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13大湖,面积比四个青海湖或者五个鄱阳湖加起来还大,目前面积约1.85万平方千米,1961年面积最大时达到了2.16万平方千米。它是我国新疆伊犁河注入的地方,现在是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内陆湖。它也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605千米,放到我国东部地区,它可以从北京延伸到江苏徐州北部,其宽度不一,在9―74千米之间。
我国新疆的伊犁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水源河流,注入巴尔喀什湖的西南部,占到了湖水注入量的80%,一直在支撑着这个大湖没有干涸和快速缩小,伊犁河还曾经在巴尔喀什湖边造就了80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地区,造就了大大小小2000多个湖泊,是土地肥沃物种丰富的地方,后来由于哈萨克斯坦兴建卡普恰盖水库导致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但也正是由于伊犁河注入湖中的水量较大,而湖的中间又十分狭窄,所以造成了巴尔喀什湖水质西淡东咸的局面,也就是说这个湖的湖水西部水质为淡水,而东部水质则为咸水,这种含盐量极度不均的现象,在世界湖泊中非常少见。
如今巴尔喀什湖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工农业经济区,流域面积占哈萨克斯坦总面积的1/8,但养育人口却占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近1/4,可谓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工农业经济和人口居住区。
如果说起巴尔喀什湖的历史,总会让人油生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这个世界少有的巨大湖泊在一百多年前还完完全全的属于我们中国,如今我们却只能空望西北扼腕叹息了。巴尔喀什湖流域从西汉时期就属于我国,归汉朝的西域都护府管辖,直接听从汉朝中央政令,唐朝时归安西都护府管辖,清朝时由清廷派出的伊犁将管辖,到了18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入侵哈萨克草原和原属伊犁将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清政府软弱无能,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中国西境的3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连同周围广大地区,面积达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据为己有,使我国失去了中亚地区最富饶的这些地带。到了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该湖流域划归哈萨克斯坦管辖。
中亚和我国新疆一带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非常缺乏水汽资源,巴尔喀什湖却可以提供很好的水汽补充,它的水汽可以向东滋润湖东和新疆西部地区,巴尔喀什湖中盛产各种鱼类,水产资源丰富,而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湖泊沿岸还分布有哈萨克斯坦的不少工业城市。