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青藏高原是一块神秘的高原,既有千里的冰峰,又有万里草原,开阔的平原,深邃的谷地,郁郁的草原,星星点点的湖泊。这片壮丽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一藏族。
青藏高原有许多世界之最。它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而且是世界地质历史上最年轻的高原。它脱离海洋的大约4000万年与地球年龄的46亿年相比,仅仅是1/115。假如只考虑最近强烈隆升的二三百万年,则只有地球年龄的1/1500。好像一年之中,她一直沉睡在茫茫无际的汪洋大海之中,在一年的几天,才突然苏醒过来,及至除夕的几小时,猛然崛起成为地球之巅。
根据现有的了解,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上升都使高原地貌形态得以演进。
2.8亿年前,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洋。
到了距今80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高原浮出海面后的第一次的强烈上升,发生在距今200万年前,平均上升了1000米左右,高原面平均海拔为2000米。其结果是原始高原地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原边缘河流切割作用加强,河流流向发生变化,一些古湖被切割变干,外流水系的主要河道基本形成。
高原第二次强烈隆升发生在中更新世,距今约100万年前,高原面的平均高度达到3000米左右,高原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的断裂活动不断产生;旧断裂得以复发;高山深谷地貌形成;以往的环流形势被打乱,广大地区气候从温暖湿润转为寒冷干早,各地域间的差异明显增大。
高原第三次强烈隆升发生在晚更新世,这期间又升高了>横约1000米。约在10000年前,高原面的平均高度已达到了穆朗4000米左右,一些大山岭超过了6000米。这次抬升使高原内部的气候更加寒冷干燥。高原边缘受到强烈切割。此时,已有人类出现。在定日热久乡河流阶地上发现的旧石器晚期的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已成为古人类生活谋生的工具,他们群居在一起,靠捕猎和采摘野果为生。
地质历史进入全新世(距今1万年前),高原拾升的速度更快了,它以平均每年7厘米的速度,上升了约700米,使高原面的平均高度达到现在的4700米,成为当今的“世界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