,宣称保持中立。

此一时彼一时,日本出兵青岛,不是明摆着想霸占那里么?

北洋政府想中立,也没法中立了,想坐下来好好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列强们忙着打仗也没人管这事,美国那时保持中立也不想插手,而且他们还有点忌惮日本。

想要抵抗日本的无理要求,唯一途径就是参加一战,如果能成为战胜国,那么还有一线趣怪网希望。

可是中国想参战,却遭到日本的坚决阻挠,日本人担心北洋政府成为战胜国,趁势收回青岛。其实协约国是趣怪网希望中国参战的,日本明确表态说,有什么事不要和袁世凯谈,要直接和它谈,协约国就不吭声了。

德国人走了,日本人却来了,对德战事结束后,日本竟然赖着不走了,还想在我国继续扩大势力范围,并在1915年提出了《二十一条》。

比起德国,日本的野心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无耻之极。它提出全部接管德国在青岛的权益,还提出要派日本警察掌管我国主要城市的治安,控制主要海关,控股我国最大的钢铁煤炭企业公司,各政府部门要聘用日本人担任顾问。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这不是想吞并我国么,逼迫我国出让主权,再一点点蚕食。

当时袁世凯大为不满,故意向外界透露了《二十一条》内容,引起国内外震动,英美也因日本想独占中国而不满,日本只好修改条约,删去了一些最要害的内容,逼迫袁世凯签约。

袁世凯

不久,袁世凯逝,北洋政府的新当家人是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


02 参加一战

一战时,美国和日本一样,也是投机商,在一战接近尾声时参战的,没受到什么损失,反而成为世界兵工厂,赚了很多钱,取代了欧洲成为世界盟主。

美国和日本一样,想扩大远东势力,早在1899年就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也想控制中国,这样就和日本产生了利益冲突,美国不想得罪日本,不愿与日本发生直接冲突。

,美国对德宣战时,要求中国不要参战,避免日本有机可乘。日本原先也不趣怪网希望中国参战,见美国这个态度就一反常态,支持北洋政府参战,并分别与英、法、俄、意等国达成秘密协定,即它们同意战后支持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之后,日本拼命拉拢段祺瑞,送去了巨额贷款。美国知道后,明白日本想通过段祺瑞抵制美国,就劝说总统黎元洪抵制参战,同日本支持的段祺瑞进行抗争。

亲日的段祺瑞

就这样,美国和日本那几年都拼命拉拢北洋政府,在贷款上下功夫。

于是段祺瑞和黎元洪就争执起来,后来还动起了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府院之争”。乱子越闹越大,张勋以调解为名,演出了一场张勋复辟的闹剧,就是将清帝溥仪重新扶上皇帝的宝座。

黎元洪

最终黎元洪丢了大总统头衔,亲日的段祺瑞打垮了张勋。

期间,日本看准了美国不想打仗的心理,背着中国和美国签订了《蓝辛——石井协定》,这个协定是以牺牲我国利益为前提的。

北洋政府在1917年8月正式对德宣战,那时战局形势渐渐明朗。其实段祺瑞是有私心的,他想从列强手里得到一些钱,然后用这些钱购买火,再排除异己。

当时我国实力有限,虽然没有出兵,向欧洲战场派出了14万华工,到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筑路架桥、解运粮草、清扫地雷等等,凡战争所需无所不干。

据记载,到战争结束时,仅有名有姓的英国华工亡就达9千多人,还有很多不知道姓名的华工却再也没能活着回来。


03 巴黎和谈失败

1918年11月,一战终于结束,协约国战胜了同盟国,消息传到中国,各市张灯结彩庆祝胜利。总统徐世昌很高兴,他认为中国毕竟也是战胜国,可以“以夷制夷”,通过美英压制日本,收回日本在中国掠夺的一切非法权益,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战败国在华利益。

徐世昌政府

此前,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公理战胜强权”的演说,中国民众深受鼓舞,对美国威尔逊充满了好感,以为可以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12月,北洋政府派出了近百人的中国代表团前往巴黎,参加巴黎和会。代表团去时满怀趣怪网希望,到了那里才发现不受待见,并被告知和会不负责调整所有国际间的恩怨,只调整一战以来的问题。

参加巴黎和谈的三位主要中国代表

这意味着废除《二十一条》不在和会讨论范围内。于是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重点围绕山东半岛的问题与日本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而日本参加和会的目的就是接管山东。

顾维钧代表发言时,据理力争、慷慨陈词,他用流利的英文对各国说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要知道耶路撒冷是西方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顾维钧这样一比喻,西方人立刻就能明白山东半岛对我国的重要性了。

顾维钧的比喻轰动了巴黎,双方发言后,各方代表纷纷上前和他握手,日本代表被冷落一旁。

日本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想出了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借而对付顾维钧和王正延代表。段祺瑞下令撤换顾维钧和王正延,结果一天内收到了一千多封抗议书,有人直接骂他为“卖国贼”,段祺瑞只好收回呈令。

2月,北洋政府发表声明


"中日两国现正谋亲善之实现,更不该有任何误解,盼望我两国代表在巴黎议场中,勿再生何等之误会。"


顾维钧和王正延收到命令时,气愤地流下了眼泪,两人喝起闷酒。顾维钧说


“既然政府都说这是误会,我们还在这拼拼活的干什么?把地都给了人家,让他徐世昌成光杆司令,看他还谈什么误会! ”


说完之后,顾维钧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王正延难过地说


“现在我们势单力薄,政府不支持我们,英法又同流合污,这路可真不好走啊!”


不久,卫兵送进来几大捆信,有上千封之多,两人打开一看,全是国内各界人士寄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信,顾维钧不禁感慨,并不只有他们两个人,还有人民。

可是弱国无外交,英、法、意等国早就与日本私下签订秘密协议,同意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而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想搞国际联盟,成为世界盟主,可是意大利因为一些矛盾赌气退出会议。日本乘机放出话,如果美国不同意日本接管山东,它也不加入国际联盟,美国担心联盟搞不成,就不想管这事了。

,在巴黎和会上,我国的外交败局已成定局。日本列强们同意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中国代表就面临着是否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的问题。

北洋政府发来电文相机办理。顾维钧和王正延决定拒绝签字,但段祺瑞、曹汝霖却一再施加压力,要求马上签字。


04 五四爱国运动

和谈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平师生和市民们无比愤慨,大家大骂美国在关头出卖中国。

北京大学举行了全体学生大会,陈独秀上台慷慨陈词,滔滔不绝,一再强调绝不能失山东。后来李大钊发言,当时下面很多人痛哭淋漓。

陈独秀

5月4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林长民蔡元培等领导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李大钊

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对巴黎和会遭受的不公境遇进行抗议。学生们怒火中烧,高举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巴黎和会上的签字”、“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大旗,高呼着口号,真是震天动地。

之后,学生们前往东交民巷英美使馆请愿,后来又火烧了曹汝霖在东交民巷的宅院。

曹汝霖

警察逮捕了一些学生,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抗议。全国各市学生纷纷罢课,上海工人和北京市民还罢工、罢市。北洋政府出动的很多警们,被学生们慷慨激昂的演说所震动。

新申报对“五四运动”的报道

6月11日,陈独秀被捕,引起全国震惊,各地报刊纷纷在显著位置报道这个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奋,多方营救。毛主席在《湘江评论》上,专门撰写了《陈独秀被捕及营救》,高度称赞了陈独秀当时在思想界的地位和影响。

身在巴黎的顾维钧和王正延,心系中国,有苦难言。一边是北洋政府再三逼迫,另一边是国内爱国人士寄来的几千封要求拒绝签字的电报,顾维钧和王正廷决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像李大钊、陈独秀那样,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6月28日,巴黎和会结束,中国代表团一致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全国人民得知消息后,欢呼不已。9月16日,北洋政府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不得不释放了陈独秀。

经过国内各方努力,后来日本在1922年同意把青岛交还给中国。

1922年,青岛回归祖国仪式

五四运动的爆发,唤醒了中国的民族意识。十几年后侵华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抗战、同仇敌忾,最终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了中国。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请点个赞吧。

文十里桂花(关注我,给你讲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