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世界之最(1场比赛3000万!端午最火运

世界之最 2023-08-20 08: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文/ 金错刀频道

今年端午最火的运动非赛龙舟莫属,最大的看点和笑点都是它贡献的。

全国各地,都开始了龙舟比赛,只不过他们的悲喜并不相通。

辽宁龙舟干不过直接“互怼”。

一队撞二队,二队把三队四队都带走了,主打的就是一个“有难同当”。

山西龙舟“潜水”上了热搜,只要不翻船,就是赢家。

网友直言“北方人不善水战,古人诚不欺我。”

湖南潇湘因为没下雨,只能体验旱地龙舟,虽然船原地不动,但氛围和态度到位。

广西的龙舟鼓手,因为动作太“”,成了全场最佳。

福建漳州的龙舟,直接划出了火箭速度,船桨都快干冒烟了。

最亮眼的还是佛山赛龙舟。

别人飙车它飙船,在几米宽的河道上炫酷漂移,火上了热搜第三。

这不是广东第一次因龙舟出圈。

广东龙舟一直是神秘且强大的存在,毕竟花3000万去比奖金3万的赛,只有广东人才干的出来。

但广东龙舟火出圈,除了“钞能力”,背后还有更强大的武器。


中国版速度与激情,

漂移都开二倍速

在其他地区,龙舟可能只是端午节的一场活动。

但在广东,赛龙舟更像是脉觉醒。

广东的龙舟能够封神,有两个“超级离谱”加持。

1.玩得离谱,一条小船征服海陆空

我们想象中的龙舟比赛,就是划划水比速度,但广东龙舟,能玩出花来。

最常见的竞速龙舟,在广州车陂像是一场运动会。

参赛的有九大姓氏、十二个龙舟会,200多条龙舟,龙舟下水堪比饺子下锅。

车陂扒龙舟”一整套流程包括起龙、采青、赛龙、招景、趁景、吃龙舟饭、唱大戏、藏龙、散龙,早在2017年就被列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说竞速是广东龙舟的灵魂,那么漂移就是叠滘龙舟的信仰。

佛山南海区的叠滘,比速度已经满足不了他们。

这里的人更喜欢40多人“开”着一条25米长的龙舟,在平均6米宽的河道上横冲直撞。

赛道除了直道,还有S型、C型、L型。

S弯道需要连续过弯,相当于赛车过科目二。

C型弯道,要穿过一座桥,为了增加难度,桥边还设置了木桩障碍。

L弯道近乎直角,转弯处有一块凸起的石头,技术难度堪称变态级。

稍微掌握不好过弯角度,就是人仰船翻。

这些弯道,直接赛龙舟进阶成龙舟漂移。

更高阶版的了,甚至还会晚上表演夜光龙舟漂移表演。

饶平所城对龙舟的狂热到,就算没有水,也要来个旱地龙舟。

这儿的龙舟既不载人也不下水,由青年人抬着陆地巡游,前有锣鼓班,后有游行队伍,游遍三街六巷。

在广东惠州,更是直接征服大海,在海上赛龙舟,观众看比赛都得坐快艇

2.快得离谱,速度与激情超级加倍

速度是龙舟竞赛的唯一衡量标准,头可断,可流,手中的浆不能停。

冠队600米竞速的成绩是1分49秒373,和800米田径赛的世界纪录相当。

今年东莞的竞速赛中,速度像开了二倍速,镜头慢了都跟不上。

无数次被合理怀疑,尾部装了个V12发动机,因为实在是太快了。

网友表示,让你纪念屈原,没让你救屈原。

对于广东龙舟来说,就算是漂移,也不能丢失速度。

他们对龙舟的理解已经进入科幻范畴,所有龙舟都会神龙摆尾,过弯就像是在过马路一样丝滑。

他们手里的龙舟甚至可以横着走,堪称水上霸者。

广东人驯服龙舟的技术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除了速度惊人、漂移过弯熟练掌握,他们甚至还能急刹倒档。

毫不夸张的说,广东龙舟就是中国版速度与激情。


不争馒头争口气,

广东人和龙舟磕上百年

在看比赛时,队员们动作整齐的复制粘贴,堪比国家队。

漂移时,长达25米以上的龙舟,在最窄3米的河里保持超高速过弯。

但其难度无异于开在加长林肯上秋名山飙车。

这背后,都是龙舟运动员们为了不输给隔壁村,疯狂内卷的结果。

你永远想象不到,广东人为了龙舟赛能有多拼。

早在4、5月份,各村就会提前选拔队员,进行赛前训练。

有人开始卷时间。

白天,他们敢于直面39度的高温,用想赢的决心战胜“热晕非洲人”的太阳

晚上,他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河面上挑灯夜训。

有人说“你叫一个广东房东10点去收租,他说没时间要去饮早茶;但你叫他8点去划龙舟,他6点就过去了。”

他们就像运动员比赛一样,会研究往年的比赛录像,制定训练计划,磕一个简单动作。

有网友说,他爸训练时一晚上都在重复这个动作,以致于晚上做梦都在划龙舟。

为了把技术练到炉火纯青,他们甚至会高价请教练。

教练1天的价格是1200,折合月薪三万七。

有人内卷黑科技设备。

为了更好地模拟训练,有队伍专门定制了负重训练的工具,西红柿首富里的“陆游器”,在这里早已经演化出无数个版本。

最原始的是在“弃船裸练”,回归最原始状态。

有点难度的把船搬到祠堂天井里,半水半陆间在老祖宗监督下训练。

也有重金定制负重训练工具,在室内也不耽误划船。

不少广东大佬,还“卷”起了船桨,10万的龙舟、40万的碳纤维船桨通通安排,企图用科技加持速度。

集合了钞能力和高训练强度的广东龙舟大赛,不火都难。

仅仅是房东和“钞能力”还远远不够,广东为了把赛龙舟这个活动传下去,已经磕了上百年。

像叠滘龙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漂移赛开始于1981年。

在这过程中,无论是玩法还是龙舟,都经过了不断升级改造。

举个例子,最开始练龙舟的时候,很多人练完回家就拉肚子,因为河水经常溅到嘴里。”

为此,当地政府会花大钱改善水质,掉水里也不怕。

有些专业比赛,也把原先纯手工打造的木龙舟用玻璃钢制龙舟所取代,木桨也被轻巧的碳纤维桨取代。

船身内部还设计了力学自动排水器,比赛时达到一定速度,队员划桨带入船内的水可自动排出,提高速度和安全性。

赛龙舟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中华传统民俗,更是一项竞技运动。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龙舟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龙舟作为展示项目亮相奥运赛场,启动了入奥程序。

今年,龙舟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也将亮相杭州亚运会赛场。


但不管是作为民俗比赛还是运动会项目,龙舟的核心都是不争馒头争口气。


狂飙的龙舟背后,

藏着一个爆款武器

有人把赛龙舟称为“全世界唯一不能用钱操控的比赛”。

因为广东划龙舟的那帮人,确实不差钱。

广东某村曾披露过2023年的龙舟活动支出,请教练加上买装备、办吃席、搞后勤等杂七杂八的花费,整整花了一百五十多万。

也有坊间传闻,广东一些地区村里选拔队员时,要“验资”上船。

有一栋楼的只能在岸边鼓掌,两栋楼的才能上船试训,被笑称为“贵族运动”。

有人爆料,我爸捐了40万,只能在岸上发矿泉水。

还有村民捐了200万给祠堂,只获得本年度敲鼓权。

但相比投入的金钱,这场比赛的冠,可能是漂移龙王的奖杯,也可能是几万的奖金。

在投入和回馈完全不成正比的情况,广东的龙舟为什么还能这么火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广东的龙舟比赛是个情绪高手,调动了全民热情。

在龙舟比赛的评论区,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评论

赢了桑拿房,输了跪祠堂。

有人投资失败赔了几千万都没哭,但输了龙舟比赛哭了。

有房东赢了比赛,给所有租客租金减20%。

看似调侃,但这种情绪的背后,就是广东人骨子里的宗族荣誉和对龙舟传承的敬畏。

在广东,对龙舟热爱的,除了龙舟运动员,还有普通老百姓。

为了看龙舟,有大爷自己盖了石桌子占领最佳位置。

有不到位置的,直接把河边的树挂满了。

除此之外,广东人对龙舟的感情,也突破了文化层面的范畴,有了更多现实意义。

有水果店主曾对媒体表示,比赛时自己一天光冰镇西瓜就能卖上百个,再算上各种冷饮,一天顶得上几个月的收益。

龙舟漂移赛上早已布满了赞助商的广告,像东风日产就是2019年龙舟漂移赛的赞助商。

有生产钢化龙舟的厂家,年产值过亿,产品卖到全世界。

从龙舟器材、比赛设备的生产和赛场建设,到运动员的训练与培训,到赛事的举办、赛事或赛队冠名和商业赞助,再到与赛事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产业。

广东的龙舟活动,让每一个身处其中人都有“极强的参与感”。

通过全民参与感,可以把“一条船一条心”的龙舟精神,不断传承并放大。

这种情绪力量,要是能安上发电机,估计都能给全广东人民发电。

如今的很多包括爆款现象的打法,和广东龙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放大情绪,让大家都有参与感。

比如贵州村超,当地政府放大了大家对足球的热爱,能让一场球比赛成为全民狂欢。

更戳中了大家对中国足球恨铁不成钢的痛点。

翻红的淄博,在烧烤流量见顶后,发现传统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独特吸引力。

把中医、周易、剪纸、国画大师等文化IP,搬到集市上,降低了门槛,让年轻人爽。

商业的本质就是释放人性,爆款也是如此。

毕竟,连广东外的网友,都很珍惜这个“让百亿富豪为你免费表演拼命。”

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云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